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林寺

鎖定
《景林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家楊炫之所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景林寺》
作    者
楊衒之
創作年代
魏晉南北朝
出    處
洛陽伽藍記
作品體裁
散文

景林寺作品原文

景林寺,在開陽門內御道東。講股疊起,房廡連屬,丹檻炫日,繡桷迎風,實為勝地。
寺西有園,多饒奇果,春鳥秋蟬,鳴聲相續。中有禪房一所,內置只精舍,形制雖小,巧構難加。禪閣虛靜,隱室凝邃。嘉樹夾牖,芳杜匝增,雖雲朝市,想同巖谷。靜行之僧,繩坐其內,餐風服道,結跏數息。
有石銘一所,國子博士盧白頭為其文。白頭,一字景裕,范陽人也。性愛恬靜,丘園放敖。學極六經,説通百氏。普泰初,起家為國子博士。雖在朱門,以往述為事。注《周易》,行之於世也。 [1] 

景林寺作者簡介

楊炫之(學界尚有陽炫之、羊炫之等説法,尚待爭議),關於他的具體生卒年,尚未有統一説法。元魏北平(河北滿城)人。曾任奉朝請期城郡守、撫軍府司馬、秘書監
於547年(東魏武定五年)經北魏舊都洛陽,時在喪亂之後,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佛寺,已大半被毀,因作《洛陽伽藍記》,記述佛寺園林的盛衰興廢,兼及北魏都洛陽期間政治及民俗等多方面情況,於當時豪門貴族、僧侶地主的豪奢極欲淫佚,寓有評譏之意。文筆穠麗秀逸,駢中有散,頗具特色,而且具有史料價值。伽藍:即梵文“僧伽藍”略語。佛寺的意思。北魏的統治者好佛寺,王侯貴族,豪強競相營造佛寺,一則為奉迎帝王世家,二則也是昭顯自己的富貴。作者激烈反對佛教,深感洛陽的盛衰,作此文以展示自己的排佛之意。 [2] 
參考資料
  • 1.    何香久主編.中國曆代名家散文大系·魏晉南北朝卷:人民日報出版社,1999.9:第1121頁
  • 2.    本書編委會編.魏晉南北朝文觀止:學林出版社,2015.09:第2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