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陵

(漢語詞語)

鎖定
於(wū)陵,①古地名,主要在今山東周村及鄒平東南。
②借指陳仲子。因居於陵 ,故稱。《孟子·滕文公下》:“ 匡章 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 於陵 ,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聘隱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漢陰之高。” 南朝 梁 何遜 《聊作百一體》:“ 靈輒 困桑下, 於陵 舍李螬。” 唐 李商隱 《初食筍呈座中》詩:“嫰籜香苞初出林, 於陵 論價重於金。”
中文名
於陵
相關文獻
《孟子·滕文公下》
類    別
地名
所在國家
中國

於陵古地名

於陵歷史沿革

堯、舜、禹時期至夏朝,為於陵國都城。
商朝,一度為逢伯陵國都城。
西周至春秋,一度為扶餘丘國屬地或都城。
戰國時期,為齊國於陵邑。
秦屬齊郡。
西漢置於陵縣,屬青州部濟南郡。王莽新時,改名於陸縣,尋廢。
晉改於陵縣為烏陵縣,尋廢。南北朝劉宋孝武於於陵縣地置武強縣,並置廣川郡(今長山鎮)。
南北朝北魏改武強縣為逢陵縣。南北朝後齊改廣川郡東平原郡(今長山鎮)。
隋開皇三年郡廢,又別置濟南縣(今鄒平縣好生鎮平原莊)。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強縣為長山縣,以縣境長白山而取名。長山縣治所從於陵城遷至廣川郡(後東平原郡)廢城,即今之長山鎮。另外還有宋宣和末移縣治説,先移至固玄鎮而後再移長山説。
長山縣於1956年3月併入鄒平縣,原治所今為鄒平縣長山鎮
治所遷移以後,於陵城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變為於陵故城,演變為民眾俗稱的古城,即今日的古城村。隋以後,在它的近旁崛起了一座絲綢重鎮——周村,書寫着新的經濟文化的輝煌。

於陵詳解

於陵這個古地名之所以沒有完全被歷史湮沒,這要得益於一個人——陳仲子,他是戰國時期齊國貴族田氏的後裔。被封到於陵,又稱為於陵子。他是本階級的叛逆者,奉行“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的處世態度。齊王楚王都請他做高官,他堅辭不受,又不堪其擾,攜妻帶子逃到山上種菜去了。著作《於陵子》傳世,倍受孟子推崇。他是和莊周同時代的思想家,都講究順乎自然,無為而治,道德精神至上。
遠在七八千年以前,在中華大地上,以黃河流域為腹心,繁衍生息着氏族部落的兩大族團:一是西羌集團,始祖為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二是東夷集團,始祖為太昊氏(伏羲氏)和少昊氏。他們共同的祖先是華胥氏西羌集團分佈在黃河上游的高原地帶,以畜牧為主要生活來源,多以牛羊為圖騰,長於牧羊故曰羌。西羌集團沿着黃河兩岸不斷東進,與東夷族團不斷征伐與融合。東夷族團的發源地是河北燕山山脈。它是一個龐大的族團,後來分為人夷、鳥夷、鬱夷三大支。隨着繁衍和追逐生活資源以及氏族間的征戰,不斷遷徙,逐漸分佈於山東半島、河南東部、安徽中部一帶。《説文》曰:“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夷,善於用大弓的部落,位於東方而稱東夷。孟子説舜是東夷人,《史記》《淮南子》《越絕書》等典籍皆雲“舜耕歷山”。
鳥夷,以捕鳥為食,以鳥羽為衣,依賴鳥類為主要生活來源。後來發展到以鳥為氏族圖騰,以鳥名為氏族部落名稱,以鳥名為部落方國的名稱,直至以鳥為姓氏。
鳥夷族羣的部族方國很多。譬如南遷的太昊氏,風姓,以鳳鳥為圖騰,建都在陳,即今之河南省淮陽縣,今淮陽縣城北有太昊陵。繼後,少昊氏建都曲阜,今曲阜東有少昊陵。蒙,以蒙鳥為圖騰,發祥于山東蒙山。牟,以牟鳥為圖騰,發祥地為膠東牟山。薄姑,以勃姑鳥為圖騰,在今博興縣內。菑,以毛羽黑色的菑鳥為圖騰,今臨淄、淄川皆為菑族所在地。這些鳥國部族之多,堪稱百鳥之國。
其中一鳥國叫於國。《説文》雲:“於,古文烏,象形。”烏鳥,羽毛純黑,俗稱烏鴉老鴰。於族人以烏鴉為圖騰,後來便以烏為國名,稱於國。因居住於長白山麓的高平之地,又叫於陵國,都城設在於陵,即今之鄒平縣臨池鎮古城村。陵,《爾雅·釋地》:“大阜曰陵。”阜者,高平之地,即土山。於陵故城東、南、西三面,皆為丘陵土山。何光嶽《東夷源流史》雲:“於人發源於於陵,以烏鳥為圖騰,後成為國名。”從堯、舜、禹到夏朝,於陵故城一直是於陵國的國都。烏——烏鴉在傳統文化中是吉祥的神鳥。華夏神話説,烏為駕馭日車的神鳥,叫三足烏。《論衡》雲:“日中有三足烏。”《山海經》《左傳》《淮南子》《史記》等典籍均有記載。古云: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儒家文化又把烏鴉尊為孝鳥,認為它有尊老愛幼的美德。《本草綱目》雲:“此烏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雲“烏鳴地上無好聲。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佔所不載。”唐以後,方有烏鴉主兇的民俗,范仲淹《靈烏賦》,即可佐證。“何為號呼於人兮,告吉凶而逢怒”“知我者謂吉之先,不知我者謂兇之類”。但范仲淹自誓“寧鳴而死,不默而生”。20世紀40年代以前,烏鴉遍佈城鄉,朝夕之時,千百烏鴉羣若烏雲一般飛翔天空,歸宿樹林。這種景觀逐漸消失於50年代。
部族方國之間,為了爭奪生活資源,伴隨着強吞弱、眾暴寡的征伐,部族之間的吞併、驅逐、遷徙是時常發生的。自然,部族間的聯合與融合也是繁衍發展的形式。夏末至商朝,太昊氏之後的逢伯陵曾一度強盛起來。羅泌《路史》雲:“逢,伯爵,伯陵之國,黃帝所封,夏有逢蒙,《穆天子傳》逢公其後也。地今開封逢池,一曰逢澤。”伯陵,即百靈鳥。鳥夷中最早遷至河南者。大約商初東遷至山東臨朐西的逢山,居於季萴氏的故地。逢伯陵強盛之時,曾將山東半島內的許多小國征服吞併。長白山區的於陵國、夫於國等,都成了逢伯陵的屬地,其中一部分被迫遷徙他方。《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子指着薄姑城説:“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氏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這説明逢伯陵是佔領爽鳩氏、季萴氏故地的繼居者。不久,薄姑氏發展興盛起來,又將逢伯陵征服驅逐,成為商朝後期比較強盛的屬國。薄姑城距於陵城僅百里之遙。於陵國曾一度被逢伯陵所征服佔領,成為逢伯陵國屬地。《齊乘》雲:“逢伯陵,商之諸侯,封於齊,薄姑氏代之,後太公代之。”據《太平寰宇記》雲:“逢陵故城在淄川縣西北四十里。”方位和距離皆與於陵城吻合。這説明於陵故城曾一度成為逢伯陵侯國的都城。舊志引《嶽通志》雲:“魏書雲:逢陵縣治,故於陵城也。是北魏改曰逢陵矣。”北魏時,於陵縣一度改為逢陵縣,這是商朝逢伯陵國一度取代於陵古國這一歷史信息的記憶召喚與再現。
王莽新朝時,於陵縣一度改為於陸縣。北遷朝鮮半島的扶余族人曾建百濟國,百濟王妃稱“於陸”。百濟語中,陸為妻之意,於陸含有於人之妻的意思。王莽改縣名時,是否有此懷古之意呢?也可能是一種巧合,那時許多帶“陵”的地名,大多改為“陸”。

於陵於陵與夫於、於餘的關係

於陵與夫於、於餘又是什麼關係呢?何光嶽在《東夷源流史》中,前面寫道:“山東鄒平縣東南的於國,當以烏為圖騰,春秋時為齊國所並,改為於陵邑。於族後來北遷,建立扶餘國。”後面又云:“於人發源於於陵,以烏鳥為圖騰,後成為國名,於周朝建國於於餘丘,稱於餘,其地在今山東臨沂市北。”很顯然,書中將於陵與於餘、扶余(夫於)搞混在一起,沒有將其異同及關係分辨明白。
夫於與於陵原本是鳥夷中兩個不同的族羣。鳥夷中有一支叫鳧臾,原為九夷之一,又稱浮渝、扶餘、夫於,皆為一音(fu)異字。鳧為一種水鳥,俗名野鴨。該族以鳧鳥為圖騰,後為國名。《字彙補》雲:“鳧臾,東方國名,即夫於也。”學術界對夫於族的發祥地眾説紛紜,莫衷一是。其實,夫於族最早發祥地就是今長白山北麓的夫於邑(今鄒平縣西董鎮夫村)。《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齊子尾(高蠆)逐“出羣公子”;昭公十年,齊陳桓子接受晏嬰的建議,召撫羣公子,“子周亦如之,而與之夫於”。杜預注云:“子周本無邑,故更與之。”又注云:“夫於,濟南於陵縣西北有於亭。”清代王漁洋晚年家居曾著《古夫於亭雜錄》,序雲:“所居魚子山下有魚子水……山上有古夫於亭,因以名之。”康熙《長山縣誌》載:“夫於邑,在縣西南三十里夫村。”一直到今天,依然叫“夫村”,這是古鳧臾族、古扶餘國的信息遺存,仍一脈傳承着關鍵字“鳧”(浮、扶、夫)的音。
夫於族人繁衍興盛起來,不斷擴展,南北遷徙,分佈極廣。當逢伯陵強盛之時,夫於族人大部分被驅逐,大規模向北遷徙至松花江、鴨綠江一帶,建立扶餘國。直到金代,扶余之名才不見於史書。北遷的扶余人大部分後來融入渤海國,一小部分融入女真族與高句麗族。今吉林省有扶余縣,乃是今人特意保存古扶餘國歷史信息的體現。留在山東長白山區的一部分夫於人,與於族人融合交匯,形成了較為強大的新的“於餘”一支,在商末周初建立了於餘丘國。《左傳》中春秋爵姓皆亡之三十二國中,有於餘丘。學者多認為,於餘丘國在今臨沂市西北,有的説臨沂西北七十里。從方位、距離和歷史淵源等綜合判斷,極有可能,於餘丘國就在於陵故城
歷史上,於陵曾為部族方國都城,又曾為縣城,戰國時代又與六大學派之一的廉士陳仲子聯繫在一起,所以“於陵”的知名度較高。而“夫於”呢,遠古時候曾為部族夫於方國的都城,後來在部族征戰中,大部分遷徙其他地方,原夫於故地從此衰落下去,再也沒有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夫於邑”的名望漸漸暗淡下去,後來僅僅保留下一個村名。但這個小小的夫村,卻是穿越歷史長久、分佈區域廣大、沿革變化複雜的扶余族人的最早發祥地。長白山腹地的小小夫村,早已淡出學術界的視野,被人們所遺忘。

於陵詩詞吟誦

古於陵城
明末山左詩人徐夜
仲子城邊日向中,田家饁畝自西東,
高原雨腳牛羊處,一徑秋深豆葉風。

於陵於陵-陳仲

陳仲,名定,也叫陳仲子、田仲、於陵中子等,是戰國時著名的賢士。他是戰國時期齊國田氏貴族的後裔,其兄是齊國的卿大夫,封地在蓋邑,年收入達萬鍾之多。

於陵思想

陳仲從小生長在貴族家庭中,看到貴族階級內部骯髒糜爛的腐朽生活,以及對廣大下層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榨。他憎恨哥哥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惜出賣靈魂,公開行賄受賄不講道德。又深深感到個人無力來改變社會。於是在他年輕時代就依然與兄長決裂。他先在沂山附近隱居,但仍不得安寧,後來到風景秀麗的長白山中,自己打草鞋種糧食,自食其力,幻想創造一種世外桃源式的理想世界。奉行“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的處世原則。在當時影響很大,孟子在談到他時,都不得不稱他是:齊國之巨孹。
但現實是無情的,諸侯紛爭,戰亂不斷,危險時時騷擾着他的隱居生活。楚國國王聽説他不願在齊國為官,又學識淵博,便想重用他,派人攜帶重金來聘請他去為相。陳仲清醒地認識到各國統治者的本質都是一樣不仁不義的,於是辭絕了聘請,退還了禮金。後來,他為了避開無休止的糾纏,又帶着妻子般到長白山白雲峯的石室中去住,渴飲泉水,飢餐果蔬,在勞動之餘,著有《於陵子》一書。對他的思想有所闡發。

於陵遺蹟及後人

據《風俗通》介紹,他的後代以於陵為姓,漢代大夫於陵欽,就是他的後代。今長白山中有陳仲子遺蹟多處。山下於陵故城舊有陳仲子故宅,長山城中又有陳仲子墓等古蹟。

於陵傳説故事

周村、鄒平一帶關於陳仲的傳説故事很多。其中有一則故事是:陳仲有一次在睡夢中口渴異常,四處找水不得,恍恍惚惚偷了鄰居一個甜瓜吃。醒來以後,他明知是夢,還是覺得良心不安,趕忙到街上買了一個瓜,親自送到鄰居家中。人家不接受,他百般請求人家收下,才安心地回到家中。由此可見,孟子等對他的推崇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