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月經淋漓

鎖定
月經淋漓為婦科常見症狀,通常指月經淋漓不盡,也就是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即為經期延長 [1] 
中文名
月經淋漓
外文名
menostaxis
所屬學科
醫學

目錄

月經淋漓預防

(1)生活方式管理:保證規律的作息及飲食,緩解精神壓力,避免過度運動、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2)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婦科炎症、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等疾病易導致經期延長,儘早發現並治療原發疾病可有效預防月經淋漓。

月經淋漓檢查

(1)病史:一般情況:年齡、月經史、婚育史;
既往患病情況:是否患有婦科疾病(如盆腔炎症、子宮內膜炎症、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等),是否曾經患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等。
(2)體格檢查:婦科檢查:主要為排除宮頸病變,如宮頸糜爛、息肉等。
(3)輔助檢查:目的是明確發生原因並判斷是否合併其他疾病。
①抽血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性激素六項等;
②妊娠試驗:血或尿hCG排除妊娠;
③子宮檢查: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病理檢查。 [2] 

月經淋漓診斷

月經淋漓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問題(即主訴),根據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明確其出血的原因即可診斷相應疾病。
可能導致月經淋漓的疾病有:
(1)黃體功能異常:包括黃體功能不足和黃體萎縮不全,正常月經週期中排卵後即為黃體期,若黃體期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出現經前點滴出血,即為黃體功能不足;若黃體萎縮不全使子宮內膜不規則脱落,則出現經前或經後淋漓出血。明確診斷需進行子宮內膜活檢,確定子宮內膜對孕激素的反應性下降 [3] 
(2)生殖器官器質性疾病:指子宮、卵巢的病理性改變,例如盆腔炎症、子宮內膜結核、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均可能導致月經淋漓不淨。
(3)全身疾病:主要為血液系統疾病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從而使月經淋漓,另外還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肝功能損害等。
(4)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紊亂,影響體內激素分泌調節,出現月經淋漓。

月經淋漓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病因治療,明確引起月經淋漓的疾病診斷後確定治療方案。
(1)黃體功能異常:影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黃體生成素分泌的疾病均能導致黃體功能異常,如壓力、肥胖、過度運動、進食障礙、下丘腦閉經、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治療的首要任務就是治療相關疾病 [4] 
(2)生殖器官器質性疾病:盆腔炎症需抗感染治療,其他器質性疾病需手術治療,部分術後需輔助藥物治療。
(3)全身疾病:全身其他器官疾病導致的月經淋漓需要對因、對症治療,例如血液系統疾病需用藥改善凝血功能障礙,肝功能損害需使用保肝藥物。
(4)精神心理疾病:自我調整無效時需進行心理諮詢及治療,必要時抗抑鬱藥物等治療。

月經淋漓其他

月經淋漓是一個婦科臨牀症狀,是指經期超過7天,主要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發生內分泌紊亂有關,但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及全身凝血功能障礙也可能導致月經淋漓,所以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為首要目的。
參考資料
  • 1.    謝幸, 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第9版[M].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8
  • 2.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內分泌學組.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J]. 健康管理, 2017(6):6
  • 3.    劉平. 黃體的形成與黃體功能不全的發生機制 [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21,37(4):412-414
  • 4.    PracticeCommittee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the Societyfor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 and Infertilit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luteal phase deficiency: a committee opinion[J]. Fertil Steril,2021,115(6):1416-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