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東彝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鎖定
景東彝族自治縣第一中學位於雲南省景東縣城西北郊的古衞城遺址內,是一所全日制中學,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
中文名
景東彝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所屬地區
雲南省景東縣城西北郊的古衞城遺址內
環    境
優美
設    施
齊全
景東一中
地理位置:  景東彝族自治縣第一中學位於雲南省景東縣城西北郊的古衞城遺址內,背靠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御筆山公園,整個校園環境優美,齊全設施。
學校歷史
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德育為育、教學為主、素質為本”的辦學指導思想,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做到教有特點,生有所長,校有特色。現已基本形成了“團結文明、勤奮進取”的校風,“嚴謹、務實、創新、高效”的教風和“虛心、主動、勤奮、善思”的學風,具備良好的育人環境。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醒幅員遼闊的神州大地,經濟騰飛的浪潮激盪歷史悠久的中華古國。1978年,艱難的起點,光輝的起點;2008年,豐碩的成果,輝煌的業績。30年來,經濟的振興促進了綜合國力空前提高,同時也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30年來,改革開放的巨浪,使被譽為 “中國黑冠長臂猿之鄉”的銀生古城景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0年來,景東教育事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碩果累累,全縣基本形成了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幼兒教育、民族教育協調發展的縣級教育體系,奠定了教育大縣、高考大縣的地位,贏得了“人才之鄉”的美譽。而景東一中作為景東教育的窗口和龍頭,在時代的鼓點聲中,以艱苦創業的拼搏精神,鑄就了輝煌成績,像一顆璀璨新星,冉冉升上了滇西南教育的天空。
景東一中具有84年的悠久辦學歷史,創建於1924年10月10日,最初為縣立初級中學, 1938年改為省立初等中學,1949年11月23日景東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景東縣立中學,更名為景東第一中學;1951年由初等中學升為完全中學;1993年被評定為雲南省二級一等完全中學;2001年6月光榮晉升為雲南省一級三等完全中學,躋身於全省百所名校之列。
改革開放初期,景東一中僅有20—25個教學班,1000餘名學生和一些低矮的小平房作為教室和宿舍,教學設備簡陋。改革開放30年來,景東一中擴大了辦學規模,改善了辦學條件,配備了先進齊全教學設備。如今,景東一中佔地面積達156畝,校舍建築面積17695平方米。一棟棟高樓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綜合樓、教學樓、實驗樓、師生住宿樓,恢弘壯觀;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圖書室、閲覽室、醫務室、音樂室、美術室、展覽室、會議室,樣樣俱全;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室,設施齊備。2007年10月,學校投資安裝了100mps的校園網,方便教師獲取外地的先進教育教學信息,使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初步接軌。學校新的餐廳和超市也正在建設中。
如今走進景東一中的校園,到處綠樹成蔭,綠草成片,鬱鬱葱葱,生機盎然,整個建築羣在綠樹紅花的映襯下,顯得和諧而典雅,為學生創造了花園式的讀書場所。154名教職員工中,有高級教師50名、中學一級教師48名;113名任課教師成為38個高中教學班2499名學生的良師益友。
景東一中改革開放30年大事記1978年1月,工宣隊撤離學校。
7月,參加高考恢復後的首次全國統一考試。205人蔘加高考,上線10人,錄取81人,升學率為39.51%。
9月,附辦中師班1班,招生56人,學制為2年。
副校長為李堅(到1979年7月)和李忠林(到1980年7月)。
12月,撤消“紅衞兵”組織,恢復“中國少年先鋒隊”組織。1979年7月,208人蔘加高考,上線5人,錄取75人,升學率為36.06%。
同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思茅地區少年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中長跑第二名”。1980年2月,在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該校運動員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同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思茅地區少年田徑運動會,獲得“高中組第一名”、“初中組第二名”。
7月,269人蔘加高考,上線17人,錄取116人,升學率為43.12%。
同月,吳楚被任命為校長,直到1982年2月。許儒植被任命為副校長,直到1982年。張白被任命為副校長,直到1983年7月。
9月,在校生共1025人,其中高中8個班442人,初中10個班527人,附辦中師班2班,招生56人,學制為2年。教職工70人,其中專任教師45人。
同月,投資12.5萬元,建成磚混四層1456平方米、14個教室的教學樓1棟,這是當時景東教育系統第一棟磚混樓。  本學年度校舍建築面積7560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積3266平方米。1981年1月25日至30日,在縣城舉行的“景東縣第二屆中學生籃球運動會”中,景東一中男女籃球隊、男女排球隊分別獲得縣屬中學組男女籃球團體第一名和男女排球團體第一名。
7月,240人蔘加高考,上線16人,錄取112人,升學率為46.67%。
9月,解正東被任命為副校長,直到1990年8月。
同月,由每年招生6個高中班減為4個高中班。
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思茅地區第二屆少年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1982年1月17日至20日,在本校舉行的“景東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景東一中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思茅地區中學生籃球運動會,獲得“男籃第三名”。
7月,290人蔘加高考,上線21人,錄取113人,升學率為38.97%。
9月,有學生978人,其中高中8個班391人,初中12班587人。教職工78人,其中專任教師49人。1983年1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並獲得“精神文明獎”。
2月1日至6日,在縣城舉行的“景東縣第三屆中學生籃球運動會”中,景東一中男女籃球隊分別獲得縣屬中學組男子籃球團體第一名和女子籃球團體第二名。
4月,省體委和省教育廳確定學校為田徑項目重點業餘訓練學校。
7月,324人蔘加高考,上線26人,錄取130人,升學率為40.12%。
10月,有學生1097人,其中高中511人,初中586人。教職工85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1984年6月,王傑被任命為校長,直到1987年8月。王和欽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直到1997年1月。林維正被任命為副校長,直到1987年7月調走時止。
7月,142人蔘加高考,上線8人,錄取73人,升學率為49.32%。
建成磚混結構3樓1底教學樓1棟。
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排球運動會,獲得“男子第一名”。
本年,思茅地區召開教育先進代表會,景東一中被評為先進集體。1985年1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五名”。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足球運動會,獲得“男子第五名”。
7月,185人蔘加高考,上線35人,錄取147人,升學率為79.46%。
9月,投資25萬元建成1900平方米、16個教室的鋼混教學樓1棟。1986年7月,183人蔘加高考,上線23人,錄取109人,升學率為59.56%。
同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八名”。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教職工“教育杯”籃球運動會,獲得“男子第四名”、“女子第六名”。
12月30日至1987年1月2日,在縣城舉行的景東彝族自治縣中學生排球運動會中,景東一中男女排球隊分別獲得縣屬中學組第一名。1987年1月9日至22日,在本校舉行的景東彝族自治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該校男女田徑運動隊獲得較好成績。
2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
7月,255人蔘加高考,上線36人,錄取116人,升學率為45.49%。
同月,李榮昌被任命為校長,直到1990年7月。1988年1月24日至30日,在縣城舉行的“景東彝族自治縣中學生籃球運動會”中,景東一中男女籃球隊分別獲得縣屬中學組第一名。
7月,293人蔘加高考,上線22人,錄取90人,升學率為30.72%。
同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少年籃球運動會,獲得“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三名”。我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足球運動會,獲得“男子第三名”。1989年7月,293人蔘加高考,上線24人,錄取150人,升學率為51.19%。
同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五名”。
9月,投資42.5萬元建成25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2棟,是當時景東縣學校中最好的宿舍樓。
同年,解正東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學地理特級教師稱號。1990年7月,206人蔘加高考,上線9人,錄取83人,升學率為40.29%。
同月,陳星志被任命為校長,直到1997年1月。1991年7月,188人蔘加高考,硬上線27人,加分上線5人,合計上線32人,錄取102人,升學率為54.26%。
同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五名”。1992年1月20日至25日,全縣首屆“紅燭杯”教職工籃球運動會在縣城舉行,該校男女籃球隊獲得較好成績。
7月,211人蔘加高考,硬上線21人,加分上線4人,合計上線25人,錄取118人,升學率為55.92%。1993年7月,237人蔘加高考,硬上線31人,加分上線6人,合計上線37人,錄取126人,升學率為53.16%。
同月,劉家信被任命為副校長,直到1995年7月調走時止。
同月,羅忠華被任命為副校長,直到1997年1月被任命為校長時止。
晉升為二級一等完全中學。
同年,陳星志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學特級教師稱號。1994年1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少年籃球運動會,分別獲得男女隊第八名。
7月,263人蔘加高考,硬上線40人,加分上線4人,合計上線44人,錄取186人,升學率為70.72%。
本年度被評為地區教學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縣教學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縣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及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1995年5月15日至19日,全縣第二屆“紅燭杯”教職工籃球運動會在縣城舉行,該校男女籃球隊分別獲得男女籃球團體冠軍。
7月,246人蔘加高考,硬上線21人,加分上線6人,合計上線27人,錄取146人,升學率為59.35%。其中盧麾同學入學時413分,高考以596分的成績獲得全區理科總分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80人蔘加中考,升學64人,升學率為85.6%,為全縣第一名。
本年度被評為縣教學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縣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及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1996年5月,趙和雲被任命為副校長,直到2002年10月止。  7月,231人蔘加高考,硬上線32人,加分上線8人,合計上線40人,錄取196人,升學率為84.85%。117人蔘加中考,升學96人,升學率為86.1%,為全縣第一名。  同月,該校運動員代表景東縣參加地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取得兩銀五銅的成績。  本年度被評為地區教學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縣教學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縣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及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1997年1月,羅忠華被任命為校長兼支部書記(支部書記的任命到2002年7月止)。  同月,蘇有洪被任命為專職副書記。  同月,趙康被任命為副校長。  同月,景東一中被評為地區級“文明學校”。  4月13日,成立教職工代表大會(教代會),並舉行景東一中首屆教代會一次會議。  同月,購置6.8萬元的印刷一體機1套。  5月,投資8.6萬元改造教師宿舍6棟,修繕了教學樓。  7月,投資2.5萬元,改造了學生用水設施。  同月,265人蔘加高考,硬上線50人,加分上線7人,合計上線57人,錄取220人,升學率為83.02%。其中解文斌同學入學時437分,高考以586分的成績獲得全區理科總分第一名。101人蔘加中考,升學84人,升學率為86.5%,為全縣第二名。  8月,建蓋教師宿舍2棟,到1998年底完工。  12月,投資21萬元,安裝了2套120座的語音設備。  同月,投資2.1萬元,購置電教放像設備1套。  本年度被團中央工委授予“全國少先隊先進大隊”,被評為“地區級文明學校”、縣教學目標管理優秀單位及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1998年1月,被評為地區級“文明單位”。  3月,投資13.6萬元,建蓋洗澡室,至8月完工。  4月18日,舉行景東一中首屆教代會二次會議。 7月,386人蔘加高考,硬上線55人,加分上線6人,合計上線61人,錄取204人,升學率為52.85%。109人蔘加中考,升學95人,升學率為87.1%,為全縣第二名。  同月,投資39萬元,擴建運動場。  9月,景東一中有高中3個年級,19個教學班,960名學生;初中3個年級,13個教學班,632名學生。全校共有1592名學生(其中住膳生973人)。全校共有教職工132人,其中專任教師92人(含學校領導兼課),教師中大學本科學歷47人,佔50%。有特級教師2人(其中1人已退休),高級教師17人(其中6人已退休),一級教師55人。  同月,投資149萬元,拆除陳舊危險的老教學樓1棟,在原址上新建教學樓1棟,16個教室,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  10月,投資27萬元,購置586計算機45台,安裝一個多媒體教室。  同月,投資6.9萬元,建蓋學生宿舍(平房)2棟,到12月完工。  11月,投資1.2萬元,購置教學用鋼琴1台。  11月14日至22日,全縣第三屆“教育杯”教職工籃球運動會在縣城舉行,我校男女籃球隊分別獲得較好成績。  本年度被評為縣教學目標管理優秀單位和縣級安全文明小區。
1999年  3月,投資11萬元,建蓋2座大門和2個值班室,到6月完工。  4月10日,舉行景東一中首屆教代會四次會議。  同月,投資43.6萬元,建造大小2個廁所,到10月完工。  7月,351人蔘加高考,硬上線124人,加分上線20人,合計上線144人,錄取306人,升學率為87.18%。138人蔘加中考,升學122人,升學率為88.2%,為全縣第二名。  12月26日,舉行景東一中首屆教代會五次會議。  本年度被評為省級文明學校、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0年7月,321人蔘加高考,硬上線151人,加分上線14人,合計上線165人,重點大學、一般本科大學和專科共錄取282人,這三項的錄取率為87.85%。因無法統計中專錄取人數,故無法統計最終錄取人數和四項升學率。  11月6日,舉行工會換屆選舉。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1年  2月,被雲南省教育廳評為雲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6月2日,舉行景東一中二屆教代會一次會議。  同月,以德育為辦學特色晉升為雲南省一級三等完全中學。  7月,371人蔘加高考,硬上線192人,加分上線10人,合計上線202人。重點大學、一般本科大學和專科共錄取321人,這三項的錄取率為86.52%。因無法統計中專錄取人數,故無法統計最終錄取人數和四項升學率。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2年  1月13日,舉行景東一中二屆教代會二次會議。  7月,468人蔘加高考,合計上線324人,重點大學、一般本科大學和專科共錄取411人,這三項的錄取率為87.82%。因無法統計中專錄取人數,故無法統計最終錄取人數和四項升學率。  同月,趙和雲被任命為支部書記(同年10月因病去世)。  同月,李樹萍被任命為副校長。(任期到2004年8月)  11月至12月19日全縣“文明杯”職工籃球運動會在縣城舉行,該校男女籃球隊分別獲得男子團體亞軍和女子團體亞軍。  12月19日該校文藝代表隊在全縣第四屆“教育杯”教職工籃球運動會的文藝匯演中獲得第一名。  12月20日至2003年1月,全縣第四屆“教育杯”教職工籃球運動會在縣城舉行,該校男女籃球隊分別獲得男子團體冠軍和女子團體第三名。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3年  2月27日,舉行景東一中二屆教代會三次會議。  3月,被評為省級安全校園。  6月,478人蔘加高考,硬上線345人,加分上線17人,合計上線362人。  6月27日,舉行景東一中二屆教代會四次會議。  7月——9月,投資45.6萬元,對老教學樓進行改造。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4年  1月11日,舉行景東一中二屆教代會五次會議。  4月,投資約480萬、面積5280平方米的一棟教學樓和一棟辦公樓破土動工,預計到2005年5月完工。  6月,533人蔘加高考,硬上線405人,加分上線12人,合計上線417人。其中重點106人,本科186人,專科125人。  9月,有教學班34個,學生2015人;教職工122人,專任教師92人,其中高級教師28人。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5年3月,趙康被任命為校長。  同月,蘇理宏、李卓娟被任命為副校長。李卓娟任期到2007年3月。  6月,716人蔘加高考,上線569人,其中重點103人,本科318人,專科148人。文科陳忠金同學以645分的高分被複旦大學錄取,新增籃球、排球場各一塊。  10月,榮獲“普洱市高考一等獎”。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6年1月,榮獲“雲南省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三等獎”,在全省81所一級完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中排名第19名。  2月,學校投資18萬元裝備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共10個。  6月,739人蔘加高考,上線人數595人,錄取人數為495人。  7月,高三(7)班學生董超發明的自動報警輸液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的專利證書,專利號:ZL200520022365.0。  同年,新增多媒體教室2個,計算機增加至200台。  同年,學校投資9.8萬元修建了兩幢男生宿舍之間的安全通道;投資4.5萬元修建了60立方米的學生專用水池。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7年2月,成為北京四中網校的合作學校。  3月,羅景科被任命為副校長。
6月,852人蔘加高考,上線人數668人,錄取人數為550人。何文強以668分被複旦大學臨牀醫學專業錄取。
10月,學校投資安裝了100mps的校園網。
同年,學校的所有辦公室配備了電腦;還投資16萬擴修了校園道路。
同年,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8年
3月,張明達被任命為副校長。  6月,917人蔘加高考,上線人數736人 ,一本上線數84人,在同類學校中遙遙領先。
7月,投資約313萬,面積約3600平方米的後勤服務樓破土動工,預計到明年6月完工。
9月,趙康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學數學特級教師稱號。
10月,景東一中被評為思想解放大討論先進單位。
同年,學校投資26萬餘元對校園安全隱患進行重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