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易筋經

(武俠小説中的武學寶典)

鎖定
易筋經,是武俠小説中經常被提及的武林秘笈之一,亦是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武學寶典。達摩適魏,面壁於少林9年,在嵩山少林寺留下的武學經書。
中文名
《易筋經》
類    型
武林秘笈
作    者
達摩
修習者
方證大師令狐沖
登場作品
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
所    屬
少林派

目錄

易筋經相關描述

…「這《易筋經》實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只是修習的秘訣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是千難萬難。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着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無所獲,於是眾僧以為此經並無靈效。…」經上另有為天竺古修士所書,後來天竺高僧見到該書,圖字既隱,便以為是白紙書本,輾轉帶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錄達摩祖師所創的《易筋經》,卻無人知道為一書兩經。
…「那《易筋經》神功,乃東土禪宗初祖達摩老祖所創,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得之於老祖。慧可大師本來法名神光,是洛陽人氏,幼通孔老之學,尤精玄理。達摩老祖駐錫本寺之時,神光大師來寺請益。達摩老祖見他所學駁雜,先入之見甚深,自恃聰明,難悟禪理,當下拒不收納。神光大師苦求良久,始終未得其門而入,當即提起劍來,將自己左臂砍斷了。達摩老祖見他這等誠心,這才將他收為弟子,改名慧可,終得承受達摩老祖的衣缽,傳禪宗法統。二祖跟着達摩老祖所學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經》而明心見性。我宗武功之名雖然流傳天下,實則那是末學,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只是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於武學,以致捨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老祖圓寂之後,二祖在老祖的蒲團之旁見到一卷經文,那便是《易筋經》了。這卷經文義理深奧,二祖苦讀鑽研,不可得解,心想達摩老祖面壁九年,在石壁畔遺留此經,雖然經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於是遍歷名山,訪尋高僧,求解妙諦。但二祖其時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慮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勝於他的大德,那也難得很了。因此歷時二十餘載,經文秘義,終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絕大法緣,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剌密諦,講談佛學,大相投機。二祖取出《易筋經》來,和般刺密諦共同研讀。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頂互相啓發,經七七四十九日,終於豁然貫通。」……
「但那般刺密諦大師所闡發的,大抵是禪宗佛學。直到十二年後,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他頓了一頓,説道:「那位年輕人,便是唐朝開國大功臣,後來輔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將入相,爵封衞公的李靖。李衞公建不世奇功,想來也是從《易筋經》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易筋經》的功夫圜一身之脈絡,系五臟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練成此經後,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然而施,不覺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漲,似雷之發。練那《易筋經》,便如一葉小舟於大海巨濤之中,怒浪澎湃之際,小舟自然拋高伏低,何嘗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從何處用起?」… [1] 
是達摩祖師手着,慧可禪師註釋,是少林寺不傳之秘,少林七十二藝之母,乃是內家要訣,不但經文古澀難懂,就是註釋所述道理,也句句含義深奧,字字藴蓄玄機。
《易筋經》練法古拙樸實,修聚而得的內力也是無可撼動,根基之穩,於「三大神功」中稱得第一。(另外 兩大為:上幹天和,窺視仙界的險惡武學「元元功」和丹田內息的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純陽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