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中國檔案

鎖定
《新中國檔案》以介紹新中國發展歷程中具有標誌性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活動和重大工程等為主要內容,節目中搜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是一份珍貴的影像記憶。
中文名
新中國檔案
製作公司
中央電視台新聞專題部
播出頻道
CCTV-1
播出頻道
CCTV-新聞頻道
播出時間
中午12:00
播出狀態
每週播出5期

新中國檔案綜述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為此,主題報道組製作了大型系列節目《新中國檔案》。該系列節目自8月3日起在的《新聞30分》和晚上19:00的《新聞聯播》中播出。。

新中國檔案歷程

新中國檔案1949年

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中國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佈就職。會議一致決議,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
此時,參加開國大典的北京30萬軍民齊聚天安門廣場,翹首期待着偉大歷史時刻的到來。
下午3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開始。在羣眾的歡呼聲中,毛澤東主席用他那帶着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頓時,廣場上歡聲雷動,羣情激昂。在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毛澤東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場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廣場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象徵着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28年的光輝歷程。
隨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第1號公告。接着舉行盛大閲兵式。朱德總司令在閲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閲部隊。檢閲畢,朱德總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指出:“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餘,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隨後,在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閲部隊列成方陣,邁着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14架戰鬥機、轟炸機,凌空掠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閲。
閲兵式持續近3個小時,此時天色已晚,長安街華燈齊放,羣眾遊行開始了。一隊隊遊行羣眾高舉紅旗和紅燈,縱情歡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響徹雲霄。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探身欄杆外,不停地向廣場上的羣眾揮手致意,情不自禁地在擴音機前大聲高呼:“同志們萬歲!”“人民萬歲!”廣場上,人們熱情洋溢,載歌載舞,萬眾歡騰,盡情地歡度新中國的第一個夜晚,節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悦和歡欣鼓舞中。這一天,在全國已經解放的各大城市,都舉行了隆重熱烈的慶祝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和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啓了新的歷史紀元。

新中國檔案新中國的土地改革運動

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徹底剷除封建剝削制度的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是我國民主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就提出了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領導瞭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新中國成立前,佔全國面積約三分之一的東北、華北等老解放區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新中國成立後,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規定,國家要“有步驟地將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據此,從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區佔全國人口一多半的農村,黨領導農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新中國的土地改革運動 新中國的土地改革運動
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達《關於在各級人民政府內設土改委員會和組織各級農協直接領導土改運動的指示》,開始在新解放區分批實行土改的準備工作。黨中央明確規定了新解放區土地改革的總路線和總政策: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新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是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把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對於地主分子,同樣分給一定數量的土地,讓其在勞動中改造為新人。
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和頒佈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成為指導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據。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闢道路。”同時規定,把過去徵收富農多餘土地財產的政策,改為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護中農和小土地出租者、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歸根到底,是為了有利於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土地改革從1950年冬開始,有領導地分期分批地進行。每期一般經歷了發動羣眾、劃分階級、沒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財產、複查總結和動員生產等步驟。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隊深入農村,領導土改運動。大批機關幹部、知識分子(包括大學教授)和許多民主黨派成員報名參加土改工作隊,投身到這場偉大斗爭中。各地土改工作隊深入農村訪貧問苦,培養積極分子,逐步把羣眾發動起來,建立以貧僱農為核心的農民協會,作為土改執行機關。隨後,進行劃階級,開展對地主階級面對面的鬥爭,揭露他們的罪惡,打垮他們的威風,並對其中罪大惡極的分子和破壞土改的分子實行鎮壓。在鬥爭勝利的基礎上,由農民協會沒收地主的土地和財產,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並在分配完成後進行復查,由人民政府頒發土地證,整頓與加強政權和民兵組織,引導農民發展生產。
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我國大陸普遍實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封建剝削制度,使全國3億多農民無償分得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批生產資料,而且不必每年再向地主繳納約3000萬噸以上糧食的地租。
土地改革真正實現了中國農民數千年來得到土地的奮鬥目標,使農民真正從經濟上翻身作了主人,從而最深入、最廣泛地調動了農民羣眾的革命和建設的積極性,使農業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的解放。土地改革還確立了貧僱農在農村中的優勢地位,鞏固了工農聯盟,為引導億萬農民走上集體化道路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