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夫石

(唐代李白詩作)

鎖定
《望夫石》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頌揚女子堅守愛情的詩,詩的前兩聯以擬人化的手法刻畫望夫石形象和神態,頸聯用湘女灑淚和息媯無言的典故,表達對望夫女子不幸的同情,尾聯融景入情,寫女子堅守愛情的情景。全詩比喻精當,用典極切,描寫精工,抒情真摯感人,寫得秀美而悽苦。
作品名稱
望夫石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望夫石作品原文

望夫石
彷彿古容儀,含愁帶曙輝
露如今日淚,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
寂然芳靄內,猶若待夫歸。 [1] 

望夫石註釋譯文

望夫石詞句註釋

⑴望夫石:關於望夫山和望夫石的記載、傳説頗多。如安徽當塗縣西北棗子磯,傳説昔有人往楚,數年未還,其妻登此山眺望,乃化為石。
⑵古容儀:這裏指古代的裝束儀容。容儀:容貌舉止,容貌儀表。《漢書·成帝紀》:“成帝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⑶帶曙輝:沐浴在晨光之中。曙輝,黎明的曙色。
⑷湘女:指之二妃娥皇女英將二女娥皇、女英嫁給舜做妻子,後舜遠征,死於蒼梧之野,二女從之不及,道死沅湘之中。後人稱為“湘夫子”、“湘妃”、“湘靈”。
⑸楚妃:指春秋時息侯夫人息媯楚文王滅息,以媯為夫人,雖生二子,終不忘亡國亡夫之痛,不與楚王言談。
⑹寂然:冷清的樣子。芳靄:雲霧。 [1]  [2-3]  [4-5] 

望夫石白話譯文

她彷彿有古人的容貌儀表,面含憂愁沐浴黎明的光輝。
晶亮的露珠像今日的清淚,青綠的苔蘚如昔年的舊衣。
內心的痛苦似溺水的湘女,默默無言類似楚王的息妃。
她寂寞佇立在美好雲氣裏,似乎依然在等待夫君來歸。 [3] 

望夫石創作背景

天寶十三載至天寶十五載(754—756),李白遊遍皖南山水,在當塗停留時間較長。詩人在吟詠當塗勝景的同時,也留意於當塗的歷史傳説。古代當塗有望夫石的傳説,流傳甚廣,這雖是一個美麗的傳説,但其中浸透了平民百姓的血淚,尤其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婦女的不幸。後來這個故事廣為流傳,許多地方都有望夫石、望夫山、望夫台,歷來有不少詩人以此為題吟詠。因此,在李白的詩中除保留了當塗及周邊許多山川景物外,還留下了許多與當地民間傳説有關的內容。此詩就是其中一首。 [6] 

望夫石作品鑑賞

望夫石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頌揚女子堅守愛情的詩,大致可分為三層。自詩的開頭至“苔似昔年衣”為第一層,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對望夫石的外貌,表情作了形象的描繪,為下文刻畫其內心作了鋪墊。詩的開頭寫“彷彿古容儀”,“古”,寫其年代之久遠,甚至可以説是不知起於何朝何代,她歷經千年風霜雨雪,而未失當年的姿容儀態。愈是儀容真切,愈是令人心酸,好端端一位良家女子,為着眺望遠行的丈夫竟化而為石了。詩人又冠以“彷彿”二字,表明她的容儀已是依稀可辨,而非當年青春年華活潑動人的少婦面貌了。她雙眉緊鎖,愁思無涯,悲苦萬千。“含愁帶曙輝”,詩人沒有寫她立在風雨中或隱沒於昏暗之中,而是為她抹上一層綺麗的朝陽色彩,這自然一方面表現了詩人願她更加美麗風致,但另一方面則是以錦繡之筆反照出她內心的無比哀愁。接下來“露如今日淚,苔似昔年衣”句寫露、寫苔。清晨晶瑩的露珠該是明徹可人的吧,但有如掛在腮邊的清淚;苔蘚是斑駁陸離的,然而看去卻是往日的綵衣。遙想當年,她身穿綵衣初嫁夫婿,那新婚燕爾,有幾多歡愉,誰料落得個淚流滿面,一腔悽苦。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為詩的第二層,用了兩個著名的典故。前一句言湘女之事,着重在一個“恨”事。昔日娥皇、女英因丈夫舜之死,而含恨灑淚使竹為之斑,這自然與望夫石的望夫有所區別。望夫石所望之夫,並無舜的顯赫聲名,雖如此,其夫去而不歸,恨則相同。後一句用息媯的典故,息媯的經歷雖與望夫石迥異,但在“無言”這一點上,並無不同,而且都是因為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丈夫而無言的。這兩句對仗工整,用典貼切,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是詩人將自己的不平之情移之於望夫石的結果。
“寂然芳靄內,猶若待夫歸”為詩的第三層。詩人先描寫望夫石所處的環境,她是在草叢與雲氣之間,然而她不是化作了什麼仙子,倒是依舊執着不變,仍在專等丈夫歸來。“寂然”,寫出了“望夫石”的孤獨、寂寞;一個“待”字,將其堅守愛情的情景寫了出來,讚美瞭望夫女子堅守愛情的高尚品質。
全詩比喻精當,用典極切,描寫精工,抒情真摯感人,寫得秀美而悽苦,詩雖短卻意深,讀之令人掩卷三嘆。 [3]  [6] 

望夫石名家點評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朱恆夫《望夫石傳説考論》:對望夫女充滿了無限的憐惜之情,愁、淚、恨、寂然,雖然為詩人的目睹所得,然亦是詩人傾向性的情感投注後所幻見的形象。 [7] 

望夫石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8] 
參考資料
  • 1.    孫建軍.全唐詩選注.北京:線裝書局,2002:1513-1514
  • 2.    林仕億.愛情詩精華.北京:京華出版社,2002:47-48
  • 3.    曾凡玉.唐詩譯註鑑賞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17:278
  • 4.    龔旭東.唐宋愛情詩詞三百首精品.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38
  • 5.    胡光舟.古詩類編.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308-309
  • 6.    陳宏寶.李白李之儀當塗詩詞賞析.合肥: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103-105
  • 7.    朱恆夫.望夫石傳説考論[J].江海學刊,1995(04):163-168.
  • 8.    夏徵農.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