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暴風雪

(普希金著短篇小説)

鎖定
《暴風雪》是俄羅斯作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於1830年10月20日的短篇小説,收錄在《別爾金小説集》裏。
《暴風雪》中弗拉基米爾、瑪利亞二人兩情相悦的愛情遭到瑪利亞父母的強烈反對,為擺脱家長的阻礙兩人決定偷偷離開。私奔的當夜,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打亂了兩人原本的計劃,導致其愛情走向悲劇。 [7]  小説《暴風雪》裏面的時間和空間概念貫穿於整個作品,使得主人公的活動合乎事件的發展。 [8] 
作品名稱
暴風雪
外文名
Метель
作品別名
大風雪
作    者
【俄】普希金
作品出處
《別爾金小説集》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説
首版時間
1831年10月
字    數
約6000

暴風雪內容簡介

涅納拉得莊上的富人加夫里拉·加夫裏洛維奇一家原本平靜而幸福地生活着。他有一個漂亮而又富於幻想的十七歲女兒瑪麗亞·加夫裏洛芙娜。瑪麗亞身邊總是有很多追求者,可是偏偏她就愛上了一個貧窮的陸軍准尉弗拉基米爾。這段感情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女方家長的反對,他們決定私奔去結婚。
那天夜裏,忽然暴風雪大作。弗拉基米爾因為大雪而迷路,到達教堂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而此時,他早已找不到女主人公瑪麗亞的身影。傷心之下,弗拉基米爾決定重新去部隊,不久後戰死沙場。瑪麗亞忍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和母親離開了家鄉,遷到了另一個村子。
在新的村子裏,瑪麗亞愛上了年輕軍官布爾明。布爾明雖然也喜歡瑪麗亞,然而卻只能對她保持距離。他給好奇的瑪麗亞講了一個很奇特的故事。他説自己在一個暴風雪的夜晚迷了路,結果不知怎麼的就被叫進一個教堂參加了一場婚禮。直到婚禮即將結束,新郎新娘要接吻的時候,新娘才驚覺新郎不是本人。而此時,布爾明已經把那個女子深深地印在心上了,此後不管何時,他始終對那個女子念念不忘,雖然他連那個女子的樣貌都記得不是很清楚。結局是,瑪麗亞告訴布爾明,自己就是那個女子,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1] 

暴風雪創作背景

19世紀初,歐洲國家捷足先登進入資本主義,而俄國反動落後的封建專制農奴制仍盤踞在歷史舞台上。1812年反拿破崙侵略的戰爭和1825年的十二月黨人起義給普希金的創作注入了自由思想和人民精神的“基因”。《別爾金小説集》正是圍繞着“俄國社會政治制度必須根本改革”的母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社會間題,概括地揭示了社會的本質,傳達了俄羅斯人民的“公意”——徹底推翻沙皇統治的正義呼聲。 [2]  《暴風雪》是《別爾金小説集》的第二篇作品。

暴風雪人物介紹

瑪麗亞
瑪麗亞多愁善感,矯揉造作,她的言談舉止,乃至穿着打扮,都摹仿法國感傷小説中的女主人公;那些海誓山盟,約會情書,也表現出這位小姐的淺薄、做作。普希金在小説中自始至終用善意嘲笑的筆調描寫瑪麗亞,通過這個形象諷刺了當時流行的感傷——浪漫主義文學,嘲笑那些極力摹仿此類作品中主人公行事的幼稚可笑的年青人。 [3] 

暴風雪作品鑑賞

暴風雪主題思想

《暴風雪》揭示了作為一名普通的俄羅斯民眾在俄法戰爭時期緊張、迷惘的精神狀態。1811年末,當戰爭的緊張的氣氛像暴風雪一樣籠罩在俄國這片土地上,國家官方掀起了愛國主義的熱潮,民眾的自我意識被主流意識所裹挾。“所有的東西都消失在白茫茫的混沌之中,只能看見無數雪花在空中狂舞,天地混為一體。”風雪切斷了正常的時空界限,讓正行進的旅途受到阻礙,行進者跌入斷裂的、封閉的空間裏。戰時的熱情淹沒了一切,遮住了俄國社會農奴制所引發的尖鋭的階級衝突。
戰爭勝利後,愛國意識被現實打回原形,民族精神再一次成為普希金在內的文人思考的重要問題。人們在不斷的回憶、思索過去的行進的軌跡,努力在以往的歷史之中找到一種借鑑,來搭建現在的精神世界。暴風雪中的弗拉基米爾小心翼翼地、緩慢地探索前行的道路,雪橇不斷的翻倒,他就不斷的停下來把它扶正。這背後其實就是精神世界建構、不斷地尋求自我的過程。民族性就是在這一次、一次的反思、修正中努力、掙扎地走出自我迷失的狀態。
命運不是完全冰冷殘酷的,它在絕望之處給人以新的希望。瑪利亞極力渴求愛情,卻失去了愛人,失去弗拉基米爾的痛苦讓她久久不能釋懷,每天依靠着回憶度日。命運讓追求愛情的心備受折磨,但是也讓這渴望愛情的心守得雲開見月明。布爾明戰後迴歸,代替弗拉基米爾給了瑪利亞聖潔的愛情。普希金藉助暴風雪這種神秘力量化解現實世界的苦難,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尋找一種特殊的解決途徑,從而使人得到強有力的精神慰藉。 [7] 

暴風雪藝術特色

多重突轉使情節更為曲折,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譬如一對情人本計劃在夜晚分頭趕到鄰村的教堂舉行婚禮。計劃原本週密無失,可是當天晚上的暴風雪卻出人意料。青年軍官獨自騎着馬車剛出來就什麼也看不見,原來熟悉的道路都被封住了,他迷失了方向而走錯了路。等到他終於趕到時,教堂早已人去樓空。情節遂突轉自下,真是好事多磨,人們不得不牽掛這對戀人,迫切想知道最後結局。而瑪麗亞在教堂因久等未果而急得暈倒了,恰好這時另外一位過路的青年軍官被焦急等待的其他人誤認為是新郎而拉來成婚。瑪麗亞在昏迷中與之舉行婚禮,自到甦醒後才發現錯誤,假新郎隨之匆匆離去,不知所蹤,而真新郎遲遲未到,婚事自然泡湯。
瑪麗亞當夜悄悄回到家中沒告訴任何人,父母對此事則一無所知。這個暴風幽之夜使故事充滿着山喜轉憂的悲劇性突變。而經此打擊,弗拉基米爾心灰意冷地回到部隊,不久在戰場上為國捐軀。後來,瑪麗亞遇到騎兵上校布爾明,倆人相互愛慕,可他卻遲遲小肯求婚,原來他已經結過婚要秉承誓言,但因為年輕時的荒唐事卻不知道“妻子”是誰。情節又一次轉折自至真相大自,真是機緣巧合,天意弄人,原來布爾明就是那個惡作劇將錯就錯參加婚禮的荒唐軍官,原來兩人早已合法結婚,皆大歡喜。 [4] 
《暴風雪》主要是寫瑪麗亞的兩次愛情故事,作品對這兩次愛情的結構安排,第一次放在戰爭爆發初,第二次放在戰爭結束後。這種跳躍式結構方式,是十分考究的。它恰好地表現了愛情與戰爭的主題,目的在揭示侵略戰爭是破壞愛情、毀滅人民幸福的禍根,正義戰爭、反侵略戰爭帶給人民以歡樂和幸福。這裏,小説主人公在戰爭中所經歷的痛苦與歡樂,實際上就是反拿破崙戰爭時期俄國人民的痛苦遭遇與歡樂生活的一種高度概括與濃縮。普希金正是這樣高度典型化,因而能在很深的程度上真實地反映出一定歷史時期的面貌。
《暴風雪》寫瑪麗亞第一次愛情追求所處的環境十分惡劣,阻力也十分強大。寫父母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阻撓是實寫,而侵略戰爭的侵襲破壞則以自然界的大風雪做暗示,既是虛寫也是象徵。 [5] 

暴風雪作者簡介

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1799-1837),俄國詩人。生於莫斯科。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他使俄羅斯文學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進入了世界文學的先進行列。主要作品有長詩《葉普蓋尼·奧涅金》等。 [6] 
參考資料
  • 1.    燕君編譯,感動你一輩子的經典小説大全集 超值金版[M],新世界出版社,2013.03,第293-294頁
  • 2.    陳魯春.《別爾金小説集》的藝術風格[J].外國文學研究.1986年01期
  • 3.    汪涓.論普希金的《別爾金小説集》[J].國外文學.1987年03期
  • 4.    韓斌育.《別爾金小説集》的“突轉”藝術與悲劇意藴[J].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 5.    鄧雙琴.《別爾金小説集》思想藝術特色初探[J].四川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 6.    普希金  .易文網[引用日期2014-12-21]
  • 7.    劉娜. 《暴風雪》中暴風雪的主題意藴[J]. 北方文學, 2019, (36):102-103.
  • 8.    李雪. 普希金小説《暴風雪》裏的空間和時間概念[J]. 民間故事, 202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