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三

(無產階級革命家)

鎖定
曾三(1906年7月21日-1990年11月28日),男,原名曾海雲,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共和人民解放軍無線電通信事業的先驅新中國檔案事業的開拓者和傑出領導人。 [2] 
曾三曾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央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中央辦公廳副主任。 [1] 
中文名
曾三
別    名
曾攻玉,曾海雲
曾泗安,曾明軒,曾於安 [5]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6年(丙午年)7月21日
逝世日期
1990年11月28日
畢業院校
長沙長郡中學
出生地
湖南益陽
代表作品
《曾三檔案工作文集》

曾三人物生平

曾三 老照片 曾三 老照片
1906年7月21日出生於湖南省益陽縣新市渡高村。早在青少年時代,他就追求真理,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
1920年,曾三在益陽縣立第二高等小學(即箴言書院)讀書時,就因學校收取了學生取暖費而不給烤火,帶領全班同學罷課,提出不得使學生挨凍,不得體罰學生的要求,震動了全縣教育界。 [3] 
長沙長郡中學 長沙長郡中學
1922年,曾三考入長沙長郡中學,深受熊亨瀚等進步教師的影響,開始接受馬列主義,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 [4] 
1924年11月,社會主義青年團在長郡中學成立支部時,他就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5]  在此期間,他和同班同學宋希濂(後任國民黨陸軍中將)一起創辦《雷聲》報,抨擊時弊,宣傳愛國思想。宋希濂去廣州後,他將《雷聲》報改名《新雷聲》報,並當選為社長。 [3] 
1925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11月至1926年3月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區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
1926年任中共湘區委員會農委秘書。
1927年初任中共湖南區執行委員會秘書。大革命失敗後,輾轉到漢口。
1930年5月到上海中央特科學習無線電通信技術。11月任中共中央秘密電台報務員。
1931年被派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擔任報務員,實現了中央紅軍與在上海的黨中央的第一次無線電聯繫。從此,在毛澤東朱德等的領導下,曾三及其戰友開創中國工農紅軍的無線電通信事業。曾三先後任蘇區中央局電台政委、台長,併兼任紅軍通信學校政委。參加了第二、三、四、五次反“圍剿”和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
1936年西安事變後,曾三赴西安,任紅軍聯絡處電台台長。1936年12月至1937年7月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通信局副局長。參與開創黨的無線電通信事業,培養機要人員。1937年初入抗大、馬列學院學習。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擔任與友軍聯絡的工作。1937年9月至1939年7月任第二戰區戰動總會晉西北特派員。
1938年赴新疆任西路軍“新兵營”政治教員、黨委宣傳委員、政治處副主任。
1940年3月到西安做秘密情報工作。11月返回延安,先後任中共中央敵區工作委員會委員、秘書處處長,第二室副主任兼政治處主任,中央辦公廳秘書處機要科政治協理員,被選為黨的七大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同年8月至1949年任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處處長。1945年9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廳行政委員會主任。
1946年冬和中央秘書處部分人員帶着一大批核心機密檔案,東渡黃河到晉綏,1948年5月到達河北平山西柏坡,完成中央檔案的安全轉移任務。6月起任中央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
1949年2月參加七屆二中全會的記錄工作。
從左至右依次為周恩來、曾三、林伯渠 從左至右依次為周恩來、曾三、林伯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三歷任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處處長、秘書局局長。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1951年5月至1957年12月任中央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1957年12月至1961年11月任中直機關黨委書記處書記。1954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國家檔案局局長。
1955年2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1959年10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央檔案館館長。
1962年起先後擔任全國地方誌小組組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組長、名譽會長等職,在堅持馬列主任、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組織編纂全國新的地方誌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曾三遭受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但他堅貞不渝,與林彪、“四人幫”一夥進行堅決鬥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恢復了原職務。1979年6月至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任中央檔案館館長(至1982年6月)。1981年起任中央辦公廳顧問。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十二大候補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
1978年12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0年11月28日曾三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5] 

曾三人物評價

曾三致力於中共黨和國家檔案事業的開創、建設和發展。他提出了關於中國檔案工作管理體制、基本原則和方針任務的意見,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適合中國國情的檔案工作規章制度,創辦了檔案幹部專修班、檔案工作刊物和檔案科研機構。他致力於在全國黨、政、軍機關建立檔案室和文書立卷歸檔制度,為建立全國有系統的檔案管理打下堅固基礎;積極倡導、組建各級各類檔案館,形成一個門類齊全、初具規模的檔案館網;主持建立了科學技術檔案管理工作和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工作。在檔案的管理上,他始終堅持全宗原則,強調檔案的完整性;要求積極開展檔案提供利用工作,並於1978年起草《關於開放歷史檔案的意見》。他還先後擔任全國地方誌小組組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組長等職,在組織編募地方誌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他的一系列思想、理論和觀點,對檔案事業建設和檔案學研究起了重要推動作用,1990年4月中國檔案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授予他檔案學研究榮譽獎,以表彰其特殊貢獻,同年7月國家檔案局彙集他的論著,由檔案出版社出版了《曾三檔案工作文集》。 [6] 
“文化大革命”中曾三遭受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但他堅貞不渝,剛直不阿,與林彪、“四人幫”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曾三的冤案得以徹底平反,恢復工作,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十二大”候補代表、中共中央顧部委員會委員和“十三大”特邀代表。曾三堅決貫徹執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領導檔案工作的恢復和整頓;為適應中共工作重心轉移的需要,及時向中央提出了開放歷史檔案的意見。在退居二線後,曾三一如既往地關心黨務和國家大事,關心黨風建設,關心檔案事業的建設和發展,為共產主義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為新中國的檔案事業、檔案工作、檔案學理論的開創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曾三大事年表

1906年7月21日生於湖南省益陽縣新市渡。
1913年入私塾讀書。
1919年考入益陽縣立第二高小(原箴言書院)學習。
1922年考入長沙長郡中學學習,參加進步學生運動。
1924年上半年,將宋希濂等人創辦的進步刊物“雷聲社”改名為“新雷聲社”,任社長,並辦《新雷聲》。
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擔任湖南青滬慘案後援會理事。
春加入中國共產黨。
11月,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區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開始了職業革命者的戰鬥生涯。
1926年1月,擔任中共湘區委員會農委秘書。
77歲的曾三到湖南做調查研究 77歲的曾三到湖南做調查研究
8月,到騎兵團政治部做宣傳和組織工作。 1927初任中共湖南區執行委員會秘書。
1928年化名曾攻玉赴武漢。
1930年5月,赴上海蔘加中央特科第一期無線電培訓班,學習無線電通信技術。
11月,任中共中央秘密電台報務員。
1931年受中共中央委派,赴江西瑞金建立紅軍第一個無線電台,任蘇區中央局電台報務員、政治委員、台長,實現了中央紅軍與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的第一次無線電聯繫。
參加中央蘇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
曾三(左1)等陪同周恩來總理會見外國友人 曾三(左1)等陪同周恩來總理會見外國友人
1933年兼任紅軍無線電通信學校校長、政治委員。
參加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
1934年參加中央紅軍長征。
1936年西安事變後,赴西安任紅軍聯絡處電台台長。
12月,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通信局副局長。
1937年3月,回到延安,入抗大、馬列學院學習。
9月,任第二戰區戰動總會晉西北特派員。
1938年2月,赴新疆任西路軍“新兵營”政治教員、黨委宣傳委員、政治處副主任。
1940年3月,赴西安做秘密情報工作。 11月,奉調回延安先後任中共中央敵區工作委員會委員、秘書處處長、中央社會部第二室副主任兼政治處主任。
1945年調任中央機要科政治協理員。
8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秘書處處長,當選為“七大”代表。
9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廳行政委員會主任。
1947年組織領導中央檔案材料的疏散和轉移工作。
1948年5月,率中央材料委員會攜帶檔案到達西柏坡,任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處處長。
6月,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
1949年2月,作為工作人員參加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並負責記錄。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