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西蘭隼

鎖定
新西蘭隼(學名:Falco novaeseelandiae):是隼科、隼屬的一種猛禽。體長36-48釐米,體重250-600克。是大型獵鷹,有性別二態性。雌性平均比雄性重150克。羽毛顏色沒有區別。是新西蘭的特有種,在北島和南島都很普遍。
新西蘭隼出現在三個不同的亞羣中,這些亞羣不被認為是亞種(布氏亞羣、東方亞羣、南方亞羣)。主要棲息在當地森林和空地的半開放景觀中。主要食物種類包括鳥,小型哺乳動物、蜥蜴和昆蟲。
中文名
新西蘭隼 [3] 
拉丁學名
Falco novaeseelandiae
別    名
鶉隼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隼形目
隼科
隼屬
新西蘭隼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 178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New Zealand Falcon

新西蘭隼動物學史

鳥類學家將新西蘭隼描述為一個特殊的物種,該物種或與三種南美物種——橙胸隼、食蝠隼和黃腹隼有關聯;分子系統發育研究表明,新西蘭隼與黃腹隼的關係最為密切。從它們的體型大小明顯不同可以看出兩種形式,南島的種族體型較大,北島的種族體型較小。儘管中性遺傳標記顯示了這兩種形式的近期歷史,但巨大的大小差異可能是由生態適應驅動的。保護管理已經避免了北島(Falco novaeseelandiae ferox)和南島(Falco novaeseelandiae novaeseelandiae)種羣的混合。 [6] 

新西蘭隼形態特徵

新西蘭隼體長36-48釐米,翼展66-91釐米,體重250-600克。是大型獵鷹,像許多其他隼屬物種一樣,有性別二態性。雄性比雌性小得多,雌性平均比雄性重150克。羽毛顏色沒有區別。頭頂和後枕深棕黑色,並點綴着白色斑點。而前部是奶油色,帶有明顯的黑點。來自南島東部的鳥類比來自北島的鳥類更蒼白、更大。下頦白色,胸部有深色條紋,腹部和下覆羽紅褐色。翅膀下面有條紋。尾巴下面的羽毛是紅棕色的,腿黃色。 [3-4] 
幼鳥的顏色要深得多,上體純藍黑色,下體黑褐色。腿黃色。 [3-4] 

新西蘭隼棲息環境

新西蘭隼經常出現在各種環境,主要棲息在當地森林和空地的半開放景觀中:森林邊緣、小樹林、荒野、河谷中的草地。在冬季,即使在城鎮和果園也可以觀察到該物種的幼鳥。通常在海拔1500米以下。有時見於城市。多在偏遠地區的森林和岩石上繁殖,也在農田和乾燥的草叢中繁殖,還在新興的松樹種植園中繁殖。這些松樹種植園已經被認為是該物種的主要棲息地(Pawson等人2010年),並且可以支持極高的密度(Seaton2009年)。 [2-4] 

新西蘭隼生活習性

新西蘭隼是一種獵鳥,該物種既可以從有利位置狩獵,也可以通過飛行,在空中或地面上捕捉獵物。成鳥主要是留鳥,而幼鳥則四處遊蕩。常見於農田、果園和城市地區。該物種是一種在保衞其領地時表現出極大暴力的侵略性鳥類,它們甚至會攻擊狗和人。 [4] 

新西蘭隼叫聲

新西蘭隼會發出快速而強大的“kik-kik-kik”聲。該物種在其繁殖地特別嘈雜。 [3] 

新西蘭隼食性

大多數獵物是小型雀形目,儘管也記錄了比新西蘭隼自身重幾倍的獵物。雌性甚至可以捕捉鴨科的野鴨子,還獵殺兔子和幼野兔。主要種類主要包括鳥,小型哺乳動物、蜥蜴和昆蟲。 [3]  [4] 

新西蘭隼分佈範圍

該物種是新西蘭的特有種,在北島南島都很普遍。它們也出現在奧克蘭羣島坎貝爾島有兩條記錄(Miskelly等人2020年)。 [2] 
新西蘭隼分佈圖 新西蘭隼分佈圖 [2]

新西蘭隼繁殖方式

已成對的新西蘭隼全年都在領地上,根據地區的不同,在冬末和早春發情,新西蘭隼像任何隼屬的獵鷹一樣,不會築巢。卵直接產在地上、巨石腳下茂密的植被中或在樹上的平台上,例如在斷枝或寄生植物上。每窩產卵2-4枚,孵化期29-35天,幼鳥留在巢中的時間是32-35天。離巢後,它們仍然依賴父母2-3個月。平均繁殖成功率為1.9只/對產卵。儘管性成熟的年齡通常被認為是20個月,當食物供應量豐沛時,雌性可能會在第一年就繁殖。 [2-4] 

新西蘭隼保護現狀

新西蘭隼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1年ver3.1——無危(LC)。 [2] 

新西蘭隼種羣現狀

新西蘭隼曾經處於下降狀態,但仍然認為它們是穩定的。該物種通常分為三種形式(儘管在分類學上它被認為是單型的):“布氏亞羣”、“南方亞羣”和“東方亞羣”(Marchant和Higgins,1993年)。1978年的物種數量估計如下:“布氏亞羣”型(北島和南島西北部)450-850對;南方亞羣(南島西南海岸和奧克蘭羣島)140-270對;和東方亞羣(南島其餘地區)3,100-3,200對。因此,總量估計為7,400-8,800只成熟個體。沒有進行新的估計,從那時起,一些數量已經下降和/或恢復,這給2018年後的數據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由於這些原因,認為種羣數量為5,000-15,000只成熟個體。 [2] 
趨勢證明:新西蘭隼以前因棲息地破壞、迫害和DDT的影響而下降。然而,它對整個新西蘭普遍的棲息地改造相對適應,在種植園中成功繁殖並主要以非本地鳥類和哺乳動物為食。據記錄,一些種羣數量正在下降(Gaze和Hutzler2004年),該物種在斯圖爾特島已經滅絕(Bell,2017年)。布氏亞羣在全國被列為“全國增加”(Robertson等人2021年;根據Townsend等人2008年建立的標準),表明該物種以前已經下降(在過去1000年內),但有一個在接下來的三代人中,持續或預計增長>10%(物種規模或居住面積)。以前被認為正在增加的東方亞羣被列為“全國弱勢羣體”,因為其數量少且穩定,預計在接下來的三代中將保持穩定。 南方亞羣(佔全球數量的不到5%)被認為數量少於 1,000只成熟個體,因此被列為“國家瀕危”,但根據標準(Townsend等人2008年)表明,少量族羣的數量是穩定的,預計在接下來的三代中將保持穩定。然而,這些統計數據的質量很差(Robertson等人2021年),需要確認。新西蘭隼的全球種羣因此被謹慎地認為是穩定的,但可能正在增加。 [2] 

新西蘭隼相關文化

●新西蘭隼在新西蘭兩次被印在錢幣上,也曾兩次被用於新西蘭郵票。2006年,它還出現在可收藏的5美元硬幣上。 [7-8] 
新西蘭隼的錢幣和郵票
●新西蘭皇家空軍的特技飛行隊被稱為黑獵鷹隊。 [9] 
黑獵鷹隊 黑獵鷹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