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

鎖定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是王日根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06年1月。
該書分別從明清海防政策、海外貿易政策、海洋移民政策等方面論證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的關係,進一步揭示中國海洋社會經濟發展頑強而緩慢的發展原因,有助於推進海洋史學向縱深發展與科學海疆政策的制定。 [5] 
作品名稱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
作    者
王日根
首版時間
2006年1月
字    數
390千字
類    別
歷史學著作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內容簡介

該書由緒論、七章及結語組成。第一、二章分別從海防的形勢、任務及效果等方面來論述明代、清代的海防政策與階段性。第三、四章則關注的是明清兩代的海外貿易政策的演變,從統治階級的思想基礎來考察這些政策的形成及影響。第五、六章討論了明清時期的海洋移民政策的演變。第七章則是從海洋管理的出發點,政策的執行與影響等方面闡明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的關係。 [2]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明代的海防政策與階段性
第二章 清代的海防政策與階段性
第一節 明初海防的目標、政策與效果
第二節 明中葉海防的形勢、政策與效果
第三節 明後期海防的任務、政策與效果
第一節 全國統一前的海防任務與對策及效果
第二節 康雍乾時期的海防政策調整及其效果
第三節 嘉慶以後的海防政策及效果
第三章 明代海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第四章 清代海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第一節 政治外交支配下的朝貢貿易及效果
第二節 外鬆內緊的對外貿易政策及對中國的影響
第三節 民間海上貿易與政策因應
第四節 明代海洋貿易政策的思想基礎及其失效
第一節 滿族統治與民族危機意識下的“重防其出”政策
第二節 南洋貿易的“一波三折”
第三節 四口通商時期的對外貿易政策
第四節 廣州一口通商時期的對外貿易政策
第五節 海禁政策的效果
第五章 明代海洋移民政策的演變
第六章 清代海洋移民政策的演變
第一節 明代海洋移民的種類
第二節 明王朝對海外移民的認識及對策
第三節 明代海外移民的規模與分佈
第一節 清初禁絕海洋移民政策及效果
第二節 近代社會變局與海洋移民及政策
第三節 晚清海外移民政策的調整
第七章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
結語
第一節 明清政府海洋管理政策的出發點
第二節 海禁政策的執行與影響
第三節 “禁海”與“開海”的天平搖擺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1]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作品思想

一、該書從海防、海洋貿易、海洋移民三方面進行論證海疆政策與社會發展的關係,較為全面地關注政策與社會互動。如剖析中外各種勢力對於海防建設面臨的種種困難時,從國內的種種走私商人、海盜、山寇、陸寇,到倭人、紅毛賊、英吉利等國西方殖民者。方法上以劃階段、分類型對於海防進行詳細剖析、縝密論證得出結論。如在通過探討水師建立的目的、佈防與任務基礎上,作者説以往人們抨擊鴉片戰爭中清水師如何不堪一擊時,卻很少有人會想到這支“以查緝海盜為主的軍隊擔負對抗世界上頭號海軍的入侵任務,無異於以卵擊石”。作者強調海防建設中,官民之間關係處理好壞與否直接關係到海防成效。明初期所建立的防衞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民眾利益,然而隨着越來越極端的海禁政策,招惹了愈加強烈的反彈,“官方海防建設收穫了敵對力量迅速膨脹的苦果”。而戚繼光的“募兵制”,俞大猷等將領對土著鄉民力量的調用,有力地抗擊倭寇海盜等勢力,都表明了其充分利用民間力量的努力。因此,“官民力量的相互結合是平定倭寇的重要保證”。
二、作者在論述了海疆政策的時候,不僅注意到了不同時期政策的制定與調整,而且注意到了政策的執行效果。如在禁止貿易上,政府有“片板不許下海,艨艟鉅艦反蔽江而來,子女玉帛恆滿載而去”,作者認為政策與政策的執行間存在着巨大的空隙。又如對於明代海禁政策,作者説“隨着吏治的腐敗,海禁政策更是被執行得百種千樣,或陽奉陰違,或私開利竇,或怠於海防建設,失去了對沿海局勢的控制能力”。海禁是明清時期海洋管理的基調,地方和中央,地方官吏與朝廷大臣之間的意見也是不統一,所以“在實際的海禁政策執行過程中,經常是呈現出搖擺狀態,禁海中有開海,禁海時亦時開時嚴”。在沿海不同地方,地方官在執行政策時也寬嚴不一,矛盾叢生。
三、該書對於以往一些觀點的重新評價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指出明朝中期倭寇的猖撅,已不僅僅是日本國內鬥爭的副產品,中國國內的諸多矛盾都彙集到倭寇之禍上。倭患成為當時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物,不斷拷問着明政權的承受力。明政府和各級地方官員在慌亂中失掉了平靜心態,一直以一種疲於奔命的情緒,制定着偏嚴或過鬆的政策,作為王朝的子民時常陷於欲罷不能的境地,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作者認為明清的許多皇帝“或是把海疆的管理看做陸地防衞的延伸,一味地照搬陸地防禦的一套機制,在西北邊疆尚設立理藩院一類的機構,在東南沿海,向無專門機構。因為治理的多為漢人,政策的落腳點也不是如西北民族地區‘因俗設官’,‘因俗而治’,而是在東南區域推行了大陸化、集權化的政策”。 [5]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07年12月,該書獲福建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4]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
2006年1月
福建人民出版社
7-211-05138-8 [3]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作者簡介

王日根,1964年生,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已出版《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鄉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民營教育的歷史觀照》《明清小説中的社會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