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加錫戰役

鎖定
1660年6月10日到11日,荷蘭殖民者對葡萄牙人駐軍的望加錫發起進攻,摧毀了葡萄牙殖民點,隨後又迫使與葡萄牙人聯合的戈瓦蘇丹國屈服。
名    稱
望加錫戰役
發生時間
1660年6月10日
地    點
望加錫
參戰方
荷蘭、葡萄牙

目錄

望加錫戰役事件背景

公元164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馬六甲城(馬六甲戰役),從而掌控了南洋羣島貿易的主導權。但久居城中的葡萄牙人,卻沒有因此撤回印度錫蘭,反而集體轉移至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港。在本地蘇丹的庇護下,繼續經營自己的香料物流產業。
望加錫城所在的蘇拉威西島 望加錫城所在的蘇拉威西島
葡萄牙流亡者會選擇望加錫,主要基於自身對產業鏈分佈和地緣政治形式的深刻理解。儘管印度西海岸才是他們在東方世紀的核心,卻已經因荷蘭人的海上封鎖而舉步維艱。許多名貴的香料,終究要靠船隻從摩鹿加羣島送來。荷蘭東印度公司雖早已染指當地,卻始終被西屬菲律賓和本地穆斯林王公所限制。特別是以蘇拉威西島為核心的戈瓦蘇丹國,一直希望靠吸引外資等手段來衡制荷蘭勢力。因此,格局分佈與馬六甲類同的望加錫,就成為能東山再起最好選擇。
荷蘭畫家筆下的望加錫城 荷蘭畫家筆下的望加錫城
此後的近20年時間裏,望加錫的葡萄牙社區迅速壯大,定居者數量也從原來的500增加至2000多人。由於本地統治者始終秉持較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為周遭的大部分小王公所共同擁戴。不僅允許葡萄牙人留居發展,同時還讓大量的馬來和印度商人也雨露均霑。哪怕同樣來自歐洲西班牙人英國人和與丹麥人,也有自由貿易、定居、設立商站等重大權益。唯有以爪哇島為中心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對這樣一個本土化實體異常不滿,時刻準備以武力加以摧毀。尤其當充滿雄心壯志而哈桑-烏丁成為蘇丹,遲早要爆發的矛盾便被加速激化。
一度與東印度公司分庭抗禮的 哈桑-烏丁 一度與東印度公司分庭抗禮的 哈桑-烏丁

望加錫戰役經過

公元1660年5月,東印度公司與戈瓦蘇丹國徹底談崩,迫使巴達維亞的總督下令採取軍事行動。為了能迅速解決問題,荷蘭人還暫停了對其他方向的用兵計劃,從而湊出一支由33艘大小艦船、2300名歐洲僱員和4000個爪哇僕從組成的遠征力量。但考慮到蘇拉威西島本身面積較大、情況複雜,並沒有計劃予以全面征服,只想讓哈桑-烏丁收縮勢力範圍,成為能與自己乖乖合作的普通土王。
荷蘭人派到望加錫的遠征軍規模龐大 荷蘭人派到望加錫的遠征軍規模龐大
同年6月10日,荷蘭遠征軍從南方的巴達維亞抵達望加錫。由於蘇丹麾下並沒有強大的常備艦隊,所以能讓船直接進入水位較深的河口外港。許多本地商船望風而逃,或是利用較淺的吃水躲入內河暫避。所以真正能立刻用於抵抗的力量,就是6艘葡萄牙人駕駛的加利奧特中型槳帆船。在東印度公司的大型武裝帆船到來前,他們就是該水域內最強的水面戰力。但如今也只能迫於敵我差距,主動撤退到城區以北的錨地死守。那裏也是大部分移民社區的所在地,並沒有土著軍隊參與防守,只能靠自己應付威脅。
望加錫城的防禦核心 松巴-歐普要塞 望加錫城的防禦核心 松巴-歐普要塞
當然,長期靠貿易保持對外聯繫的戈瓦蘇丹國,絕非武裝弱不禁風的普通土著勢力。早在1510年時,本地蘇丹就依靠穆斯林移民建立起磚石結構的松巴-歐普要塞,充當王宮和都城的防禦核心。後期還有多次改進與修繕,並依靠早年抵達的葡萄牙人對外牆做了稜堡化處理。乃至1630年代,還有改宗伊斯蘭的英國人被僱傭來充當教官,訓練都城守軍的槍炮發射技藝。所以,荷蘭人並沒有足夠的信心去強攻佔領城市,轉而策劃一種圍而不打的有限壓制。
6月11日上午,東印度公司的遠征軍開始全面行動。其中,2艘最大蓋倫帆船駛往北部錨地,準備以壓倒性的火力摧毀葡萄牙艦隊。同行的另外5艘中小型戰船,則要對部署有岸防炮位的武裝商站進行打擊。餘下艦艇則在南面牽制松巴-歐普要塞內的守軍,並掩護11艘運輸船將數千名士兵送上灘頭。隨後,這些人將分兵兩路進發,從弱側夾擊主城和葡萄牙商站。
此後,2艘荷蘭戰船用30門大口徑火炮佔據優勢。與之對陣的6艘葡萄牙小船,總計不過18門炮,且各船隻有在艦艏安裝遠距離武器。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在少數岸防火力的協助下,努力給對手的主力艦予以回擊。直至旗艦因殉爆沉沒和大部分戰鬥崗位上的成員陣亡,才被迫縱火焚燒餘下船隻,並心有不甘地撤退到商站內繼續戰鬥。荷蘭船員則迅速趕去滅火,並終於在他們奪取的那艘槳帆船上繳獲了檀香和絲綢。
登陸的大股東印度公司傭兵 登陸的大股東印度公司傭兵
與此同時,成功上岸的東印度公司步兵,也迂迴抵達移民社區的另一頭。在那裏,他們遇到許多臨時拿起武器的葡萄牙流亡者回擊,並且因對方的態度堅決而無法迅速取勝。但後者在水面力量全滅的情況下,幾乎完全被荷蘭海陸軍從兩頭包圍。多數雙杆帆船冒險靠近岸邊,用全部武器橫掃建築與街道。陸戰隊同樣部署了小型火炮,並在岸防火力的射擊死角區域內從容進攻。由於蘇丹的王室軍隊正被牽制在南面,邊上的穆斯林與印度社區又更加沒有抵抗能力,使得進攻者在各方面都具有壓倒性優勢。
葡萄牙殖民者和他的亞洲妻子 葡萄牙殖民者和他的亞洲妻子
到了這天的下午3點,整個武裝商站都被密集炮火所摧毀。原本負責指揮的葡萄牙殖民者首領也已戰死,只留下妻子繼續帶領殘部拼死掙扎。這位多半是擁有土著血統的不屈烈女,為了不讓荷蘭人能搶奪社區財產,下令將大部分錢幣和寶石都用大炮射入海中。葡萄牙人隨後又再次縱火燒燬主要建築,邊打邊撤地從鬆散包圍圈中逃出生天。
損失慘重的葡萄牙流亡者撤入內陸叢林 損失慘重的葡萄牙流亡者撤入內陸叢林

望加錫戰役結果

荷蘭人眼看自己的主要目的達成,又沒興趣繼續強攻蘇丹的堡壘,便很快將陸戰隊都撤回船上走人。隨後又航行到蘇拉威西島的南側,攻擊哈桑-烏丁麾下的其他港口據點。由於戈瓦蘇丹國根本沒有做好戰備工作,又遭許多不滿現狀的小王公背叛,只能同意向東印度公司求和。至此,他們在外島是影響力迅速下滑,進一步將源自摩鹿加羣島的香料供應鏈丟給對方。留居望加錫多年的葡萄牙人,也被要求從當地驅逐出去。此後就不得不繼續向南洋羣島的深處聚集,進而誕生東帝汶這類相距遙遠的移民社區,也為後來20世紀的許多新問題給埋下伏筆。
盛極一時的戈瓦蘇丹國 在望加錫戰役後開始衰敗 盛極一時的戈瓦蘇丹國 在望加錫戰役後開始衰敗
但蘇丹也從未放棄自己的敵視政策,並在執行協議時顯得三心二意。直至自己的城市在1669年被另一支荷蘭遠征軍給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