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旅遊社交網站

鎖定
旅遊社交網站是社交網站細分出來的一種類別。旅遊社交網站同時具備旅遊出行與旅遊社區交往的特徵,既有基於旅遊活動的異地性,也有基於人際交往關係的聚合性,很容易達成目的地與出發地之間的文化交流
中文名
旅遊社交網站
外文名
tourism Social Network Site
別    名
社交旅遊網站
類    型
社交網站

旅遊社交網站定義

旅遊社交網站(tourism Social Network Site)或社交旅遊網站(Social Travel Site)。
這個領域已經細分化已經很成熟,有和朋友交流的,有和專家互動的,有個性定製的等等,滿足各種不同需求。

旅遊社交網站理論原理

社交網站(SNS,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是根據1967年哈佛大學心理學Stanley Milgram教授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創立了面向社會性網絡(Social Networking)的互聯網服務。而SNS還有另一種解釋,即Social Network Site,常稱為“社交網站”或“社交網”,注意要與“社區網站”區分,兩者有本質區別。國內所指的SNS就屬於後一種解釋(即“社交網站”),它基於熟人關係,集合了論壇的社區形式以及博客表達自我觀點的特性,鼓勵用户使用真實姓名來更加有效的與其他用户分享交流。我國流行的社交網站以新浪博客人人網QQ空間開心網走唄網豆瓣網等為代表。截至2011 年底,我國社交網站用户數量為2.44 億,相比2010 年底略有增長。

旅遊社交網站發展趨勢

隨着旅遊業的不斷髮展以及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在線旅遊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在線旅遊運營商緊跟web2.0技術應用浪潮,旅遊社交網站相繼成立,希望通過social+travel吸引用户。
旅遊社交的基礎是旅遊,SNS遊記攻略點評等都是凝聚用户的方式。通過這些吸引並留住用户,試圖將旅遊這種低頻需求轉化成相對頻度稍高的需 求,給用户提供消費決策支持,是旅遊和社交的結合點。
旅遊社交網站與普通的社交網絡相比,更注重社區中對於旅遊目的地文化的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首先基於區域性,而非熟人關係。事實上的旅遊社交網站是起源於2001年,隨着當時户外旅遊逐步開始興盛,專業的旅遊人羣開始形成,同時對於個體旅遊中所遇到的各種文化上、生活上的問題,均需要頻繁的交流,以達成經驗的傳承和知識的傳遞——旅遊社交網站應運而生,諸如國內最早的旅遊社區,包括磨房、綠人網等。
同時,隨着旅遊業的日益發展,從事旅遊專業的人羣也越來越龐大,在2004年左右也開始形成了職業旅遊經理人的交流社區,其代表為旅遊經理人、同程旅遊俱樂部、航空旅遊社區、導遊小組等。

旅遊社交網站國內案例

旅遊社交的概念對於國內旅遊愛好者來説還是比較新穎的,比如剛剛興起的有走唄網、咕嚕魚、麪包旅行、人人的風車網等。走唄網的Group讓我們想起了豆瓣小組,二者專注於話題構建、旅行小組討論和出遊體驗的分享發佈,更能凝聚用户,將web2.0的互動性發揮到了極致,在旅遊市場產生了獨到的影響力。而咕嚕魚、麪包旅行則是在pinterest模式找準了自己的目標定位,人人的風車網雖然只經歷了兩個月的短暫考驗,但是其內部創業的精神可嘉,給互聯網從業者帶來了積極的借鑑意義。
當然,談到旅遊網站,我們也不能忽視窮遊網、馬蜂窩等以旅遊攻略為主的旅遊類論壇,還有專注於旅遊機票、酒店預訂的去哪兒網、攜程和藝龍。比如攜程就做了驢評,同城做了同城一起遊,藝龍和人人一拍即合,目的很明確,趁着社交網站正勁的風頭,給剛預熱的旅遊市場推波助瀾。

旅遊社交網站國外案例

Tripatini:諮詢旅遊專家
Boots N All和Lonely Planet Thorntree論壇:諮詢旅行者
TripWolf:閲讀旅遊專家和旅行者的訣竅
TripAdvisor和Virtural Tourist:查看旅行者評論
Dopplr:查看你的好友正在去哪兒
TripSay:更智能、個性化的旅遊計劃
WAYN:旅遊主題社交網絡
Foursquare:簽到、獲得積分、發掘新去處
Trippy :“朋友源”Friend Sour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