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乾夕惕

鎖定
朝乾夕惕(拼音:zhāo qián xī t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周易·乾》。 [1] 
朝乾夕惕(乾:勉力;惕:謹慎)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聯合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2] 
中文名
朝乾夕惕
拼    音
zhāo qián xī tì
近義詞
焚膏繼晷夜以繼日
反義詞
飽食終日尸位素餐
出    自
《周易·乾》
注音字母
ㄓㄠ ㄑㄧㄢˊ ㄒㄧ ㄊㄧˋ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朝乾夕惕成語出處

先秦《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朝乾夕惕”。 [1] 

朝乾夕惕成語典故

《周易》中的“周”,指“周代”;“易”,指“變易,簡易,不易”的意思。《周易》為羣經之首,原為古代占筮之書及其解説,後被列入儒家經典。《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經》有時稱為《易經》或《古經》,是在專門從事卜筮的巫史們的長期經驗和記錄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傳》是戰國時人對經的解釋説明,又稱《易傳》。《易經》分為六十四卦,《易傳》分為七種十篇,漢代學者稱之為“十翼”,“翼”即輔翼經文之意。 [2] 
《周易》第一卦是乾卦,指天,其實是借天來説明當時對人生的一種認識,重點不是天,而是人。乾的上三畫即上卦、外卦,和下三畫即下卦、內新實橫的陽爻,是由八卦的乾重疊而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根據這一形象所進行的含義上的闡述,稱為“象”,據傳是孔子所作,讀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2] 
在《周易·乾》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大意是:“從太陽昇起,君子就應該奮發努力、自強不息,太陽落山,君子就應該反省當天有沒有過失、錯誤,如此才能突破困難險境而不至於遭受危害。” [2] 

朝乾夕惕成語寓意

《周易》興盛於殷周之際,承載着周人對殷商滅亡教訓的反思,充滿了“小邦周戰勝大邦殷以後,面對混亂局面的政治焦慮”,故其文多述憂危之事,言辭多危亡之語。《周易》以此“危辭”來警醒人們須常懷戒懼之情,心存憂惠之思。 [2]  [3] 
禍患災難與人類同行,而憂患意識是人類對實際生存狀況生髮出的一種主動性意識和理性反思,是對天災人禍的預判與防範。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憂患意識都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制勝法寶。只有日日勤勉努力,日日反思過失,才能突破困難險境而不至於遭受危害。 [2]  [3] 

朝乾夕惕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朝乾夕惕”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聯合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2] 
  • 運用示例
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後趙錄六·石虎中》“朕以吵薄,君臨萬邦,夕惕朝乾,思遵古烈。” [1] 
唐·魏徵羣書治要序》:“是以歷觀前聖,撫運膺期,莫不驚乎御朽,自強不息,朝乾夕惕,義在茲乎!” [1] 
宋·朱熹《戊申封事》:“政使功成治定,無一事之可為,尚當朝兢夕惕,居安慮危,而不可以少怠。” [1] 
明·高攀龍《戊午吟》之一五:“食德飲和供水,朝乾夕惕省昏晨。” [1] 
清·張永銓《與同學諸子論文會書》:“凡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大端,皆當夕惕朝乾,不敢或失於是。” [1] 

朝乾夕惕成語辨析

朝乾夕惕—焚膏繼晷—夜以繼日
“朝乾夕惕”與“焚膏繼晷”“夜以繼日”意義相近,都有珍惜時間,沒日沒夜地勤奮努力的意思。區別在於“朝乾夕惕”除指勤奮外,還包含有謹慎的意思;“焚膏繼晷”“夜以繼日”則偏重指勤奮而不知疲倦。 [2] 

朝乾夕惕逸聞趣事

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進士出身且有用兵之才,在川藏一帶平叛屢建功勳,康熙末年授定西將軍、兼理川陝總督,一意依附當時還是雍親王的胤禛。胤禛即位後,年羹堯備受寵信,累授川陝總督、太保、撫遠大將軍,爵封一等公,一度具有全國近八成軍隊的調配指揮權,權傾朝野。年羹堯又因妹妹是雍正的妃子,開始居功自傲,雍正忍無可忍,終動殺機。 [4] 
雍正三年(公元1724年)二月,出現“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文奇觀,臣僚均上表稱賀,年羹堯也上表。但年羹堯的賀表中出現了兩個瑕疵,一是字體潦草,二是將“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此語意為終日勤慎,就是寫倒了意思也不變,這卻給已對年羹堯動了殺機的雍正提供了一個求之不得的極好藉口,雍正藉此當庭對年羹堯大加斥責。那些對年羹堯有怨懟的人見皇上帶了頭,便羣起而攻之,於是年羹堯被劾成九十二條大罪,由撫遠大將軍降為杭州將軍,進而被令自裁,親族、同黨或斬首或流放或貶謫。 [4]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979-1980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勤奮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105-107
  • 3.    揚雅麗主編. 經典闡釋與當代民族精神之意義生成[M]. 成都:巴蜀書社, 2017.12:138-142
  • 4.    李毅軍著. 旅途擷趣 享受發現之旅的知識採摘[M]. 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 2018.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