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世聰

(中國浙江籍藝術家)

鎖定
方世聰,男,194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1965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油畫系(本科五年),導師:吳大羽周碧初俞雲階張隆基;1976年任上海戲劇學院美術系油畫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教育局美術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1985年任上海黃浦畫院副院長;1987年任法國國立裝飾美術學院訪問學者教授;2003年回國後任南京藝術學院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1] 
中文名
方世聰
外文名
Julien Fang
國    籍
法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41年
畢業院校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職    業
畫家
代表作品
《東方少女》
《老師》
《凱旋》
主要成就
1965年被評為中國領袖肖像畫家
2006年被法國馬爹利評為 ” 中國首屆非凡藝術人物 “
藝術風格
當代藝術
職    稱
大學教授

方世聰藝術風格

方世聰擅長人物肖像,善於用敏鋭的觀察力來捕捉人物不同的表情與內心,謳歌人生,揭示人性。他的作品色彩豐富,充滿激情,形式感強。
他早期的油畫創作,刻畫出一個個中外不同人物的形象,展示了經典而靈動的人物油畫技巧,不但形態生動,而且還充滿着中國文人寫意的風範。
方世聰經過法國及歐洲近17年的考察與創作,畫風有了深刻的改變,那就是用具象來表達抽象的意味,以視覺來表達詩意的審美,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心象繪畫語言,從傳統寫實的方法發展到謳歌生命的“心象”藝術,因為畫家的文化底藴來自民族江南的、心靈的,而表現形式及思想又是當代的、世界的,那就自然形成了畫家獨特的新風格。 [2] 

方世聰藝術履歷

方世聰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1992年
在巴黎貝那諾斯畫廊舉辦個展
巴黎,法國
1997年
《回顧展》,法國維利葉城堡
維利葉城,法國
2000年
《方世聰作品展》上海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04年
《回顧與展望》個展,上海大劇院畫廊 [3] 
《激情的藝術》個展,杭州西博會博物館
杭州,中國
2008年
《冰與火——方世聰藝術人生文獻展》,上海檔案館
上海,中國
2012年
《生命-方世聰作品展》,上海海上谷韻
2016年
《象色之魅·方世聰藝術展》,上海泓盛藝術空間
2019年
《生命之歌·方世聰藝術作品展》,上海久事藝術空間
2021年
《行者歸來·方世聰藝術作品展》,方世聰海上藝術空間
上海,中國

方世聰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14年
參加上海藝術宮舉辦的《海平線畫展》
上海,中國
2018年
油畫《趙樸初肖像》參加中華藝術宮“第十一屆上海美術大展”
2021年
油畫《紅嫂》、《琳達》參加中華藝術宮“風自海上作品展”

方世聰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1982年
油畫《東方少女》在美國紐約的“中國當代藝術展”榮獲特別獎
紐約,美國
1988年
油畫《紅布·人體》獲巴黎十八區藝術沙龍評委獎
巴黎,法國
1997年
油畫《小公主》獲聖日爾曼藝術沙龍評委獎
聖日爾曼,法國

方世聰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眾神之車》
上海,中國
《曙光·2020》
久事美術館收藏
上海,中國

方世聰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圖
作品信息
《生命流注 》
《生命流注 》 《生命流注 》
綜合材料,120cm×240cm
,1994年
《中國農民》
《中國農民》 《中國農民》
紙上炭精,48.5cm×34.5cm,1976年
《東方少女》
《東方少女》 《東方少女》
布面油畫,100cm×81cm,1981年
《老師 》
《老師 》 《老師 》
布畫油麪,110cmx100cm,1981年
《法國面紗 》
《法國面紗 》  《法國面紗 》 
布畫油麪,46cmx38cm,1995年
《藍湖——向塞尚致敬》
《藍湖——向塞尚致敬》 《藍湖——向塞尚致敬》
布面油畫,74cmX93cm,2006年
《母親的喜悦》
《母親的喜悦》 《母親的喜悦》
布面油畫,120cmX95cm,2010年
《沂蒙山紅嫂》
《沂蒙山紅嫂》 《沂蒙山紅嫂》
布面油畫,100cmX81cm,2010年
《凱旋》
《凱旋》 《凱旋》
綜合材料,160cm×240cm,2011年
《鳳凰春曉》
《鳳凰春曉》 《鳳凰春曉》
布面油畫,65cm×80cm,2013年

方世聰人物評價

方增先(上海美術館館長):
方世聰油畫新作的圖式,既是西方的,又是東方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他以富有靈性的藝術構思和圓純嫺熟的藝術技巧,把自己的美學思想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他的思想屬於未來,而其精神卻是永恆的。
水天中 (著名美術評論家):
他的座右銘是“藝術即精神”,在法國十多年間,他對文化、精神的哲學思考,遠遠超出對藝術時尚的關注。這實際上是他的“活法”,即生存方式,也是他藝術思想和藝術實踐最令人回味的東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