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暉福寺碑

鎖定
暉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刻,楷書,24行,每行44字,高294釐米,寬90釐米,額下有穿,下部作束腰形,碑陰刻有許多少數民族的姓氏,是研究民族史的重要資料。此為中國名碑之一。原存陝西澄城縣,碑石原在陝西澄城縣,當地人禁拓,故傳本很少。現藏西安碑林。
中文名
暉福寺碑
創作時間
北魏太和十二年
類    別
楷書
規    格
高294釐米,寬90釐米
暉福寺碑 暉福寺碑
篆額為“大代宕昌公暉福寺碑”。此碑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北魏早期作品,用筆方峻而端整,鋒芒畢露,與《張猛龍碑》風格極似。
北魏時期是書法藝術史上蓬勃發展的階段,在整個南北朝時期,北方中原地區書法以北魏碑刻為代表,因此“魏碑”、“北碑”成為北朝書法的代名詞。北朝各政權都是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人民性格樸質豪放,倡導尚武精神,同時又積極吸收漢族文化。在書法藝術上則表現出雄峻堅實的藝術風格。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言其十個特點:“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宕昌公暉福寺碑》是北魏書法佳品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書法整篇宏整遒麗,下筆鋒芒內斂,線條凝鍊,結體氣勢豪放。用筆方圓兼備,以圓為主。與同時代北魏碑刻作品相比,風格接近於稍晚於它的永平四年(511)的《鄭文公碑》。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將這兩通碑同列為“妙上品”,並評價説:“《宕昌公暉福寺碑》書法高簡,為豐厚茂密之宗,隸楷之極則。”
暉福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