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志斌

(黃山書社原編輯室副主任)

鎖定
於志斌, 江蘇宿遷人,生於1960年8月(出生地:安徽合肥)。1982年秋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系,史學學士。此後15年間在安徽出版界工作,先後任職於安徽人民出版社文史編輯部、黃山書社(安徽古籍出版社),歷任編輯室副主任、主任的職務。
中文名
於志斌
出生日期
1960年8月
畢業院校
安徽師範大學
出生地
安徽合肥

於志斌人物簡介

自1995年4月起,於志斌 [1]  擔任黃山書社副社長,不久兼任該社副總編輯。1997年12月獲得編審專業技術職稱資格。1995—1997年,擔任國家重點項目《中華大典》安徽省聯絡員。其間,曾兼職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出版事業管理局總支書記;曾參加安徽省扶貧工作,在廬江縣長衝鄉任扶貧工作組副組長。從1998年2月起至今,在深圳市海天出版社工作;歷任特區讀物編輯部副主任、主任,黨委行政辦公室主任;是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養對象(第三層次);編審。安徽省推薦首屆全國優秀中青年圖書編輯候選人之一,安徽省第一屆“十佳出版工作者”候選人之一,廣東省出版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庫人員被推薦人選,廣東省宣傳文化系統第二層次經營管理人才被推薦人選。

於志斌主要作品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先後策劃組織編輯出版了一系列文化普及之作和學術專著。比如:《名聯鑑賞詞典》,《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等7家中央級報紙,先後刊文作推薦評介。獲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安徽省版協頒發的1988年度優秀圖書二等獎。累計印數3.2萬冊;《中國名勝楹聯大觀》,獲1979—l989年度華東地區優秀旅遊圖書一等獎;《對聯學知識導讀》,1991年3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認為此書為“對聯開創了理論研究的先河”)等一系列對聯書籍,弘揚祖國這一優秀文化傳統。這一出版行為載入了當代中國楹聯歷史。他為繁榮祖國優秀文化遺產,推動楹聯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受到中國楹聯學會的表揚,曾獲得學會頒發的首屆中國“楹聯十秀”提名獎。
再如:由季羨林常任俠任繼愈週一良等學術大師參加撰寫的東方文化書籍;其中《東方文化史話》是季羨林先生文革後復出主編的第一部書,也是系統普及東方文化知識的第一本圖書,國內有關“東方文化”的第一部史話,《出版年鑑》作過專題介紹。許傑、許永璋父子兩教授《〈老子〉詩學宇宙》,理論見解新穎,學術品位高,已成為老子研究中的一家之言。1994年10月,獲得由全國古籍優秀圖書獎評委會頒發的“全國古籍優秀圖書獎”三等獎和南京大學“胡小石文學獎”。萬繩楠教授《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得到日本學者川合安高度評價;該書獲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安徽省版協頒發的1991年度優秀圖書一等獎。此外,張志哲教授《震盪與整合——春秋歷史文化流程》、安旗教授《書法奇觀》、謝青教授(主編)《中國考試製度史》、萬繩楠教授等《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等學術力著;這些圖書除分別獲得國家和省級有關獎項外,還在海外獲得相關學術領域的重視,某些研究成果至今被引證和使用。他曾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向中央文獻研究室提出策劃、組織出版“毛澤東手批文史古籍選集”之類書稿的建議;“毛組”覆函表示已採納建議、感謝等。
他還策劃組織編輯出版了“當代家庭文化叢書”、“佛教文化叢書”、“揚州歷史文化叢書”、“中華古玩通鑑叢書”、《中國飾紋圖典》、《絲路風雲》等系列圖書,可稱良品;曾經編輯了一系列方誌圖書,其中《鵝湖書院志》、《亳州市志》均佳,各獲得獎項;後者獲得了首屆“安徽圖書獎”二等獎。該屆一等獎空缺。“安徽圖書獎”是安徽省政府頒獎,為當地圖書評獎中最高獎。

於志斌人物經歷

1998年以來,策劃、組織、編輯了《譚藝書系》、《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精緻生活叢書》(未出完)、《圖説中國文化》(未出完)等系列圖書和《史聖司馬遷》、《歐洲大地的“中國風”》等單冊書,為海天出版社提高圖書文化品位、積澱和弘揚我國人文精神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還主持編輯了《鄧小平全紀錄》、《深圳全紀錄》、《中華抗“非典”四字歌》、《深圳舊志三種》等,及時地宣傳了深圳市的時代精神和文化積澱;它們分別獲得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廣東省優秀圖書獎、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二等獎項。《史聖司馬遷》的思想價值、藝術價值,是相當高的,出版後,除中央電視台自行在“讀書時間”欄給予專題書評(品)外,評論該書的文章也足以出版一本書了。它為海天出版社品牌含量注入了非常厚重的內涵。同時,海天出版社已經向台灣實學社賣了該書繁體字版權。
作為出版人,他發表的《假豔麗·假深沉·假博大——小議“書名現象”》、《僥倖的錢編輯》、《小議公費出私書》等,呼籲加強出版職業道德和編輯責任意識方面建設,引起業內重視;先後發表的《文史古籍出版社選題定位與發展》、《一個不能沒有出版家的時代》、《品類·品位·品牌》、《開創以人為本的出版工作新局面》等,從出版戰略高度闡述了編輯工作、出版人才建設和圖書品牌建設。他寫有大量圖書評論文章,其中部分收入個人專集《山海文心》(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他編著了《婉約詩》、《千古雜記》(均為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整理點校了《封神演義》(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亦復如是》(重慶出版社出版)。新近正在陸續完成個人作品《品讀:鵬城別記》、《品讀:文史春秋》、《品讀:與書俱老》、《品讀:昨日心景》、《品讀:古董小説》。對他做介紹的人名詞典有:《當代對聯藝術家辭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版,李寧主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人事出版社版)、《安徽省高級專家詞典(三)》(安徽科技出版社版)、《大百科專家集》(大百科出版社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