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水

(明代于謙詩作)

鎖定
春水是明代于謙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河水。其中“安得天瓢都挽取,化為甘雨潤蒼生”,表達了作者關懷天下、蒼生及為天下、蒼生奮鬥與獻身的抱負。 [1] 
作品名稱
春水
作    者
于謙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目錄

春水作品全文

東風鼓浪散輕冰,萬頃玻璃一望平。白鳥下來分細榖,錦鱗驚躍破浮萍。
臨流畫閣圖中見,載酒樓船鏡裏行。安得天瓢都挽取,化為甘雨潤蒼生。

春水註釋

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黃武 元年,遷左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吳錄》:“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杜甫《遣意》詩之一:“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楊維楨《雨後雲林圖》詩:“浮雲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崔珏《有贈》詩:“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遊獵。《金史·輿服志下》:“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
東風
(1).東方刮來的風。《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留 靈脩 兮憺忘歸。” 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 楊朔《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後,刮東風,才有海市。”
(2).指春風。《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 唐李白《春日獨酌》詩之一:“東風扇淑氣,水木榮春暉。”《紅樓夢》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已笑東風。” 劉大白《湖濱晚眺》詩:“微波吐露東風語: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3).代指春天。 唐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詩:“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
(4).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氣勢。 謝覺哉《不惑集·幹勁》:“而且東風已經在廣大的工農勞動人民中刮起來了,僅僅是某些幹部尚風平浪靜。” 陳毅《滿江紅》詞:“喜東風浩蕩海天寬,西風落。” 郭沫若《新華頌》:“多種族,如弟兄,千秋萬歲頌東風。”
(5).菜名。《文選·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蔻……東風、扶留。” 劉逵 注:“東風,亦草也,出 九真 。”《齊民要術·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引 晉 顧微《廣州記》:“東風華葉似‘落娠婦’,莖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參見“ 東風菜 ”。
鼓浪
鼓起波浪。 晉 崔豹《古今注·魚蟲》:“﹝鯨﹞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畏。”
輕冰
薄冰。 南朝 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啓·太簇正月》:“飄颻餘雪,入簫管以成歌;皎潔輕冰,對蟾光而寫鏡。” 唐杜甫《龍門鎮》詩:“細泉兼輕冰,沮洳棧道濕。” 清袁枚《殘雪》詩之三:“敢橫要路招人掃,且學輕冰著雨消。”
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楊萬里《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船,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着萬頃波濤。”
玻璃 拼音:bō li
亦作“ 玻瓈 ”。
(1).古為玉名,亦稱水玉,或以為即水晶。今指一種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體。一般玻璃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純鹼等混合後,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卻後製成。《太平廣記》卷八一引《梁四公記》:“ 扶南 大舶從 西天竺國 來,賣碧玻璃鏡,內外皎潔……置五色物於其上,嚮明視之,不見其質。”《新唐書·西域傳下·吐火羅》:“ 劫 者,居 葱嶺 中…… 武德 二年,遣使者獻寶帶,玻瓈、水精杯。”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二·玻璃》:“本作‘頗黎’。 頗黎 ,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又﹝集解﹞引 陳藏器 曰:“玻璃,西國之寶也,玉石之類,生土中。” 巴金《滅亡》第一章:“他放下詩稿,對着佈滿了灰塵的玻璃窗發楞。”
(2).比喻平靜澄澈的水面。 宋毛滂《清平樂》詞:“天連翠瀲,九折玻瓈軟。” 金高士談《減字木蘭花》詞:“漲綠涵空,十頃玻璃四面風。” 元任昱《一枝花·題東湖》套曲:“放船去在天際,楊柳風輕生浪遲,漾動玻璃。”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王僧孺《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裏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煙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衞國 。”
白鳥
(1).白羽的鳥。鶴、鷺之類。《詩·大雅·靈台》:“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唐劉長卿《題魏萬成江亭》詩:“蒼山隱暮雪,白鳥沒寒流。”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鷺》:“鷺鷥、絲禽、雪客、舂鋤、白鳥。” 陳毅《中秋》詩:“紅雲滾滾稻粱熟,白鳥翻翻荷柳愁。”
(2).蚊的別名。《大戴禮記·夏小正》:“﹝八月﹞丹鳥羞白鳥。丹鳥也者,謂丹良也。白鳥也者,謂蚊蚋也。” 南朝 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上》:“白鳥,蚊也。 齊桓公 卧於 柏寢 ,謂 仲父 曰:‘吾國富民殷,無餘憂矣。一物失所,寡人猶為之悒悒,今白鳥營營,飢而未飽,寡人憂之。’因開翠紗之幬,進蚊子焉。” 清曹寅《西軒納涼口號》之六:“六月此間無白鳥,藤輪隨意入 華胥 。”
(3).比喻貪夫、贓吏。 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詩:“江湖多白鳥,天地有青蠅。” 仇兆鰲 注:“白鳥比貪夫,青蠅比讒人。” 宋蘇舜欽《答子履》詩:“蒼蠅休聚謗,白鳥已為羣。” 宋黃庭堅《衞南》詩:“白鳥自多人自少,污泥終濁水終清。”
下來
隨後;後來。《朱子語類》卷二二:“與人交際,當謹之於始,若其人下來不可宗主,則今日莫要親他。”《水滸傳》第三八回:“大哥,且歇這一博,下來便是你博。”《水滸傳》第四九回:“説話的,卻是什麼計策?下來便見。”
(1).由高處到低處來。 唐皎然《雜興》詩之四:“有時青冥遊,顧我還下來。”如:從樓上下來。
(2).指從較高部門到較低部門。如:任務下來了。
(3).指收穫農作物。《紅樓夢》第四一回:“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如:麥子下來了。
分細
詳説。 元 鄭廷玉《後庭花》第四折:“你從頭至尾説真實,可怎生只恁的難分細。”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難支吾,難支對,難分説,難分細。”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有你哥哥信息,小人階前分細。”
錦鱗
(1).魚的美稱。 南朝 宋 鮑照《芙蓉賦》:“戲錦鱗而夕映,曜繡羽以晨過。”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明 卓爾堪《近青堂》詩:“獨向晴江破寂寥,錦鱗潑剌戲春潮。”
(2).指傳説中的鯉魚。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指望待躍錦鱗,過 禹 門,才是俺男兒發憤,終有日際會風雲。” 明高明《琵琶記·才俊登程》:“乘桃浪,躍錦鱗,一聲雷動過 龍門 。”
驚躍
驚惶跳躍。 宋 沉遘《次韻和鞠顏叔遊山》:“紫鱗驚躍起,白羽倦飛還。”引申為受到鼓舞,十分振奮的樣子。 唐劉禹錫《謝男師損等官表》:“寵渥非常,授任不次,驚躍無措,靦懼失容。” 唐蔣防《霍小玉傳》:“生聞之驚躍,神飛體輕,引 鮑 手且拜且謝。”
浮萍
(1).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種草本植物。葉扁平,呈橢圓形或倒卵形,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下生鬚根,花白色。可入中藥。 三國 魏何晏《言志》詩:“豈若集五湖,順流唼浮萍。” 晉劉伶《酒德頌》:“俯觀萬物擾擾,焉如 江 漢 之載浮萍。” 巴金《蘇堤》:“左邊的水面是荷葉,是浮萍,是斷梗密層層的一片。”
(2).比喻飄泊無定的身世或變化無常的人世間。 漢王褒《九懷·尊嘉》:“竊哀兮浮萍,泛淫兮無根。” 唐杜甫《又呈竇使君》詩:“相看萬里外,同是一浮萍。” 明梁辰魚《四時花·懷金陵舊知》套曲:“嘆行藏,頻看鏡,大都塵世總浮萍。”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滄溟蔡姬》:“僦居窮巷,託跡浮萍。” 老舍《四世同堂》九:“既無父母,她願妥定的有個老家,好教自己覺得不是無根的浮萍。”
畫閣
彩繪華麗的樓閣。 南朝 梁庾肩吾《詠舞曲應令》:“歌聲臨畫閣,舞袖出芳林。” 唐王建《宮詞》之九:“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 凌煙 畫閣中。”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出畫閣,向書房,離 楚 岫,赴 高唐 。”
中見
指中見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他每眾人多是地方中見。” 清李漁《慎鸞交·贈妓》:“喜得有個中見,老兄若不信,只問貴相知便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是這裏邊也要有一個人做箇中見,寫一張切切實實的借券,交與你執着。”
酒樓
有樓座的酒店。 唐張謂《同王徵君湘中有懷》詩:“不用開書帙,偏宜上酒樓。” 唐皇甫松《大隱賦》:“曉入屠肆,春遊酒樓。”《全元散曲·水仙子過折桂令·飲興》:“酒館中有神仙伴侶,酒樓上紅粉嬌姝。” 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四日》:“ 秋嶽 這次來,是來約我出去吃飯;他指定了一家 廣東 酒樓,因為在那裏我們可以比較安靜地談話。”
裏行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監察御史裏行、殿中裏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規定員額。 唐 劉肅《大唐新語·舉賢》:“初, 周 以布衣直門下省, 太宗 就命監察裏行,俄拜監察御史。‘裏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書·百官志三》:“ 開元 七年……又置御史裏行使、殿中裏行使、監察裏行使,以未為正官,無員數。” 宋歐陽修《再論台官不可限資考札子》:“令舉官自京官已上,不問差遣次第,惟材是舉。使資淺者為裏行,資深者入三院。”
天瓢
神話傳説中天神行雨用的瓢。 宋蘇軾《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詩:“安得夢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 明李東陽《愛民》詩:“願向天瓢分一滴,遍將恩雨灑蓬蒿。” 沉礪《晚眺》詩:“不旋地軸移三島,便借天瓢洗九州。”
甘雨
適時好雨。《詩·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孔穎達 疏:“甘雨者,以長物則為甘,害物則為苦。”《淮南子·主術訓》:“甘雨時降,五穀蕃植。” 魯迅《墳·摩羅詩力説》:“和風拂林,甘雨潤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