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南方軍

鎖定
日本為發動太平洋戰爭,進攻南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所組建的部隊。1941年11月5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對美國、英國、荷蘭開戰,從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台灣軍中各抽出一部分組成。翌日發佈其戰鬥序列: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總參謀長冢田攻中將,下轄第十四軍(司令官本間稚晴中將)、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第十六軍(司令官今村均中將)、第二十五軍(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將),及南方軍直轄第二十一師團、第二十一獨立混成旅團、第四獨立混成聯隊、第三、五飛行集團、南海支隊等部。12月4日,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從台北進抵西貢。同日第二十五軍自三亞啓航,駛向馬來半島。珍珠港事件第二天,南方軍攻入泰國曼谷。1942年1月2日佔領馬尼拉,繼而攻佔新加坡、緬甸、菲律賓、印度等地。隨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英參戰,南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戰火蔓延,日軍大本營不斷增強兵力,至1945年8月,南方軍轄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本村兵太郎大將)、第七方面軍(司令官板垣徵四郎)、第十四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將)、第十八方面軍(司令官中村明人中將)、第八方面軍(司令官今村均大將),總計15個軍的兵力。1945年9月初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散佈於南太平洋各島嶼及東南亞各國的南方軍所屬各部,分別向美國太平洋艦隊、英軍蒙巴頓元帥及澳軍司令投降,旋即撤銷戰鬥序列。 [1] 
中文名
日本南方軍
成立時間
1941.11.5.
司令官
寺內壽一大將
作戰地區
東南亞及太平洋羣島
下屬部隊
日本第14、15、16、25軍

日本南方軍事件背景

南方軍是一個戰略戰役軍團,直屬於東京的陸軍大本營。與之同級的,還有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和駐守日本本土的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主要作戰於東南亞地區(越南、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英荷遠東殖民地)和太平洋地區(菲律賓、中南太平洋諸島等美國殖民地和澳大利亞控制下的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等南太平洋島嶼)。日本把大量的甲種師團編入南方軍,主要與美國作戰。
始初,僅下轄若干軍〈日本的"軍"相當於西方國家集團軍〉,每軍又下轄若干師團(相當其它國家的加強師、整編師)。師團是日軍最基本的戰術兵團,由於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航空兵歸屬陸海軍建制。因此,南方軍除轄有大量的地面部隊外,還直接掌握着航空部隊。
1941年12月時,日本陸軍的總人數達到了210萬人,第一線飛機約2512架,南方軍分佔其中的20%和28%。確切地説,它並不完全是一支新軍,所部有很多是抽自其它戰區的精鋭兵團。
譬如,來自中國派遣軍的部隊,大多數已有4年的實戰經驗,特別是第5師團,擅長登陸動作,中日戰爭以來轉戰各地,歷經百役。原屬關東軍的第5飛行集團,因參加過熾烈的蘇日諾蒙坎空戰享有盛名。此外,在南方軍編內還破天荒地集結了9個坦克聯隊〈相當於坦克團〉,日軍的坦克力量向來薄弱(這樣的聯隊當時總共只有I5個),真可謂下了血本!高級指揮官寺內壽一、山下奉文、今村均、本間雅晴等,歷來是日軍大本營倚重的驍將,自侵華戰爭以來已積累下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豐富經驗。寺內壽一出身世家,其父是日本著名首相,元帥寺內正毅。寺內壽一本人也曾擔任過陸軍大臣、北支那方面軍司令等要職,在日軍現役大將中,他和陸相杉山元、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並稱為“陸軍三最峯”。山下奉文則素以膽大凶悍著稱,曾任關東軍防衞司令官,又剛從德國、意大利考察坦克新戰術歸來,正欲施展一番。後來,他在馬來戰役中進軍神速,作戰得力,因而獲得“馬來之虎”的綽號。

日本南方軍人員配備

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官

寺內壽一

日本南方軍總參謀長

19期
昭和16年11月6日
黒田重德
21期
昭和17年7月1日
23期
昭和18年5月19日
21期
昭和19年3月22日
沼田多稼藏
24期
昭和19年12月26日

日本南方軍總參謀副長

姓名
陸士
就任
辭任
青木重誠
25期
昭和16年11月13日
昭和17年8月17日
阪口芳太郎
25期
昭和16年11月13日
昭和17年6月1日
27期
昭和17年7月9日
昭和19年10月14日
岡本清福
27期
昭和17年8月17日
昭和18年2月23日
稲田正純
29期
昭和18年2月23日
昭和18年10月1日
藤冢止戈夫
27期
昭和18年10月18日
昭和18年10月29日
綾部橘樹
27期
昭和18年10月15日
昭和19年6月27日
阪口芳太郎
25期
昭和19年3月22日
昭和19年7月28日
和知鷹二
26期
昭和19年3月22日
昭和19年11月14日
30期
昭和19年7月28日
昭和19年11月22日
西大條胖
27期
昭和19年10月14日
-
若松只一
26期
昭和19年11月14日
昭和20年4月6日
和知鷹二
26期
昭和20年4月6日
昭和20年8月
森本軍藏
30期
昭和20年9月22日
-
軍政監部總務部長
高橋坦:昭和17年7月9日~昭和19年10月14日(總參謀副長兼任)
西大條胖:昭和19年10月14日~終戰(總參謀副長兼任)

日本南方軍高級參謀

姓名
陸士
就任
石井正美
30期
昭和16年11月13日
櫛田正夫
35期
昭和18年4月1日
堀場一雄
34期
昭和19年3月22日
美山要藏
35期
昭和19年6月5日
櫛田正夫
35期
昭和20年2月20日

日本南方軍航空技術部長

神田實:昭和20年2月20 - 終戰

日本南方軍經理部長

森武夫:昭和16年11月6日~和住吉三郎:昭和20年4月7日~

日本南方軍軍醫部長

青木九一郎:昭和16年11月6日~椰野巖:昭和19年3月1日~

日本南方軍法務部長

岡村畯兒:昭和17年4月1日~日高巳雄:昭和18年6月15日~

日本南方軍部隊編制

太平洋戰爭初期編制
  • 第14軍:第16師團、第48師團、第65旅團,菲律賓作戰
  • 第15軍:第33師團、第55師團,泰國、緬甸作戰
  • 第16軍:第2師團、第38師團、第56混成步兵旅團,荷屬東印度羣島(今印度尼西亞)作戰
  • 第25軍:近衞師團、第5師團、第18師團、第56師團,馬來西亞作戰
  • 南方軍司令部直屬部隊:第21師團、第21獨立混成旅團、第4獨立混成聯隊、第3飛行集團、第5飛行集團、第21獨立飛行隊
  • 大本營直屬部隊:第4師團、南海支隊,作為特遣隊和預備隊,先後劃歸南方軍指揮
太平洋戰爭末期編制
  • 緬甸方面軍第15軍: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第53師團,負責緬北地區,對抗中國駐印軍及英聯邦軍隊第28軍:第54師團、第55師團、第72獨立混成旅團,負責緬南地區,防備英軍從緬西南海岸登陸第33軍:第18師團、第56師團,負責中緬邊界地區,對抗中國第2期遠征軍第2師團、第49師團,為方面軍直屬預備隊第3航空軍:第5飛行師團
  • 第7方面軍第16軍:獨立混成第27旅團、獨立混成第28旅團,負責爪哇地區第25軍:近衞第2師團、第4師團、獨立混成第25旅團、獨立混成第26旅團,負責蘇門答臘地區第29軍:46師團、94師團、獨立混成第35旅團、獨立混成第36旅團、獨立混成第37旅團,負責馬來地區第37軍:第56獨立混成旅團、兩個獨立守備步兵大隊,負責婆羅洲地區(今加里曼丹島)新加坡守備隊第3航空軍:第9飛行師團
  • 第14方面軍第35軍:第16師團、第30師團、第100師團、第102師團、獨立混成第54旅團、獨立混成第55旅團,負責棉蘭老島、萊特島等菲律賓南部地區第1師團、第26師團、第68旅團,方面軍直屬,作為增援部隊投入萊特島戰役第2坦克師團、第8師團、第10師團、第19師團、第23師團、第103師團、第105師團、第58獨立混成旅團,方面軍直屬,分為3個集團負責呂宋島等菲律賓北部地區第4航空軍:第2飛行師團、第4飛行師團、第7飛行師團
  • 第18方面軍第38軍:第2師團、第21師團、第22師團、第37師團、第34獨立混成旅團、第70獨立混成旅團,負責法屬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撾、柬埔寨)地區第39軍:第4師團、第29獨立混成旅團,負責泰國地區
  • 第2方面軍第2軍:第32師團、第35師團、第36師團、海上機動第2旅團,負責新幾內亞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區第18軍:第20師團、第41師團、第51師團,負責新幾內亞西部地區第19軍:第5師團、第46師團、第48師團,負責澳北地區(舊指菲律賓到澳洲之間的區域)第4航空軍:第7飛行師團

日本南方軍南方軍的覆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反法西斯聯盟投降。在收聽"玉音"廣播後,南方軍總司令部明確表示要"承詔必謹,誓安聖慮",隨即命令各部停止作戰,準備與盟軍接洽投降事宜。
1945年9月12日,板垣徵四郎大將(新任第7方面軍司令官)代表南方軍尚存的74萬官兵,在新加坡簽訂降書。按照盟軍的命令,北緯16度以北的第38軍向中國國民黨軍隊投降,菲律賓的第14方面軍殘部向美軍投降,其餘地區約50萬人向英軍投降。
當時全軍部隊主幹序列如下:
緬甸方面軍(司令部在毛淡棉):第28軍(第54師團,獨立混成第72旅團),第33軍(第18、第49、第53師團),直轄之第31、第33、第56師團,獨立混成第24、第105旅團。
第7方面軍(司令部在新加坡):第25軍(近衞第2師團,獨立混成第25旅團),第29軍(第37、第94師團,獨立混成第35、第36、第37、第70旅團),第16軍(第48師團,獨立混成第27、第28旅團),第37軍(獨立混成第56、第71旅團),直轄之第46師團,獨立混成第26旅團。
第14方面軍(司令部在呂宋):第35軍(第1、第16、第26、第30、第100、第102師團,獨立混成第54、第55旅團,步兵第68旅團),第41軍(第8師團),直轄之第10、第19、第23、第103、第105、坦克第2師團,第1挺進集團,獨立混成第58旅團,第4飛行師團。
第18方面軍(司令部在曼谷):第15軍(第4師團),直轄之第15、第22師團,獨立混成第29旅團,曼谷防衞隊。
南方軍直轄:第14師團(獨立混成第49、第53旅團),第2軍(第5、第32、第35、第36師團,獨立混成第57、第128旅團),第18軍(第20、第41、第51師團)第38軍〈第2、第21、第55旅團,獨立混成第34旅團〉,第3航空軍(第5、第9飛行師團,第55航空師團)。
很明顯,至戰敗時刻,南方軍雖遭重創,但卻並未毀滅,其基幹力量依舊留存。關東軍的情況也是如此。這是"二戰"期間日本陸軍不同於海軍的一個特點。
南方軍總司令部一直存在到1947年年底,在此期間曾負責協助盟軍指揮部遣返海外投降日軍事宜。
戰後審判
南方軍的許多高級將領因戰爭罪行後來被國際軍事法庭處以死刑,在被處絞刑的7名甲級戰犯中,有4人曾在南方軍中任職,他們是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木村兵太郎(前緬甸方面軍司令官)和武藤章(前14方面軍參謀長)。其他被處決的高級將領還有山下奉文,本間雅晴等人。
參考資料
  • 1.    章紹嗣,田子渝,陳金安 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第2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