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晶閃蝶

鎖定
晶閃蝶是一種鱗翅目,蛺蝶科,閃蝶屬的一種蝴蝶。色彩鮮豔,花紋相當複雜。前足相當退化,短小無爪。前翅R脈5條,常共柄。晶閃蝶和其他鱗翅目昆蟲一樣,也是完全變態。生活史包括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期。它們的卵呈半球形,幼蟲具有明顯的彩色“毛叢”,且通常有一個尾叉,類似眼蝶的幼蟲。幼蟲一般羣集生活,取食各種攀緣植物,特別是豆科植物,一般幼蟲以雙子葉植物的葉子為食,若遇到危險,它會從體內的腺體發出刺激性氣味,驅走捕食者。
中文學名
晶閃蝶
拉丁學名
Morpho godarti (Guérin-Méneville, 1844)
別    稱
晶白閃蝶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Lepidoptera
亞    目
錘角亞目 Rhopalocera
蛺蝶科 Nymphalidae
亞    科
閃蝶亞科 Morphinae
閃蝶族 Morphini
閃蝶屬 Morpho
晶閃蝶
分佈區域
秘魯、玻利維亞

晶閃蝶外形特徵

卵呈多種形狀,如半圓球形、饅頭形、香瓜形或缽形。幼蟲頭上常有突起,體節上有枝刺,腹足趾鈎1至3序中列式。蛹為垂蛹。雄閃蝶的翅上有絢麗的金屬般光澤,這與其翅膀上有各種形狀的鱗片有關,閃蝶的鱗片結構複雜,細微結構是由多層立體的柵欄構成,類似於百葉窗,只是其結構遠比百葉窗複雜。當光線照射到翅上時,會產生折射、反射和繞射等物理現象。於是閃蝶翅上的複雜結構在光學作用下產生了彩虹般的絢麗色彩。當一羣閃蝶在雨林中飛舞時,便閃耀出藍色、綠色、紫色的金屬光澤。翅的底面具有成列的眼狀斑紋。
學名來自希臘詞“Morph”,為美神維納斯的稱號。意味着美麗、美觀。這對於晶閃蝶這個小科來説,是再合適不過了。在任何博物館或蝴蝶展覽廳裏,大多數閃蝶那迷人的藍顏色都會首先吸引住觀眾的目光。只分布在南美洲。最小的閃蝶翅展只有75毫米,最大的則超過200毫米,其碩大的翅膀使它們能夠快速地在天空翔。並非所有的閃蝶都具金屬般的藍色光澤,而有的只限於雄蝶,所有種類,不論是藍色的、綠白色的,還有褐色的,在翅的反面或多或少都成列的眼斑。閃蝶的卵為半球形。幼蟲具顯眼的彩色“毛叢”,且經常有一個尾叉,類以眼蝶科的幼蟲。幼蟲一般集羣生活。取食各中攀緣植物,特別是豆科植物。蛹的頭部和翅且有各種突起 [1] 
晶閃蝶(晶白閃蝶)
晶閃蝶(晶白閃蝶)(3張)

晶閃蝶生活習性

它們的卵呈半球形,幼蟲具有明顯的彩色“毛叢”,且通常有一個尾叉,類似眼蝶的幼蟲。幼蟲一般羣集生活,取食各種攀緣植物,特別是豆科植物,一般幼蟲以雙子葉植物的葉子為食,若遇到危險,它會從體內的腺體發出刺激性氣味,驅走捕食者。蛹的頭部和翅上有各種突起,屬於帶蛹。寄主多為堇菜科忍冬科楊柳科桑科榆科麻類大戟科茜草科等。

晶閃蝶分佈範圍

分佈於秘魯玻利維亞

晶閃蝶生存

依靠特定的植物才能生存。由於林中有非常豐富的植物,這神適應方式使的生存和物種形成戰為可能。蟲物的食物有限,僅吃幾種植物。成年蟲特別是吃花和果子的種類,食物種類也狠有限某些朝專一性地吃豆科植物,另外的一些吃棕樹,還有一些則吃青孤有些依花恰箱物授粉。面另外一些則吃果於的植物散播種子,或者把該種子留給吃種子的動物和鳥類 [2] 
參考資料
  • 1.    李湘濤編,蝴蝶,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6,第48頁
  • 2.    (美)彼得·佈雷蔡蒂斯,(美)默納·渡邊等編著;盧孝曾譯,生存之戰 動物的自然棲息地,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第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