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王廟

鎖定
晉王廟,又稱僕射廟、李衞公廟、靈顯王廟。始建於唐代,舊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未來路與鳳凰路交叉口,宋真宋趙恆曾御筆題字為晉王廟立碑。 [2] 
中文名
晉王廟
地理位置
河南省鄭州市未來路與鳳凰路交叉口
別    名
僕射廟、李衞公廟、靈顯王廟
始建年代
唐朝

晉王廟史料記載

明《鄭州志》載:“李衞公廟,在鄭東門外二里許,宋建隆(960-962)間建”,“唐天成間,冊贈太保,暨晉天福中,施以王封”。

晉王廟建築歷史

晉王廟始建於唐代,又稱僕射廟、李衞公廟、靈顯王廟。
五代時期的翰林學士王仁裕根據公元935年所見,在《玉堂閒話》卷三中記錄:“乙未歲,契丹拒於河朔,晉師拒於澶淵。天下騷然,疲於戰伐……路過鄭州,見州民及軍營婦女填咽於道路,皆執錯彩小旗子,插於陂中……皆曰鄭人比家夢李衞公雲……”
説的是,戰亂時期,李靖託夢給鄭州軍民,説他已經率部隊準備禦寇,但缺少旌旗,請在僕射陂獻旌旗以助殺敵,鄭州軍民照辦,後唐果然打敗了入侵的契丹人。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拜謁晉王廟,派遣官吏修繕廟宇,並規定每年春秋兩次祭祀。
為北宋統一作出突出貢獻的名將呼延贊,因為母親姓李,就“拜鄭州靈顯王像為舅,自稱甥以祭”,對抗禦突厥、鞏固大唐江山的李靖頂禮膜拜。
公元1011年,宋真宗趙恆路過鄭州,拜謁晉王廟,對屢建戰功的李靖大加讚揚,著文紀念,在廟內豎起了《靈顯王廟之贊》御製碑(碑高2.6米,寬1米,厚0.3米),文前有“御製御書並篆”,碑文稱讚李靖“存功於國,惠浹於民”。
宋神宗時期,遠道而來的日本高僧成尋,在靈顯王廟中“八百八文買紙幡一百連,香一裹,供奉燒香”。
北宋末年,宋軍在僕射陂周圍大敗金軍,取得宋金交戰以來少有的勝利,鄭州人將這次戰役的指揮者——宇文虛中、馬忠兩位官員的畫像放入廟中參拜。
晉王廟經歷過後世的多次修葺和擴建,名氣越來越大,居住的村民也越來越多,慢慢形成了晉王廟村。
公元1190年,鄭州郭知州動員當地紳民重修晉王廟,使之殿閣輝煌,雕樑畫棟,市民多聚於此。明清直至民國中期,晉王廟一直是鄭州市的主要廟宇之一,得到多次修葺和保護。
1944年日軍攻佔鄭州後,晉王廟慘遭火焚,建築盡毀,僅留下宋真宗御製碑和金代《鄭州重修唐忠臣李衞公廟記》碑。
金代碑是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立(碑高2米,寬1米,厚0.2米),碑文完整,字跡清晰。碑正面刻有細緻的圖案,碑額文為“有唐忠臣李衞公廟碑”九個大字。
廟宇雖然被毀,但是每年農曆二月二十四的廟會民俗仍存,始終是當地村民一年一度的盛事。 [1] 

晉王廟一廟二主

據宋代官方檔案記載,鄭州靈顯王廟始建於唐代末年,位於僕射陂。僕射陂原是北魏孝文帝賞賜給尚書僕射李衝的封地。陂地內的廟宇,按理説供奉的當為李衝。
唐代末期,全國各地大多建有供奉初唐功臣李靖的廟宇,李衝封地內的這座廟,也被後人誤認為是紀念李靖。 [2] 

晉王廟遺址現狀

原晉王廟遺址,1964年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城市改造,目前僅存少量文物,即四通石碑和廟殿柱基石12塊。其中二通碑已“半截入土”,地面上半截,均有後人刀鑿的孔洞。
靈顯王廟贊碑
靈顯王廟贊碑(3張)
另有(金)明昌二年《鄭州重修唐忠臣李衞公廟記》及宋真宗《靈顯王廟之贊》碑,兩塊碑於1964年被鄭州市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靈顯王廟贊碑”。另有拴馬石等遺存遺蹟。
[1]  原有的12塊1米見方的殿柱基石,也只有見到4塊,且都半埋在修建的未來大道旁邊的泥土之中,東倒西歪地躺着。但農曆每年4月24日的廟會,已延續數百年,如今廟會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簡單的民俗。

晉王廟重建設想

  晉王廟設計效果圖   晉王廟設計效果圖
2015年負責晉王廟村改造的河南中博股份有限公司方面提出,董事長徐國強先生提議將修復晉王廟古遺址,還原唐代文化民俗古街生活區,建成鄭州名副其實的“武廟”,與現有的“城隍廟”“文廟”遙相呼應,彰顯中華文明“文武兼備”的歷史傳統文化。
同時,還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廟會組織起來,在古色古韻的建築內,彙集民間藝人、特色小吃、手工藝品,讓晉王廟廟會成為鄭州市的新名片。
目前,晉王廟的修復方案已經通過論證,晉王廟原址的可用地面積為30畝,這一遺址和附近佔地192畝的中原國際博覽中心如果能夠連為一體,擴建成為仿古建築羣,將會形成鄭州市獨特的區域性文化氛圍聚集地,使鄭州更具有文化競爭優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