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遠生

鎖定
曹遠生(1189-約1274),字南老,號聖庵,宋嘉定進士,誥授朝奉大夫。北宋名將曹彬之晜孫,北宋將領曹琮之來孫,同州觀察使曹佺之玄孫,宋理宗時期朝散大夫曹寧之孫,由浙入閩,嘉定十三年(1220)赴任福建上杭縣尹,紹定年間(1228-1234)任泉州府惠安縣尹,寶佑年間(1253-1259)升任汀州牧。其父曹德堅(曹椿),武節郎,隨子遠生輔政汀州。鹹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卒於署。
本    名
曹遠生
南老
聖庵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出生日期
1189年
逝世日期
約1274
主要成就
汀州牧 曹姓入閩西始祖

曹遠生人物生平

曹遠生(1189-約1274),字南老,號聖庵,宋嘉定進士,誥授朝奉大夫,由浙入閩,嘉定十三年(1220)任上杭縣尹,紹定年間(1228-1234)任泉州府惠安縣尹,寶佑年間(1253-1259)升任汀州牧。其父曹德堅(曹椿),武節郎,隨子遠生輔政汀州。妣馬妙安娘,生大郎。遠生卒,妣馬氏與子扶柩回浙,途經寧化會同裏(今稱曹坊)吳家窠,大雪阻路,只好在吳家窠安葬,子大郎守墳。遠生自此成為曹姓入閩西始祖。 [1-2] 

曹遠生主要成就

曹遠生, 入閩迄今己有7百餘年曆史,繁衍子孫40餘代,蕃衍徙居內地、海內外等諸多國家及台灣地區,人口達20多萬人。開發建造了曹坊客家典型古民居村落羣建築,開闢曹坊(古稱:榆林古壩)開荒造糧田,築堤建陂(曹坊蒙公坡)為農田灌溉使用等水利工程;築建曹坊民居歷史風景點。九湖七墩三塅石,挖井開池塘造福一方。在曹坊轄區造橋、俢路、建亭惠澤百姓。重視傳承中華文化教育,創辦“德雲書院”是寧化早期教育的傳播者,為寧化曹坊造就了歷史上的曹姓後裔“進士”20多名,現宗祠尚保存着“進士” 葆匾。曹遠生更為重禮重孝,教育子孫傳承中華民族美德,弘掦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優良傳統,在曹坊建有“孝子” 牌坊、和“貞節” 牌坊。以“孝”“ 節” 實例典範族人及鄉鄰,進一步激勵來人尊老愛幼守節度,愛家愛國的情感。

曹遠生後世子孫

一世祖遠生,生大郎
二世祖大郎生六郎
三世祖 六郎生八子: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十五郎、十六郎、十七郎、滿八郎(又叫十八郎,後代為武平開基祖)。
四世祖
十一郎,子勝郎,十郎,十八郎。其中勝郎後代,分佈於寧化曹坊鄉的山下、劉坊、江西瑞金、寧都的長勝鎮鴨麻塘、固村下曹屋等地。十一郎子勝郎裔的十四世 仕温之子慶一郎法明,遷居興寧黃陂廣東興寧。
十二郎二子。長子富郎發祥福建龍巖紅坊、新嶺,長汀縣庵傑、深坑;次子貴郎守故土寧化曹坑。
十三郎分居寧化上曹田背,現查不出後代。
十四郎,分居中曹,後遷居長汀童坊巖星。
十五郎分居下曹楓樹杏裏,後有錦標公房遷龍巖紅坊與十二郎公後代雜居。
十五郎有子二十郎遷移連城半溪,其孫八郎居寨上塔坑,傳至十一代師貴(1443-1505)時移居漳州平和縣梧鄉,為梧坑始祖,其後代遷台,分曹應祿、曹文益、曹文士和曹文誨四房系。
十六郎分居寧化寧陽(曹家蕪),現查不出後代。
十七郎分居長汀金華坊曹家巷,生六子,再分長汀宣城、羊牯、官坑、南山鎮塘背、塗坊鎮元坑,連城縣宣和,上杭縣臨城官莊、才溪鎮東坑、黃竹、南陽鎮射山橋,東山縣竹下,廣東大埔茶陽烏石村。
滿八郎(十八郎),子伯一郎。由福建寧化遷長汀縣金華坊,再遷上杭縣南蛇街,後遷長汀古城南巖(即琅琊)現南埜(“埜”同“野”),到13世友旻,遷武平湘店鄉七里村開基,為七里村、店下村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