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鎮獸

鎖定
明鎮獸是我國科學家於1979年在廣東發現的,根據我國的研究,肯定了它就是世界上真正最早的象類,並以我國著名的古生物科學家周明鎮命名的。明鎮獸的身體大小接近現在的羊,生活在距今5500萬年前,它的發現證實象類動物起源於亞洲(中國),而非先前認為的非洲北部。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在北非發現的“始祖象”是象類的祖先;近年來,在中國廣東省南雄縣大塘村附近發現的並以我國著名古哺乳動物學家周明鎮名字命名的明鎮獸,才是長鼻類和索齒類動物的共同祖先。明鎮獸生活在五幹五百萬年前的晚古新世,形似小羊 [1] 
中文學名
明鎮獸
拉丁學名
minchenell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哺乳綱Mammalia

明鎮獸物種簡介

“明鎮獸”生活在距今5500萬年前,它的大小近似小羊,形態特徵恰好介於長鼻類和長鼻類的近親索齒類中間,將兩者某些特徵連接在一起 [2] 

明鎮獸物種價值

《中國象化石》的出版和“明鎮獸”的發現,填補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研究歷史的空白。從1957年起,周明鎮先生和他的考察隊針對古脊椎動物有關課題,足跡踏遍祖國東西南北,歷時長達20年,經過長時期的理論和實踐總結,他寫出了國際上第一部系統研究象化石的專著《中國象化石》。而在廣東南雄地區發現的一種新的長鼻動物(後被他的學生稱為“明鎮獸”)和距今6000萬年的新世紀哺乳動物羣更加表明了周明鎮在古脊椎動物學領域的特殊貢獻 [3] 

明鎮獸演化過程

從象類演化過程來看,從“明鎮獸”、始祖象一直到乳齒象、真象,大約經歷5000多萬年的漫長時間。它們的形態發展趨勢可歸納如下幾點:①軀體由小到大;②下頜由長到短;③長鼻子逐漸發展增長;④第二門齒增大增長形成大象牙 [2] 
參考資料
  • 1.    果真編. 中華大地野生動物漫談[M]. 2005:121頁
  • 2.    孫景雲著. 走進大自然[M]. 2007:55-56頁
  • 3.    吳紹琪,程汝強主編;《校園之光》編委會編. 校園之光 重慶大學校友“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事蹟選[M]. 1999: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