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福生,男,漢族,1964年7月生,湖南祁陽人,九三學社社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8年度入選首批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002年入選首批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百人工程”,湖南省第二屆學科評議組專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
- 中文名
- 曾福生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湖南祁陽
- 出生日期
- 1964年7月
- 畢業院校
- 湖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業大學
- 學位/學歷
- 博士
- 專業方向
- 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
- 職 務
- 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 學術代表作
- 農業經濟學等
- 政治面貌
- 九三學社社員
曾福生基本信息
編輯現任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理事,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家自然科學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審專家,湖南省經濟學會副會長,湖南省管理學會副會長,湖南省農村經濟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委重大決策諮詢專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專家,湖南省第十屆、十一屆人大常委,政協湖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4]
。
曾福生論文著作
編輯曾教授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農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專題研究》等課程。招收博士生26名,碩士生133名。主持國家及省級以上課題3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出版專著10部,主編教材8本。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項
曾福生所獲榮譽
編輯曾教授先後被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併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 人才支持計劃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內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中經濟與管理科學交叉學科排行榜上榜學者。
[1]
曾福生人物履歷
編輯1983年9月—1987年7月 湖南農學院畜牧專業學習,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7年9月—1990年7月 西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獲碩士學位;
1990年9月—1993年12月 西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學習,獲博士學位;
1994年1月—1996年6月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師,1995年8月晉升副教授;
1996年6月—1996年12月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1996年10月擔任碩士生導師;
1996年12月—2004年11月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1998年8月晉升教授,2003年10月擔任博士生導師;
2004年11月—2006年2月 湖南農業大學校長助理兼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2006年2月—2007年2月 湖南農業大學校長助理;
2007年2月—2020年12月 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
曾福生工作職責
編輯負責大學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圖書、計劃生育工作及東塘校區管理與協調工作。分管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圖書館、計劃生育辦公室。聯繫湘杏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科技開發公司)。
[2]
曾福生任免信息
編輯曾福生研究內容
編輯1.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主要研究科技進步與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基本理論,科技進步與農業結構優化的基本理論,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農業科技政策的調整,技術進步促進農業增長與發展的計量經濟學研究。
2.農業貿易問題研究,主要研究農產品比較優勢理論及其應用;農業競爭力理論及其應用;加入WTO對我國農業的影響及其農業政策調整;農業補貼問題,農業貿易政策問題。
3.城鄉工農關係問題研究,主要研究工業化、城鄉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其政策取向;農業勞動力轉移與農民工進城問題;鄉鎮企業發展問題,小城鎮建設問題,城鄉統籌發展問題。
曾福生發表論文
編輯1、知識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與企業家1999年第3期,獨立完成;
2、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科技進步方向調整的探討,農業技術經濟1999年第4期,排名第一;
3、論集約型農業的技術體系,湖南農業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排名第一;
4、論可持續農業技術體系的構建,1999年中國青年農經學者年會論文集,湖南地圖出版社1999年9月,獨立完成;
6、論開拓農村市場,農業經濟問題1999年第12期,排名第一;
7、論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1期,獨立完成;
8、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探討,福建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2期,排名第一,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2000年第7期全文轉載;
9、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陝西農業科學(農村經濟版)2000年第4期,獨立完成;
10、論農業高 新技術發展方向的選擇,求索2000年第4期,排名第一;
11、論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技術進步主攻方向,農業現代化研究2000年第11期,獨立完成;
12、論湖南高 新技術農業發展的思路,農業技術經濟200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3、論集約型農業的主導技術,農業經濟問題2000年第10期,第一作者;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2001年第1期全文轉載;
14、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探討,海峽兩岸農業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獨立完成;
15、比較優勢與湖南農業結構調整,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獨立完成;
16、論農業產化的發展模式,陝西農業科學2001年第8期,排名第一;
17、論建立農業科成果產業化的融投資機制,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年第6期,排名第一;
18、論制度創新與農業技術進步,農業技術經濟2001年第6期,排名第一
19、論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農業技術進步,湖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排名第一;
20、構建農業產業化的風險防範機制,湖南農業科學2002年第4期,排名第一;
21、農業合作化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導力量,農業現代化研究2002年5期,排名第一;
22、技術進步促進農業結構優化的理論分析,農業現代化研究2003年3期,排名第一;
23、提高湖南農產品競爭力的途徑探討,農業經濟問題2003年5期,獨立完成;
24、當代世界農業科技革命的發展趨勢,湖南農業科學2003年4期,排名第一 ;
曾福生著作教材
編輯1、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中國農業發展(獨著),湖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農村市場經濟實用知識(教材),主編,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3、西方經濟學(教材),主編,湖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4、市場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論文集),主編,湖南地圖出版社1999年9月版。
5、農業經濟專題研究(研究生教材),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
6、技術進步與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專著),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一作者。
7、技術進步與農業結構的優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西方經濟學教程(研究生教材),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2月版
曾福生科研課題
編輯1、湖南省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實證研究,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996-1998),主持人;
2、農業產業化問題研究,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課題(1996-1998),主持人;
3、湖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持系統研究,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課題(1998-2000),主持人;
4、湖南省“十五”和2015年農業和農村發展思路研究,湖南省計委招標課題(1999),主持人;
5、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技術發展方向與科技政策調整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999-2001),主持人。
6、醴陵市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規劃,湖南省政府規劃辦,2000年10月--2001年3月,主持人。
7、技術進步促進農業結構優化的機理、模式及對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003),主持人
8、農業增長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體系構建與科技政策調整的研究,湖南省軟科學基金課題(2002-2004),主持人。
9、湖南省主要農主品比較優勢研究,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002-2003),主持人。
10、湖南省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衡量指標體系與實現途徑研究(2003-2004),主持人
11、農業院校個性化教育與創新人材培養模式研究(2003-2005),主持人
曾福生科研成果
編輯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中國農民問題,湖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獨立完成;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國農民問題研究,湖南省教委1998年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4、農業經濟專題研究,黑龍江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5、技術進步與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湖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 參考資料
-
- 1. 曾福生教授簡介 .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2017-10-25[引用日期2018-08-06]
- 2. 副校長 曾福生-湖南中醫藥大學 .湖南中醫藥大學[引用日期2021-03-02]
- 3.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羅定提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03]
- 4. 共743人,第十三屆湖南省政協委員名單公佈 .湖南政協[引用日期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