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晚期猿人

鎖定
晚期猿人是人類發展第二階段的代表。生存於距今約150萬年到20萬年的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晚期猿人”原稱“猿人”,後經學者們研究,在分類上定為直立人,與“能人”、“智人”同為“人屬”,但是不同的“種”。“爪哇人”、“藍田人”、“北京人”均屬晚期猿人。其腦容量繼續匠人頭骨及頭後骨骼俗稱納里奧科託男孩或圖爾卡納男孩增大,能兩足直立行走,能製造較進步的工具,能用火。在生物學上,直立人與現代人為不同的種。晚期猿人化石分佈於亞、非、歐洲許多地點。
中文學名
晚期猿人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靈長目
亞    目
簡鼻亞目
人科
人屬
直立人
生存年代
150萬年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
特    徵
下肢骨與現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
總    科
人猿總科

晚期猿人簡介

晚期猿人又叫“直立人”,生存年代為約175萬年前-30萬年前。其頭骨扁平,骨壁厚,眉嵴粗壯,腦部明顯增大,腦容量大約為800毫升-1200毫升。直立人身高為160釐米,其下肢結構和現代人類十分相像,分佈在亞、非、歐三洲,典型代表有印度尼西亞的爪畦人,德國的海德堡人,中國的藍田人、北京人和肯尼亞的東非人。
爪哇人出土於1890-1892年,所發現的化石包括一具頭蓋骨、一根完整的左側股骨和兩枚臼齒。這是最早發現的猿人化石,大約在距今80萬年前。20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又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一些新的包括頭骨在內的爪哇猿人化石,時間在150萬年前-5萬年前不等。
海德堡人發現予20世紀初的德國海德堡東南部,所發現的化石只有一塊下頜骨,距今約80萬年。
相對而言,在晚期猿人的材料中,北京人化石最為豐富完整,迄今已發現40多個不同年齡和性別的骨化石,其中包括6個頭蓋骨,時間在40萬年前-50萬年前。
1959年,肯尼亞出土了一個完整的猿人頭蓋骨。此外,東非坦桑尼亞和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也是晚期猿人化石的發現地。
之後,晚期猿人在體質形態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爪畦人腦容量達750毫升。北京人腦容量平均1088毫升,身高在156釐米左右,上下肢骨和現代人接近,近似現代人能直立行走。但在頭骨構造上,晚期猿人還較為原始。比如,北京人嘴部和眉嵴仍然突出,前額低平,頜部後縮,這表明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思維器官的發展落後於勞動器官,原因可能是早期人類更多地從事生產勞動,四肢的活動多於大腦自覺的活動 [1] 

晚期猿人發現過程

1891年,荷蘭醫生尤金·杜布瓦在今天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地區發現了一個頭蓋骨,隨後又發現一根大腿骨,被定名為爪哇人。爪哇人的腦容量為750-900毫升。據估計他們生活在80萬年以前,能夠直立行走。在直立人之外,1991年英國的伍德以稍晚於能人而較早於直立人的化石,如庫彼福勒的匠人、西班牙的先驅人、海德堡人為人屬的一個種,用以代表生活於歐洲的距今50萬年前後的人類化石。

晚期猿人形態特徵

它們雖屬人的範疇,但仍保持較多猿類的體質特徵。如頭蓋低平、顱腔小、骨壁厚、眉嵴粗大、頜部向前突出、無頦等。牙齒與猿類有較大差別,但仍較現代人的為大。下肢骨與現代人的相似,能直立行走,而頭則像猿,屬於晚期猿人,其主要特點是完全用兩足行走。

晚期猿人生活習慣

“手斧”是晚期猿人文化的代表作品,可以説是製造工具的工具,為了製造它,石器製造者心中應有一個想製造的石器形狀,有意識的將這種形狀施加於他們利用的石頭上。因此,晚期猿人在思維和語言方面比能人均大有進步。除了手斧以外,晚期猿人進化發展的另一大突破是火的使用,它首先發現於周口店北京猿人居住的山頂洞。由於有了火,人類不僅可以禦寒,而且可以煮食、自衞和狩獵。所以,在晚期猿人形成後,不僅人類的分佈區域擴大到亞、非、歐各洲,而且人類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食物的來源也更豐富多樣了。但無論是“爪哇猿人”還是“北京猿人”,都還兼有猿的特性,並未完全脱離動物的範疇,食人習慣的保留,就是其重要表現。“北京人”能使用和保存天然火。羣居在洞穴中或河岸附近,以採摘植物及捕獵動物為生。我國是世界上發現晚期猿人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除“北京人”、“藍田人”外,近年在湖北鄖縣和鄖西以及安徽和縣等地也發現了晚期猿人化石。

晚期猿人生物分類

分類上定為直立人,學名為“Homoerectus”,與“能人”(Homohabilis)、“智人”(Homosapiens)同為“人屬”,但是不同的“種”。“爪哇人”(Homoerectuserectus)、“藍田人”(H.erectuslantianensis)、“北京人”(H.erectuspekinensis)均屬晚期猿人。它們雖屬人的範疇,但仍保持較多猿類的體質特徵。 [2] 

晚期猿人非洲晚期猿人

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比較完整的晚期猿人化石是在肯尼亞納里奧科託姆發現的一個男孩的骨架。他生活在大約160萬年前。早先,研究人員根據他牙齒萌出的情況比照現代人牙齒萌出的時間,估計他死時大約11歲,因為他的第二臼齒剛剛開始出露。但是80年代後期,研究人員發現,像他那樣早的人類的牙齒萌出時間是介於猿和現代人之間,就是説要比現代人早些。按此估計,這個小孩死時只有9歲。那時他的身高已經有160釐米,如果他能長大成人,身高將可達到180釐米以上。由各種南方古猿和這個男孩的身高記錄我們可以推測,人類的身高在160萬年以前總的發展趨勢是由矮到高,此後就不再有大的變化了。
有的學者認為,這些化石與典型的直立人化石區別顯著,建議另取一個學名——匠人。
坦桑尼亞的奧都威峽谷也發現過直立人化石頭骨,南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也發現過直立人下頜骨和其他化石。這些化石的形態比較接近亞洲的典型直立人 [3] 

晚期猿人種類代表

元謀人
元謀猿人於1965年發現於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中,是中國已發現的較 早的人類。元謀人生存於大約170萬年前,是目前發現的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它屬於晚期猿人,但早於“藍田人”、“北京人”等猿人。元謀人能夠製造骨器、粗糙的石斧和其他簡單的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活動,並且已經會使用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在發現元謀人化石的地層中,人們發現了很多炭屑,而且含炭層厚達三米左右。人工取火的發明,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使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藍田猿人
1963-1965年,在陝西省藍田縣公主嶺一帶發現藍田猿人化石。他們生活在距今80萬-75萬年前,是已知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藍田猿人化石有頭蓋骨一個、上頜骨和下頜骨各一塊、牙齒十餘枚。藍田人比稍後出現的北京人腦容量小,約為780毫升。
北京猿人
1929年12月2日,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在主持發掘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古人類遺址時,從洞穴堆積中發現一個完整的古代猿人頭蓋骨。我國現已收集了四十多個不同年齡男女的骨骼化石以及無數的石器、骨器和灰燼遺蹟化石。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前,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北京猿人的身軀比現代人稍矮,男性身高約162釐米,女性身高約152釐米。北京猿人的眉脊粗壯突出,左右相連,前額向後傾斜,腦容量平均為1059毫升。與爪哇直立猿人相比,北京猿人處於更高的發展階段。
弗洛里斯人
幾百年來,在弗洛里斯人的神話中描述的是一種體型非常矮小的類似於人的生物。這類矮人被當地人稱為Ebu Gogo,意思為“無所不吃的奶奶”。2003年,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裏斯島的一個石灰石巖洞中,發現了這些小矮人的骸骨,因此,人類學家們也稱他們為“弗洛里斯人”。
海德堡人
最早發現的海德堡人遺骸是一副下顎,是在1907年出土於德國海德堡附近的毛爾(Mauer)地區。這副下顎的標本名稱為Mauer 1,由海德堡大學教授奧圖·蕭頓薩克(OttoSchoetensack)助手丹尼爾·哈特曼(Daniel Hartmann)發現,並由蕭頓薩克進行辨識與命名。除了前臼齒掉落之外,Mauer 1保存良好,是此物種的模式標本。之後法國的阿拉戈(Arago)與希臘的佩特拉羅訥(Petralona)地區也發現了相同的遺骸,其年代大約距今40萬年到50萬年。此外,當今許多的專家都認為發現於非洲的羅德西亞人(Homo rhodesiensis),屬於海德堡人的一支。
尼安德特人
健壯結實,身材矮胖並且能很好地適應寒冷天氣的尼安德特人看起來和現代人類明顯不同。但是它卻在一些方面和現代人具有相似之處:他們會將死者埋葬;會照顧生病或者受傷的同伴;而且可能已經具備了語言和音樂的能力。科學家們已經組裝好了一具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骨骼,同時正在進行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的研究。尼安德特人(拉丁文學名homo neanderthalensis,又譯尼安德塔人)是一種在大約12萬到3萬年前冰河時期本來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人種,性格温馴。根據最新的考古發現,現代人並不是尼安德塔人的一種,就是説,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不同種,尼安德塔人種和智人。
參考資料
  • 1.    文徵明編著,世界歷史1300問,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1,第4頁
  • 2.    追尋人類祖先的足跡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4-07-26]
  • 3.    黃勇主編,走近科學叢書 追問遠古的祖先,兵器工業出版社,2012.12,第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