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曙猿

鎖定
曙猿是古人類學家林一璞先生從古代動物化石中發現的一種動物,是人類等高等靈長類動物的祖先,其發現意義可與北京人的發現媲美,是中國20世紀古生物學上一個極為重要的發現。
中文名
曙猿
發    現
中國科學院
首發時間
1985年

曙猿首經發現

198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人類學家林一璞先生到上黃鎮水母山地區考察時, 發現了一些個體比較小的古代動物化石。他回到北京後,把自己在水母山採石場石灰岩裂縫中發現古代哺乳動物化石一事向同所的齊陶教授作了彙報,同時向他展示了與以前在內蒙古發現的鼷鹿牙齒相類似的化石。齊陶教授憑着自己的直覺,立刻意識到這一發現的重要性。經過仔細觀察與研究,他斷定這些牙齒應是早第三紀時期動物的牙齒。 1986年初,齊陶教授親自率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們來到上黃實施野外調查發掘計劃,他發現上黃水母山石灰岩堆積有化石的裂縫共5處,這些化石全部由石灰岩所包圍。

曙猿發現經過

1985年,古人類學家林一璞在溧陽縣(現在的溧陽市)上黃鎮水母山採石場的裂隙堆積中發現了一些古老的哺乳動物化石。回到北京後,他將這些化石提供給本所的老第三紀哺乳動物專家齊陶。齊陶鑑定出其中的一些牙齒與發現於內蒙古的古鼷鹿牙齒相類似,從而判斷擁有這些牙齒的動物生活的時代應該是早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至2400萬年之間)。隨後,齊陶等研究人員又赴該地考察並發表了初步研究報告,報道了盧氏細齒獸和洛河盧氏兔等動物化石,並據此將上黃老第三紀哺乳動物的時代確定為中始新世中期的伊爾丁曼哈期-沙拉木倫早期,距今4500萬年左右。齊陶在隨後的幾年裏堅持在上黃進行野外工作,發掘出了大量的化石,並將之命名為上黃動物羣。其中,一些小巧的牙齒特別引人注意,因為它們在某些方面很象靈長類,但卻保留了許多非常原始、甚至有些象食蟲類動物的特徵。  齊陶的研究引起了美國同行的注意。從1992年開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瑪麗·道森女士(和古靈長類學家和克里斯托弗·畢爾德與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齊陶、王伴月、李傳夔、郭建崴組成了聯合研究小組,對上黃地區及相關地區開展了進一步的野外考察,對富含靈長類的上黃動物羣及相關動物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隨後的工作發現了至少4個種的高等靈長類,其中一種被命名為中華曙猿,另外三種在當時則因為材料尚不充分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  中華曙猿的化石材料僅僅是一塊帶有三顆牙齒的右下頜骨殘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齒等,但是,它的時代為45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中期,比法尤姆的高等靈長類早了將近1000萬年;它向人們暗示,高等靈長類的起源地更可能是在東方、在中國。所謂“曙猿”,意思就是“類人猿亞目黎明時的曙光”。  發源地  形成這種特殊的岩石結構的原因,是約在6500萬年前,這裏曾發生一次地下岩漿活動,但岩漿沒有拱出地面,卻把地表3億年前形成的石灰岩拱裂了,於是許多哺乳動物的骨骼因水流等自然力的作用,便在洞中堆積,到199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又邀請了美國的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專家瑪莉.道森和克里斯托弗.畢爾德等人前來上黃與我國科技工作者聯合進行考察。從1986年開始,在齊陶教授的親自指揮下,經過近10年的艱苦發掘,終於在上黃髮現了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高級靈長類動物的 共同祖先一一中華曙猿;同時也發現,上黃就是中華曙猿的發源地。上黃髮現的中華曙猿化石是一塊下頜骨,下頜骨的一側還有兩顆門齒;專家們分析,這是高級靈長類動物的重要特徵。

曙猿社會評價

1994年,齊陶教授和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里斯托弗.畢爾德、瑪莉.道森將這一發現寫成《華南中始新世裂隙堆積中之新的靈長類動物羣》一文,並在權威性的英國《科學》雜誌上發表,在世界上引起轟動。在上黃髮掘出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中華曙猿及其共生的上黃動物羣化石分屬63種哺乳動物,它們均生活在45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在這一重大發現之前,世界上高級靈長類動物僅在埃及用阿爾及利亞有發現:因此,學術界一直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高級靈長類動物源於距今3600萬年的北非。上黃的中華曙猿要比北非早800萬到1000萬年,因此,中華曙猿是世界上已知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中最早的,它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高級靈怪類動物的共同祖先:靈長類動物的發源地在中國的溧陽,不在北非。上黃的發現引起中外專家的極大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周口店中國猿人的發掘者之一賈蘭坡教授説:“上黃動物羣,特別是高級靈長類祖先的發現,其意義可與北京人的發現媲美。這是我國20世紀古生物學上又一極為重要的發現。”

曙猿社會影響

曙猿人猿出現時間

在中華曙猿化石發現以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化石發現於北非法尤姆地區,生活年代距今約3500萬年;同時,由於現在公認的最早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起源於非洲,西方學者普遍認為現代人起源地也是在非洲。曙猿的發現,首先説明了曙猿是類人猿起源的可能,其次也把類人猿出現時間向前推進1000萬年。1994年,中、美、加三國科學家聯合提出了“人類起源在中國”的論斷,得到不少世界知名科學家的認同。但是,不少學者在當時就指出,中華曙猿的出現只是孤證,而且作為低等靈長類,因為中華曙猿相比較非洲的那些早期高等靈長類表現出了許多的原始特徵,對此,這些學者認為高級靈長類不可能由中華曙猿進化而來,自然也就談不上中華曙猿是人類的祖先。 [1] 

曙猿新的世紀曙猿

但是不久,中華曙猿作為迄今所知的最早高等靈長類的地位就被世紀曙猿進一步證明了 [2]  。1996年,在山西垣曲小浪底工程熱火朝天進行的時候,一支中美科考團在搶救性挖掘現場發現了世紀曙猿,世紀曙猿比中華曙猿略大,生活在距今大約40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最晚期。在一系列性狀上,它都顯示出屬於高等靈長類的特徵,顯示了與古老的始鏡猴類的相似性,從而為高等靈長類始鏡猴起源論提供了一定的證據,因此它被命名為世紀曙猿。 1999年,一個由法國科學家為主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緬甸發現了中始新世晚期的新屬種邦塘巴黑尼亞猿。邦塘巴黑尼亞猿年代與世紀曙猿年代相當,晚於中華曙猿。作為進化史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家族,曙猿發現的這三種化石記錄及其年代顯示,中華曙猿不僅確實是目前所知道的類人猿亞目的最早代表,而且在它出現後不久,曙猿科就可能發生了在東亞地區的散佈,以及從東亞向東南亞地區的散佈。

曙猿社會意義

類人猿亞目的最早代表1999年10月,一個由法國科學家為主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的《Science》雜誌上報道了他們發現於緬甸中始新世晚期邦塘哺乳動物羣的類人猿亞目曙猿科的一個新屬種邦塘巴黑尼亞猿(Jaeger et al.,1999)。邦塘哺乳動物羣的年代與產世紀曙猿的那讀期山西垣曲寨裏哺乳動物羣相當,晚於產中華曙猿的伊爾丁曼哈期-沙拉木倫早期江蘇溧陽上黃哺乳動物羣和產世紀曙猿相似種的沙拉木倫期山西垣曲上河哺乳動物羣。作為進化史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家族,曙猿科迄今為止的這兩屬三種化石記錄及其年代顯示,中華曙猿不僅確實是目前所知道的類人猿亞目的最早代表,而且在它出現後不久,曙猿科在沙拉木倫期到那讀期就可能發生了在東亞地區的散佈以及從東亞向東南亞地區的散佈。這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曙猿與非洲的早期高等靈長類的關係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高等靈長類起源就在緬甸的邦塘巴黑尼亞猿在關於早期高等靈長類起源問題上又掀高潮的時候,中美科學家在2000年3月16日出版的英國的《Nature》雜誌上又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報道了近年來從江蘇溧陽和山西垣曲發現的化石當中挑出來的中華曙猿和世紀曙猿的部分身體骨骼——腳踝骨的化石,這些化石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獼猴類、猿類以及人類的共同祖先演化的早期狀態,表明曙猿是一個十分原始的高等靈長類家系的成員,這個家系延續到今天的成員包括獼猴類、猿類和人類(Gebo et al.,2000)。高級靈長類源於亞洲現生的靈長類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適應環境——常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的樹幹上和樹枝上。不少低等靈長類改善了它們跳躍和攀爬垂直樹幹的能力,而獼猴類則趨向於在樹枝的端部用四隻腳行走。新發現的曙猿踝骨表明,它們已經像現生的獼猴類一樣更喜歡在樹枝端部用四足行走了。中華曙猿的發現涉及到高級靈長類起源的生物地理中心問題,非洲始新世高級靈長類的發現強調它們的古老性,導致有人推測高級靈長類可能起源於非洲大陸,而上黃的中華曙猿的原始特徵和久遠年代至少也可説亞洲的東南部也是一個早期高級靈長類演化的重要舞台,在沒有進一步的古生物證據之前,高級靈長類起源於亞洲而不是非洲的可能性是不能被否認的。

曙猿曙猿復原圖

2017年4月,中國科學家研究完成的曙猿復原圖:一隻體型大的曙猿揹着一隻幼猿,攀爬在樹幹上,雙目圓瞪,盯着迎面的一隻螳螂,抬起左爪,露出尖鋭的犬牙,氣氛緊張。而它背上的幼猿,似孩子依偎母親懷抱的姿態,俯身緊貼大猿。幼猿面朝觀眾,眼神温柔友善,嘴角微翹,似帶笑意,温馨無比。整幅畫面背景為白色,簡潔自然,細節的體現,讓畫面更顯栩栩如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