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棉57號

鎖定
晉棉57號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轉基因抗蟲棉常規品種
中文名
晉棉57號
植物界
審定編號:晉審棉2014001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SX02/運早254。試驗名稱“運早N177”
特徵特性:轉基因抗蟲棉常規品種。平均生育期106天。幼苗期葉片綠色,平均第一果枝節位6.3節,平均株高58.0釐米,株形小塔形,主莖有茸毛,葉片形狀鴨掌葉,葉片較小,葉色淺綠,平均第一果節長度7釐米,花瓣顏色乳白色,花瓣基部無紅斑,花葯顏色白,鈴形卵圓,平均鈴柄長度2.3釐米,平均單株結鈴9.1個,平均單鈴重4.6克,平均子指10克,有短絨,短絨顏色灰,平均衣分39.0%。
抗病鑑定:2011~2013年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鑑定: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品質分析:2011~2013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28.7mm,整齊度85.0%,比強度29.7cN/tex,伸長率6.4%,反射率75.4%,黃度8.5,馬克隆值5.1,紡紗均勻指數138。
產量表現:2011年參加山西省南部麥後夏播棉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皮棉71.5千克,比對照中棉所50號增產9.0%,5個試點全部增產。
2012~2013年參加山西省南部麥後夏播棉區生產試驗,兩年平均畝產皮棉79.1千克,比對照中棉所50號(下同)增產8.7%。9個試點全部增產。其中:2012年平均畝產皮棉77.9千克,比對照增產8.0%。2013年平均畝產皮棉80.2千克,比對照增產9.3%。
栽培要點:南部中熟棉區小麥(油菜、早春菜)收穫後(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直播或育苗移栽。畝留苗密度6000株,株行距18×60釐米。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及早中耕,破板結,增墒保墒,促根發育,促早熟。縮節安從4葉後使用,苗期初用量0.2克,結合當地當時情況,以後逐加;花鈴期及時澆水追肥,後期及時補施蓋頂肥或噴灑葉面肥,防貪青晚熟。蟲害防治:出苗期及時防治薊馬危害,以免造成公苗;7月初始每隔10天噴藥霧防盲蝽象。發現棉蚜、甜菜夜蛾等害蟲及時防治。
適宜區域:山西南部中熟棉區夏播種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