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場古鎮

(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景區)

鎖定
新場古鎮,是長江泥沙在出海口受海潮頂託而沉積下來,海灘不斷生長而成,得名源於下沙鹽場之南遷形成新的鹽場,故名“新場”。新場古鎮主要景點有浦東院士風采館、新場古鎮十景、第一樓茶園等。 [3] 
新場古鎮有15萬平方米成片古建築、其中有4萬平方米為二進以上的傳統民居格局,68座古儀門、2000米老街、1200米明清石駁岸,三進以上的院落有20座、約2萬平方米。 [3] 
2008年,新場古鎮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5]  2011年、2014年,新場古鎮兩度獲得“中國民間文藝之鄉”稱號。 [5]  2017年,新場古鎮被評為“全國特色小鎮”。 [5] 
中文名
新場古鎮
地理位置
浦東新區新場鎮海泉街128號 [1]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展館開放時間9:30—16:30。
門票價格
免費,古鎮內部分小景點需收費
佔地面積
150000 m²
著名景點
第一樓茶園
新場古鎮十景

新場古鎮歷史沿革

新場,成陸於唐代中期,俗稱“石筍灘”“石筍裏”。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新場建鎮。
元代,新場設兩浙鹽運司署。 [3] 

新場古鎮建築格局

新場古鎮綜述

新場古鎮保持以新場大街、東西洪街為十字骨架,傳統建築為肌理,河網水系為依託的清末民初傳統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特色。鎮區四條河道把老鎮區劃為“井”字形格局,河道兩側尚有三進以上的宅第廳堂20多處,古民居近百處。
新場古鎮有15萬平方米成片古建築、其中有4萬平方米為二進以上的傳統民居格局,68座古儀門、2000米老街、1200米明清石駁岸,三進以上的院落有20座、約2萬平方米。呈現古街、古牌坊,古宅、古儀門、古橋、古駁岸、古寺、古銀杏“八古”歷史風韻,留有“前店中宅、跨水為園”特有宅院格局,江南水鄉古鎮風貌保存完整。 [3] 

新場古鎮建築特色

新場古鎮典型建築主要為多進天井式傳統住宅和傳統沿街商業建築,並有少量西式別墅類住宅和近代宗教建築,建築裝飾風格有鮮明的中西合璧特色。 [3] 

新場古鎮主要景點

新場古鎮嘉樂堂

嘉樂堂,清代建築,三進格局,建築面積976.2平方米,大廳雕樑畫棟,廳的八扇門正面雕八駿圖,背面雕水滸人物,前後儀門完整,是座小家碧玉式的典型院落。 [3] 

新場古鎮信隆典當

信隆典當,三進,前一進為平房,後二進為樓房,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現為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 [3] 

新場古鎮潘氏北宅

潘氏北宅,原有七進,現存五進,第二進客堂泥金漆廊柱猶在,第三進為二層樓,尚存五扇蠡殼窗,重檐、通轉游廊,專家稱這是最宜居的民居結構,因為這種結構冬暖夏涼。 [3] 

新場古鎮閔氏老宅

閔氏老宅,為清早期建築,閔家出過諸多舉人和秀才,其全磚結構的儀門如今保存很好。 [3] 

新場古鎮王和生宅

王和生宅,民國初建,融東西方建築理念於一體,精工製作,前後四進,其封火牆整體保存完整。 [3] 

新場古鎮張氏住宅

張氏住宅更較王和生宅華麗,門窗盡是從意大利進口的軋花玻璃,客堂鋪的馬賽克百年來完好如初,見者歎為觀止。 [3] 

新場古鎮第一樓茶園

百年茶館“第一樓茶園”的三層臨河建築風貌獨特,是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幾年前修舊如舊,現仍為茶園奚家廳的西廳部分是明代建築,部分在清代重修,該廳有四進,前、後、中間共三個儀門,大廳京磚完好,看方雕刻精美,荷葉椽完好如初。兩廂房的楠木框架雖綻出條條木筋,略顯陳舊,但木材仍很堅實。 [3] 

新場古鎮東嶽觀

東嶽觀始建於明代,道場不斷,是南匯道教協會所在地。 [3] 

新場古鎮南山寺

南山寺是具有700年曆史的古寺,建於元大德十年(1307年),如今香火甚旺。此外,城隍廟仍保留有大殿及西廂房,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黃炎培在這裏的廣場上曾作過演講。 [3] 

新場古鎮古橋

新場有石拱橋9座,分別為白虎廟橋、千秋橋、洪福橋、衙前橋(亦稱眾安橋)、永寧橋、義和橋、楊輝橋、眾安橋(亦稱盛家橋)、玉皇閣橋。 [4] 
千秋橋是南匯保存最好的石拱橋;洪橋經修復,還原了明代洪福橋的模樣;包家橋又恢復了明代多級踏步的石板橋格局。此外,東倉橋、西倉橋、福安橋、太平橋等古橋,也依然留存見證着新場的歷史。
新場的馬鞍水橋和石駁岸是區級文物,17座馬鞍水橋形態各異,年代不同,最早的始建於宋代,最晚的建於民國。駁岸上雕鑿的拴船用的“牛鼻”也叫“牽牛”的石件,其雕刻精美、圖案多樣、花紋鮮明,被上海市文物專家譽為“家門口的文物”。 [3] 

新場古鎮牌坊

明清兩代,新場鎮盛行各種石牌坊,共有13座。分別為:世科坊、貢元坊、三世二品坊、熙春坊、興文坊、餘慶坊、蒞政坊、中和坊、興仁坊、安裏坊、清寧坊、儒林坊、貤封坊。
世科坊為明隆慶元年舉人倪甫英、萬曆二十二年舉人倪家允父子所立,坐落在洪西街原魯班閣前,現僅存南側石柱一根聳立原地,還有題額“順天府萬曆甲午科第九十二名倪家允”。
三世二品坊為明代萬曆進士、太常寺卿朱國盛及祖朱鏜、父朱泗所建,坐落在現牌樓路同新場大街相交處。牌樓三門二檐氣勢宏偉,牌樓額題“九列名卿” 之上有豎寫的“恩榮” 兩字,反面為“聖旨” 兩字。左聯為“七省理漕”、右聯為“四乘問水”。祖孫三代都官至二品,故曰“三世二品坊”,以彰顯朱家顯赫地位。牌樓建造用了兩年時間,壯觀精美,人物、飾器、車馬花鳥栩栩如生,有“江南第一牌樓” 之稱。 [4] 

新場古鎮新場古鎮十景

新場古鎮十景為:溪灣石筍、書樓秋爽、雷音曉鍾、橫塘晚棹、仙洞丹霞、海眼原泉、高閣晴雲、上方煙雨、千秋夜月、南山雪霽。 [3] 

新場古鎮浦東院士風采館

2021年6月28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場古鎮增添了一個科技人文新地標——“浦東院士風采館”暨“新場院士之家”。這是浦東首家以集中展示兩院院士風采為主題的展館。
“浦東院士風采館”暨“新場院士之家”位於新場古鎮新場大街350號崇修堂內。“浦東院士風采館”充分彰顯了時代風采和浦東特色,建成後的“浦東院士風采館”不僅是新場古鎮重要的文旅參觀點和弘揚科學家精神的科普場所,還將不定期開設院士講壇、院士專題研討會等活動,努力建成院士學術交流的平台,積極發揮院士在產學研用、決策諮詢和科學普及等方面作用,為浦東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2] 

新場古鎮歷史文化

新場古鎮新場發展

據傳,宋代宰相吳潛幼時曾跟父親一起在新場居住過,故新場有“吳潛侍父讀書處”一説。新場經濟繁榮,明弘治年間的《上海縣誌》這樣介紹新場:“新場鎮距下沙九里,以鹽場新遷而名。賦為兩浙之最,四時海味不絕,歌樓酒肆,賈街繁華,視下沙有加焉,而習俗為下沙所無也。延祐初裏士瞿時學訪吳潛讀書處,營置義學,今無遺址可考矣。”這裏的“延祐初”約在1314年,可見,700多年前的新場已是一個繁華的鎮。 [3] 

新場古鎮文化底藴

新場古鎮風光
新場古鎮風光(18張)
新場因鹽而繁榮,文化也因經濟的繁榮而昌盛。元代松江分司副使兼新場鹽場提幹陳椿所著的《熬波圖詠》,52首詩配上52幅畫,全面描述了製鹽的全過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鹽民苦難生活的同情,該作被收入《四庫全書》,有人認為它幾乎可與徐光啓的《農政全書》媲美。新場籍文學家的作品被收入《四庫全書》的還有朱國盛、葉映榴和朱豹的詩、文。
繪畫方面,朱國盛、葉有年、葉洮、葉鳳毛、顧昉、朱霞、朱軒等人的字畫也被國內一些博物館收藏。朱曜是明代《上海縣誌》的編纂者之一,倪鬥楠的《南匯縣竹枝詞》亦流傳很廣。
清末舉人葉漢丞是南匯最後一個舉人,也是當時新場走在科學救國、實業強國行列中的第一人。他在中國第一個創辦大學的藥學專業,是國內第一個民族品牌肥皂——五洲固本肥皂的發明者。當黃炎培在新場因講學遇難時,他是前去設法營救的關鍵人物。一個川沙的舉人和一個南匯的舉人從此結成摯友,葉漢丞家中還珍藏着黃炎培親筆抄寫的詩文、對聯。
新中國成立後,新場更是人才輩出。葉培大是新中國光纖通訊領域的泰斗、北京郵電大學的校長、中科院資深院士;唐有祺是北京大學晶體材料研究領域的權威、中科院院士;黃培康是中國“空間領域裏的一面旗幟”,是空間攔截的專家、中科院院士。吳仲超,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地下黨新場支部的書記,後來參加新四軍,解放後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為新中國的文博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場傳承着的民間文藝有鑼鼓書、鈸子書、江南絲竹、浦東派琵琶等,其中鑼鼓書、江南絲竹、浦東派琵琶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此外,灶花、刻紙、石雕等民間藝術在新場都有傳承人。
宗教文化亦是新場特色文化中的奇葩,東嶽廟的道教音樂獲國內外許多學者的好評,南山寺的水陸佛事是每年一次的重要活動。 [3] 

新場古鎮形成原因

新場鎮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沖積平原,是長江泥沙在出海口受海潮頂託而沉積下來,海灘不斷生長而成陸。 [3] 

新場古鎮名稱由來

新場建鎮約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有900餘年的歷史,得名源於下沙鹽場之南遷形成新的鹽場,故名“新場”,元代初年,即有兩浙鹽運司署松江分司遷衙於此,是一座因鹽而成、因鹽而興的江南古鎮。 [3] 

新場古鎮所獲榮譽

2008年,新場古鎮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5] 
2011年、2014年,新場古鎮兩度獲得“中國民間文藝之鄉”稱號。 [5] 
2017年,新場古鎮被評為“全國特色小鎮”。 [5] 

新場古鎮旅遊信息

新場古鎮地理位置

新場古鎮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場鎮海泉街128號。

新場古鎮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展館開放時間9:30—16:30。 [6] 

新場古鎮交通路線

地鐵
從市區方向,可乘地鐵十一號線至羅山路站,轉乘地鐵十六號線至新場站下車,出站後乘公交新場3路、628路等到新場鎮公交站下車,步行幾分鐘即到。下地鐵後也可以直接打車,只需起步費即到。
也可乘坐乘滬南線、蘆杜專線、塘邵專線、龍大專線、塘南線等在新場站下車,步行幾分鐘就到景區入口。
自駕
市區——內環線高架——南浦大橋——龍陽路——滬南公路(經過北蔡鎮周浦鎮下沙鎮航頭鎮)——新場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