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年花市

鎖定
廣州迎春花市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盛會,廣州人民的一場嘉年華。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錦、人海如潮,熱鬧非凡。作為明代“廣東四市”之一的廣州迎春花市,早就名揚五洲,飲譽四海。迎春花市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其不但呈現了古老的嶺南地區人民羣眾的春節習俗,更與廣州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迎春花市融合了廣州人“講意頭”的傳統,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卉語言。
中文名
新年花市
出版時間
2003年7月1日
出版社
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對    象
中青年

新年花市廣州新年花市

廣州新年花市源於明末“花渡頭”。清中期,在藩署前(今廣東省財政廳前)出現夜間花市,19世紀60年代漸成年宵花市,遷至今天的北京路。花市從農曆臘月二十八直至除夕夜,廣州人每年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來年行好運,尤其是逛西湖花市,是“老廣州”的風俗習慣。 位於廣州市西湖路、教育路商業區域的西湖花市,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中心花市,享有“百年花市”的美譽,也保留着廣府傳統文化的風韻。 [1-2] 
新中國成立後,年宵花市從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八起,一連三天。為了避免擁擠,廣州市區教育路、西湖路也相繼設除夕中心花市。
20世紀60年代:迎春花市迎來“第一春”
1956年,為了更好地發揚花市傳統,分散於各街巷的店鋪被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人們用竹竿搭成牌樓和花架,名曰“迎春花市”。20世紀60年代,是廣州花市的第一個鼎盛時期。1960年,全市花市增容至4個,當時國家領導人經常光臨花市,與民同樂。“文革”臨近時,許多地方的迎春花市都充滿了“革命氣息”,當時行花街常常見到“非洲人民站起來”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標語。
20世紀80年代:洋花爭春,市民網上逛花市
到了1980年代,廣州迎春花市迎來了第二個鼎盛時期,這個時候,洋花進來了,迎春花市進一步擴大。根據風俗,花市結束,花農必須把售不出去的花砸爛,2000年花市,越秀區説服客商把花農賣不出去的花都買下送給老人院的孤寡老人,這一行動得到了眾多青年志願者的支持,此“護花活動”後來得到了廣州其他花市的效仿,廣州花農沿襲了一兩百年的除夕夜過後摔花砸花的陋習,戛然而止。
2008年越秀花市首創“網上花市”和“手機花市”,市民輕觸鼠標或手機,便可安坐家中逛花市。2009年,全國首個免費上網的無線迎春花市也在越秀區西湖路迎春花市開鑼。而海珠區花市也出現了備受市民歡迎的“海珠康園手工藝作品慈善義賣點”。

新年花市意義

新春佳節,鮮花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角色,因為花是美好的象徵,能給人們帶來好的景象。花的種類繁多,色彩繽紛,香味芬芳,形態各異,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為美好的生活增添了無限閒趣。
本片將為您獻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名花,讓您在悠揚樂韻中漫遊春天的花海,並向您演示一流的插花藝術及家居花卉擺設技巧,讓鮮花真正走進您的休閒生活!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錦、人海如潮,熱鬧非凡,是廣州人民的一場嘉年華。
年花:廣府新年必備三種花:金桔、桃花和水仙。
金桔,因為粵語中“桔”和“吉”同音,買一盆放在家裏象徵大吉大利;桃花,象徵大展鴻圖(桃),青年人則希望能行桃花運;水仙象徵富貴吉祥。

新年花市發展特色

2010年,廣州迎春花市有所變化,天河區黃埔區的舉辦地址和規模都改變了,全部花市也不是同時開放,花都花市最早,在2月4日開放,而越秀、荔灣、海珠、天河、黃埔、白雲區花市要到2月11日才開始。
越秀花市融入粵劇、講古節目,牌樓設計配合亞運主題
2010虎年春節將至,隨着最受關注的越秀區西湖花市檔位投標的圓滿結束,廣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又將開幕。越秀區兩個花市設置約400個攤位,數量比去年有所減少,將為市民逛花市留出更多的人行通道。在爭奪最激烈的工藝品競投中,今年讀大一的梁嘉敬和曾永毅,以12390元的破紀錄標價,奪得了西湖花市光明廣場前一檔位3天的經營權。“今年經濟好,加上又是情人節。”這是近年越秀花市檔位價格走高的原因。據花市工作人員介紹,作為廣州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花市,除了有更多新的花卉品種,今年越秀區花市將會加入更多與往年不同的創意和特色。今年會將粵劇粵語講古等融入活動中,讓更多的市民瞭解到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越秀區的花市還特意預留了五六個攤位,展覽廣州剪紙、石灣公仔、肇慶裹蒸粽等民間工藝,屆時將邀請廣、佛、肇的大師親臨現場展示,與市民交流互動。同時,為配合2010年迎亞運的主題,今年越秀區的花市還將邀請體育明星參與。西湖花市主牌樓則以南越寶鼎燃燒聖火為主體,中央是一個巨大的LED顯示屏,據説這是有史以來花市主牌樓第一次運用LED顯示屏,花市期間將播出豐富的城區宣傳、亞運宣傳和賀年喜慶宣傳節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