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旗後炮台

(中國台灣省高雄市旗津區境內的炮台)

鎖定
位於高雄旗津半島旗後山小山坡頂的旗後炮台,1875年(光緒元年)建成,為扼守高雄港進出的咽喉。整個旗後炮台可約略分為三區:北區是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 南區兵房。1985年台灣省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1991年高雄市政府進行修復,為時3年,於1995年1月1日開放參觀。
中文名
旗後炮台
地    點
位於台灣省高雄市旗津區
投用時間
1875年(清光緒元年)
歷史沿革
1683年滿清擊敗明鄭,統治台灣

目錄

旗後炮台簡介

旗後炮台位於台灣省高雄市旗津區之旗後山上,旗後山為扼守高雄港進出的咽喉――旗後炮台,1875年(清光緒元年)建成,與對岸西子灣的“雄鎮北門”相對峙。

旗後炮台歷史延革

原炮台入口 原炮台入口
同治年間,沈葆楨在此建置新式西洋炮台,劉銘傳續購進英制大炮加強火力,於甲午戰爭時擊退日艦,日據時代,大炮被拆走,只剩炮台。牆面有蝙蝠刻紋,厚牆內側為兵房,整個旗後炮台可約略分為三區:北區是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 南區兵房。兵房上方有炮座四座,主要建材為鐵、水泥及紅磚,磚牆採用“人”字砌法,中區台階有花紋,且每階磚砌方式皆不同,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相同。1985年台灣省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
康熙二十二年),,及撥調水師把總一員,兵一百名駐紮打狗仔旗後。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鳳山縣誌》載,旗後汛有炮台一大座,安中國式大炮六門,1840年(道光廿二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且於旗後築炮台一座以為防備。
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軍入侵琅嶠(恆春)直攻石門牡丹社,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加強海防,乃先後派準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後(威震天南)、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炮台,構成中、低射程火炮威力,以共扼打狗港。旗後炮台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雖屬西式炮台,兵房位於北區,指揮所位於中區,南區則設有大炮四座,但旗後炮台之入口卻非常中國式──八字門,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囍”字,實深具建築特色。
旗後炮台內部 旗後炮台內部
1894年(光緒二十年),旗後炮台配有四門英制八吋阿姆斯壯後膛炮。1895年乙未戰爭守軍劉永福義子劉成良所轄之黑旗軍與日艦發生激烈炮戰,日艦吉野號於登陸前炮擊,擊毀炮台門楣“威震天南”之前二字。雙方戰至傍晚,日軍突破防線登陸成功,旗後炮台守軍棄守,由人在大坪炮台的劉成良率隊退往台南,日軍進而佔領打狗港。台灣日據時期,旗後炮台之大炮被拆走、熔燬。台灣光復後,中華民國政府於旗後燈塔及旗後炮台之間另築碉堡。
現炮台經高雄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片恢復“天南”二字,以存歷史之真。
交 通
開車:中山高速公路往南>高雄端>漁港路>新生路(左轉)>漁港南三路>過港隧道>旗津二路>旗津三路>廟前路(右轉)>通山路(左轉)>旗下巷(非常小的單行道)。
機車:五福ㄧ路>五福四路>鼓山一路(左轉)>濱海一路>濱海二路>哨船街>鼓山渡船頭>旗津渡船頭>廟前路(右轉)>通山路(左轉)>旗下巷(非常小的單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