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鮮棶木

鎖定
朝鮮棶木( Cornus coreana Wangerin)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0米;幼枝略近四方形,密被棕色貼生短柔毛,老枝褐色,無毛。葉對生,紙質,卵狀橢圓形。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寬3.5釐米;花小,白色;花萼裂片鬥,齒狀披針形。核果球形,成熟時黑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分佈於朝鮮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哈爾濱、遼寧(千山、熊嶽)、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江蘇等地。生於向陽山坡及岩石縫隙間。
木材紅褐色,紋理致密,質地堅重,可供建築、器具及細工等用材。也可用作園景樹和行道樹等。枝葉可以入藥,性味辛,平。祛風活絡,解毒斂瘡。主治風濕性腰腿痛,漆瘡等症。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朝鮮棶木
拉丁學名
Cornus coreana Wangerin [10] 
別    名
朝鮮山茱萸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山茱萸目
山茱萸科
山茱萸屬
朝鮮棶木
命名者及年代
Wangerin,1908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

朝鮮棶木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淡褐色,長方形片狀開裂;幼枝略近四方形,密被棕色貼生短柔毛,老枝褐色,無毛。冬芽腋生,尖圓錐形,長近2毫米,密被貼生棕色短柔毛。葉對生,紙質,卵狀橢圓形,長6-8釐米,寬2.5-4釐米,先端短鈍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有時稍不對稱,邊緣微波狀反捲,上面綠色,幼時被白色貼生短柔毛,老後近於無毛,下面淡綠色,被褐色及灰白色貼生短柔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側脈4-5對,弓形內彎,細脈網狀,均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纖細,長1.2-1.5釐米,初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後漸無毛,上面有淺溝,下面圓形。 [2]  [11] 
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寬3.5釐米,密被灰白色及少數棕色貼生短柔毛。花小,白色,直徑5.2毫米;花萼裂片鬥,齒狀披針形,不整齊,長0.5-1.1毫米,長於花盤,外側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花瓣4,舌狀披針形,長4.2毫米,寬1.4毫米,先端急尖,上面無毛,下面近於無毛;雄蕊4,長4.2毫米,無毛,花絲略扁,頂端較細,長3.1毫米,花葯長方橢圓形,2室,長1.9毫米;花柱棍棒形,長近3毫米,無毛或近於無毛,柱頭小,凹頭狀,子房下位,花托橢圓狀闊卵形或近於球形,直徑約1毫米,密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花梗細圓柱形,長2.5-3.2毫米,密被棕色及灰白色短柔毛。核果球形,直徑約5毫米,成熟時黑色;核無凹點。花期5月;果期10月。 [2] 

朝鮮棶木近種區別

朝鮮棶木近似燈台樹Cornus controversa Hemsley),後者葉互生,側脈6-8對,芽較寬大,呈卵狀橢圓形,果蘭黑色;而朝鮮棶木葉背面淡綠色,疏生伏毛近於光滑,側脈4-5對,樹皮淡褐色。 [3] 

朝鮮棶木產地生境

朝鮮棶木分佈於朝鮮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哈爾濱、遼寧(千山、熊嶽)、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江蘇等地。生於向陽山坡及岩石縫隙間。朝鮮棶木是一種容易生長的植物,喜光,耐乾旱,在任何肥力良好或中等的土壤中都能生長,在重粘土中生長良好。 [2]  [4]  [5-6] 

朝鮮棶木主要價值

經濟:木材紅褐色,紋理致密,質地堅重,可供建築、器具及細工等用材。 [2] 
觀賞:株形優美,花潔白素雅,花朵密集,氣味芳香,可用作園景樹和行道樹等。 [4] 
藥用:枝葉可以入藥,性味辛,平。祛風活絡,解毒斂瘡。主治風濕性腰腿痛,漆瘡等症。 [7] 

朝鮮棶木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8]  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定為瀕危種(EN)。 [4]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9] 
種羣現狀:朝鮮棶木由於常年被濫掘亂挖,用作園林觀賞,再加上生活環境遭到破壞,野生種羣面積急劇減少。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