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夫石

(北宋王安石詩作)

鎖定
《望夫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以望夫石比附湘女思舜的故事,前兩句是對望夫石的情感進行描寫,後兩句用帝舜的傳説表達詩人對美好政治的期待。全詩語言直白,用典自然,含義深刻,將政治詩寫得像愛情詩一樣悽美,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名稱
望夫石
出    處
《全宋詩》
作    者
王安石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望夫石作品原文

望夫石
雲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1] 

望夫石註釋譯文

望夫石詞句註釋

⑴望夫石:傳説中“望夫石”甚多,後世諸家所詠之望夫石,乃安徽當塗之望夫石。《太平寰宇記》:“望夫山,在縣北四十七里。昔有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週迴五十里,高一百丈。”後世方誌書記載多類此。據考證,此望夫石,在今安徽馬鞍山當塗縣採石鎮西北二里的江濱山上。
⑵更:古時候的時間計量單位,在這裏表達時間的長久。
⑶九疑山下女:傳説中帝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她們是帝堯的女兒,帝舜南巡時,至九疑山崩逝,便葬於此。二女追隨不及,投湘水而死。民間傳説,九疑山第二峯舜峯之下,有牛頭江,江邊巨石,稱望夫石,傳言二妃所化。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湖南寧遠縣南六十里。
⑷裳衣:衣裳,喻指舜。 [1]  [2-4] 

望夫石白話譯文

頭髮梳得像雲一樣卷,煙一樣飄,是與誰有約?所等之人卻去了像天一樣遙遠的地方不再回來。
像追隨九疑山下的舜帝投江身亡的娥皇、女英,期待着在江水中能千秋萬代地望着舜帝的衣裳。 [4] 

望夫石創作背景

此詩作年不詳。詩中所寫“望夫石”,當即劉禹錫等人所寫過的和州境內的“望夫石”。皇祐五年(1053)六月,王安石“自淮南來視蘇州之積水”,被旨前往蘇州相度水勢。大約王安石在和州渡江而南,經採石磯,遂有此作。 [1] 

望夫石作品鑑賞

望夫石整體賞析

關於“望夫石”的傳説,何止一處,以此為題的詩文,何止一篇。詩人取材雖然並無大異,而表達的意旨卻大異其趣。後人討論這一題材的古典作品時,往往欲一別其高下。詩人各有感興,各有命意,不必強分優劣。至於藝術造詣,也應根據他表情達意的需要來評價。這首詩以望夫石和湘女思舜的故事,表達詩人對美好政治前景的期待之情。
“雲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寫眼前的望夫石,雲鬟煙鬢,語言簡單明瞭,描寫形象逼真,把雲煙比作望夫石頭髮。“與誰”用反問的語氣,體現出望夫石對丈夫的歸來抱有深深的期待,並引起讀者思考望夫石像所想的內容。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轉寫另外一個“望夫”的傳説,引用了“二妃望舜,本意在望其生還”的典故。“還”字把“望夫石”和“二妃望舜”的典故相連,借妻子期待丈夫歸來的故事,表達出詩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之情。“千秋長望”,通過舜帝妃子期待舜帝歸來的誇張描寫,烘托出詩人所要表達的嚮往國家美好前景的願望。“舜裳衣”,在詩人看來,舜是上古聖明之君的一個代表,望舜則是嚮往聖明之治,希望國家未來的政治路途能夠光明,國家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全詩無一字是關於國家未來方面的描繪,卻通過運用妻子期待與丈夫相聚的典故,來表達對未來國家興盛的嚮往。語言直白,用典自然,含義深刻,把生硬的政治詩寫得像愛情詩一樣悽美,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1]  [4] 

望夫石名家點評

江蘇師範大學教授吳汝煜《劉禹錫傳論》:王安石的《望夫石》題旨與劉(禹錫)詩如出一轍。“還似”兩句全用劉詩思致,按照皎然的説法,便有“偷意”之嫌,但劉詩以“語拙意工”見稱,王詩則以婉曲巧麗見長,兩者仍有自己的特色。 [5] 

望夫石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宋神宗朝兩度任相,實行變法。封舒國公,改封荊國公,世稱荊公。晚居金陵。卒,諡曰“文”。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 [6] 
參考資料
  • 1.    王兆鵬.王安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28-30
  • 2.    安徽省旅遊局.旅遊文學知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61-62
  • 3.    朱世英.古人筆下的安徽勝蹟.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175
  • 4.    湯會會.王安石詩詞集.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21-23
  • 5.    吳汝煜.劉禹錫傳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250
  • 6.    霍松林.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