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晏瑪太

鎖定
晏瑪太(Matthew Tyson Yates,1819年-1888年3月17日),19世紀來華的著名傳教士,屬於美南浸信會差會
本    名
晏瑪太
出生日期
1819年
逝世日期
1888年3月17日
性    別

目錄

晏瑪太簡介

1819年,晏瑪太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1847年9月,受美南浸信會差遣來到中國上海,同年11月在老北門外建第一浸會堂。傳教初期,甚為艱難。

晏瑪太人物生平

1853年小刀會佔據上海縣城,晏瑪太堅守鄰近戰區的教堂,又曾戲劇性地營救駐紮上海的清朝最高官員——蘇松太兵備道吳健彰,幫助其從城牆上逃脱。因此在1855年清朝恢復
對上海的統治時,幫助他修復了教堂。1860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教會經濟來源斷絕,晏瑪太被迫在工部局及美國領事館任翻譯,1866年—1867年任公董局董事,1868—1869年任工部局董事,且一度任美國駐滬副領事,會審公廨陪審官,同時經營房地產買賣。使得浸信會在上海得以維持,並逐步擴展到江蘇省一些地方。
1888年3月17日,晏瑪太在上海病逝,享年69歲。
美南浸信會在上海開辦的晏摩氏女中、在蘇州開辦的晏成中學的校名都為紀念晏瑪太對該會的貢獻而起。晏瑪太創辦的第一浸會堂舊址位於黃浦區人民路706號,現為進德小學改辦的黃浦區第一中心小學
美國北卡羅里納州人。神學博士。美國南浸信會傳教士。清道光二十七年,受南浸信會派遣到滬,在上海縣城老北門外建聖會堂。1847年來上海,出入酒肆、茶館,學習滬語並進行傳教活動,同年11月在上海老北門外建教堂。能用上海方言講道。開闢陸家浜、鎮江、崑山、蘇州等傳教區。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時,堅持不肯撤離鄰近戰區的教堂,並將所見所聞報告領事和刊登在《北華捷報》上,又幫助上海道台吳健彰逃脱小刀會起義軍的監禁。1860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教會經濟來源斷絕,為維持教會及其生活,在工部局及美國領事館任翻譯,1866~1867年任公董局董事,1868~1869年任工部局董事,且一度任美國駐滬副領事,會審公廨陪審官。同時經營房地產買賣。逝於上海。著作《祖先崇拜》《太平軍叛亂》《漢語基礎》,譯著上海方言《新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