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

鎖定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是教育部於2002年6月19日發佈的大綱。 [1-3] 
中文名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
外文名
The syllabus of military courses in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頒佈時間
2002年6月19日
發佈部門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修訂歷史

1994年、2002年、2007年又三次修訂、頒發了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軍訓教學實踐中,《大綱》不斷修改完善,體現了國防教育的性質、任務、目的和要求,構建了適合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特點的課程內容體系,對推動國防教育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7年修訂、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共7部分17條。 [4]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主要內容

內容主要有:
①課程性質。軍事課程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科學生的必修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適應國家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和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需要,為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保衞者服務。
②課程目標。軍事課程以國防教育為主線,以軍事理論教學為重點,通過軍事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人民解放軍訓練儲備合格後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
③課程要求。軍事課(含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列入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計劃,考試成績記入學生檔案。軍事理論課教學時數為36學時,學校在完成規定的學時之外,可開設選修課和舉辦講座。軍事技能訓練時間為2~3周,實際訓練時間不得少於14天。在組織軍事技能訓練時,要以人民解放軍的條令條例為依據,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軍事素質。
④課程內容。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中國國防、軍事思想、國際戰略環境、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軍事技能訓練內容主要包括條令條例教育與訓練、輕武器射擊、戰術、軍事地形學、綜合訓練。
⑤課程建設。規定了軍事教師的配備、培訓、聘任,軍事課教材建設與管理,教學檔案建立與管理等。
⑥課程評價。包括課程建設和課程定位評價、教師教學情況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課程評價的機構、方案與組織實施。 [4]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大綱正文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訂《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 [5] 
一、課程定位
軍事課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程。軍事課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遵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強軍目標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提升學生國防意識和軍事素養為重點,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建設國防後備力量服務。
二、課程目標
普通高等學校通過軍事課教學,讓學生了解掌握軍事基礎知識和基本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和憂患危機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提高學生綜合國防素質。
三、課程要求
軍事課納入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列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課程考核成績記入學籍檔案。
軍事課由《軍事理論》《軍事技能》兩部分組成。《軍事理論》教學時數36學時,記2學分;《軍事技能》訓練時間2—3周,實際訓練時間不得少於14天112學時,記2學分。課程內容含“必講(必訓)”內容(以“*”標識)和“選講(選訓)”內容(其他未標識者),各學校可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在確保完成“必講(必訓)”內容的基礎上,靈活選擇“選講(選訓)”內容,但必須完成總學時。
普通高等學校要嚴格按綱施教、施訓和考核,嚴禁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調減、佔用教學、訓練內容和時數。
四、課程內容
(一)《軍事理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教學時數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建議
學時
中國國防
*國防概述
國防的內涵、國防類型、國防歷史與啓示、現代國防觀
理解國防內涵和國防歷史,樹立正確的國防觀;瞭解我國國防體制、國防戰略、國防政策以及國防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熟悉國防法規、武裝力量、國防動員的主要內容,增強學生國防意識
10
*國防法規
國防法規體系、公民的國防權利與義務
*國防建設
國防體制、國防戰略、國防政策、國防成就、軍民融合
*武裝力量
中國武裝力量性質、宗旨、使命及武裝力量構成,人民軍隊的發展歷程
*國防動員
國防動員內涵、國防動員主要內容及意義
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概述
國家安全的內涵、原則、總體安全觀
正確把握和認識國家安全的內涵,理解我國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學生防間保密意識;深刻認識當前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瞭解世界主要國家軍事力量及戰略動向,增強學生憂患意識
8
*國家安全形勢
我國地緣環境基本概況、地緣安全、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新興領域的國家安全
*國際戰略形勢
國際戰略形勢現狀與發展趨勢、世界主要國家軍事力量及戰略動向
軍事思想
軍事思想概述
軍事思想的內涵、發展歷程以及地位作用
瞭解軍事思想的內涵和形成與發展歷程,瞭解外國代表性軍事思想,熟悉我國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地位作用和現實意義,理解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含義和主要內容,使學生樹立科學的戰爭觀和方法論
6
外國軍事思想
外國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特點以及代表性著作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特點以及代表性著作
*當代中國軍事思想
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
現代戰爭
戰爭概述
戰爭的內涵、特點、發展的歷程
瞭解戰爭內涵、特點、發展歷程,理解新軍事革命的內涵和發展演變,掌握機械化戰爭、信息化戰爭的形成、主要形態、特徵、代表性戰例和發展趨勢,使學生樹立打贏信息化戰爭的信心
6
*新軍事革命
新軍事革命的內涵、發展演變、主要內容
機械化戰爭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內涵、主要形態、特徵和代表性戰例
*信息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的基本內涵、主要形態、特徵、代表性戰例,戰爭形態發展趨勢
信息化裝備
信息化裝備概述
信息化裝備的內涵、分類、對現代作戰的影響以及發展趨勢
瞭解信息化裝備的內涵、分類、發展及對現代作戰的影響,熟悉世界主要國家信息化裝備的發展情況,激發學生學習高科技的積極性,為國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礎 [5] 
6
*信息化作戰平台
各國主戰飛機、坦克、軍艦等信息武器裝備發展趨勢、戰例應用
綜合電子信息系統
指揮控制系統、預警系統、導航系統等裝備電子信息系統發展趨勢、戰例應用
信息化殺傷武器
新概念、精確制導、核生化武器裝備等武器裝備發展趨勢、戰例應用
注:帶*的為必講課目,其餘為選講課目。
(二)《軍事技能》訓練內容、教學目標與教學時數
訓練內容
教學目標
建議
學時
共同條令教育
與訓練
*共同條令教育
《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教育
瞭解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大條令的主要內容,掌握隊列動作的基本要領,養成良好的軍事素養,增強組織紀律觀念,培養學生令行禁止、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的過硬作風
40—56
*分隊的隊列動作
集合、離散,整齊、報數,出列、入列,行進、停止,方向變換
現地教學
走進軍營,學唱軍營歌曲,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射擊
與戰術訓練
*輕武器射擊
輕武器性能、構造與保養,簡易射擊學理,武器操作、實彈射擊
瞭解輕武器的戰鬥性能,掌握射擊動作要領,進行體會射擊;學會單兵戰術基礎動作,瞭解戰鬥班組攻防的基本動作和戰術原則,培養學生良好的戰鬥素養(在訓練條件不滿足時,可採取模擬訓練)
20—28
*戰術
單兵戰術基礎動作、分隊戰術
防衞技能
戰時防護訓練
*格鬥基礎
格鬥常識、格鬥基本功,捕俘拳等
瞭解格鬥、防護的基本知識,熟悉衞生、救護基本要領,掌握戰場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學生安全防護能力
32—48
*戰場醫療救護
救護基本知識、個人衞生,意外傷的救護、心肺復甦,戰場自救互救
*核生化防護
防護基本知識和技能,防護裝備使用
戰備基礎與
應用訓練
*戰備規定
戰備規定主要內容、要求
瞭解戰備規定、緊急集合、徒步行軍、野外生存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項,學會識圖用圖、電磁頻譜監測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判斷和應急處置能力,全面提升綜合軍事素質 [5] 
20—36
*緊急集合
緊急集合要領、緊急集合訓練
*行軍拉練
行軍拉練基本要領、方法,徒步行軍實踐,宿營
野外生存
識別和採集野生食物,尋找水源和鑑別水質,野炊
識圖用圖
地形圖基本知識、地圖使用訓練
電磁頻譜監測
電磁頻譜監測基本知識、方法訓練
注:帶*的為必訓課目,其餘為選訓課目;訓練日按每天8學時計算。
五、教師發展
軍事課教師是完成軍事課教學目標的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學校應當按照教學時數和授課學生數量配備相應數量的軍事課教師。軍隊應完善派遣軍官制度,按計劃派出承訓力量,軍地雙方共同完成軍事課教學任務。
軍事課教師必須在政治上從嚴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質、軍事素質和業務能力,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和學術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開創軍事課教學科研工作新局面。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軍事部門和普通高等學校應當有計劃地安排軍事課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和培訓,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及學歷、學位層次,適應現代高等教育和軍事課教學科研需要。
六、教材建設
建立和健全軍事課教材建設、規劃、編審管理制度。加強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指導委員會建設,規範軍事課教材編寫和審查。實行教材准入制度。高校應選用優質教材進行教學,確保教材的政策性、權威性和規範性。
七、教學方法
堅持課堂教學和教師面授在軍事課教學中的主渠道作用,重視信息技術和慕課、微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課程在教學中的應用和管理。
軍事理論教學進入正常授課課堂,嚴禁以集中講座等形式替代課堂教學。軍事技能訓練應堅持按綱施訓、依法治訓原則,積極推廣仿真訓練和模擬訓練,嚴禁違規開展商業化運營和市場化運作。
八、課程考核
軍事課考核包括軍事理論考試和軍事技能訓練考核,成績合格者計入學分。學校要建立健全軍事課考核規章制度,對考核組織實施程序、方法、標準、要求等進行規範。軍事理論考試由學校組織實施,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分,根據卷面成績、平時作業、考勤情況和課堂表現綜合評定。軍事技能訓練考核由學校和承訓教官共同組織實施,成績分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根據學生參訓時間、現實表現、掌握程度綜合評定。軍事課成績不及格者必須進行補考,補考合格後取得相應學分。
九、教學保障
學校要加強軍事課教學的組織保障、經費保障、訓練場地保障。軍用裝備器材由各省軍區(衞戍區、警備區)保障;軍民通用裝備器材由學校保障,納入政府年度預算和學校經費保障範疇。
十、督導評價
軍事課納入國家教育督導體系,定期組織軍事課建設教育督導。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軍事部門成立軍事課教學督導機構,制定本地區的評價方案,定期組織軍事課程督導評價,充分發揮教育督導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通過定期舉辦學生軍事訓練營等教學展示活動檢驗軍事課教學效果。各學校要建立軍事課程評價體系和管理制度,並將軍事課程評價納入學校課程評價總體框架、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和學校綜合辦學水平評估。完善高校軍事課評價體系,把軍事課納入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體系,作為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
十一、附則
本《大綱》是普通高等學校開展軍事課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軍事課教學教材建設和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
本《大綱》於2019年8月起在全國施行。原《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2006年修訂)廢止。 [5]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理論課程

中國國防
一、 中國國防概述
國防歷史;主要啓示
國防法規體系;公民國防權利和義務
國防領導體制;國防建設成就;國防建設目標和政策
四、 我國武裝力量
瞭解我國國防的歷史和現代化國防建設的現狀,熟悉國防法規的基本內容,明確國防動員和武裝力量 建設的內容與要求,增強依法建設國防的觀念。 [1] 
軍事思想
一、 軍事思想概述
形成與發展;體系與內容;主要代表著作
二、 毛澤東軍事思想
科學含義;主要內容;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
三、 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
科學含義;主要內容;地位作用
四、 江澤民論國防與軍隊建設
主要內容;指導作用
瞭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初步掌握我軍軍事理論的主要內容,明確我軍的性質、任務和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樹立科學的戰爭觀和方法論。 [1] 
世界軍事
一、 戰略環境概述
二、 國際戰略格局
現狀和特點;發展趨勢
三、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
演變與現狀;發展趨勢;國家安全觀
掌握戰略基本理論,瞭解世界戰略格局的概況,正確分析我國的周邊環境,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1] 
軍事高技術
一、 軍事高技術概述
概念與分類;發展趨勢;對現代作戰的影響
二、 高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
制導技術;
隱身偽裝技術;
偵察監視技術;
電子對抗;
航天技術;
自動化指揮技術
瞭解軍事高技術概況,明確高技術對現代戰爭的影響。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激發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情。 [1] 
高技術戰爭
一、 高技術戰爭概述
演變歷程;發展趨勢
二、 高技術戰爭的特點
三、 高技術戰爭對國防建設的要求
瞭解高技術戰爭的特點,明確科技與戰爭的關係,樹立為國防建設服務的思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