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大桥(Nanpu Bridge)是中国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为上海内环高速架路组成部分之一。 [1]
南浦大桥始建于1988年,于1991年11月19日工程竣工,于1991年12月1日通车运营。 [2]
南浦大桥西起鲁班路立交,上跨黄浦江水道,南至张江立交;线路全长8364米、主桥全长836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总造价8.2亿人民币。 [2]
- 中文名
- 南浦大桥
- 外文名
- Nanpu Bridge
- 始建时间
- 1988年
- 投用时间
- 1991年12月1日
- 长 度
- 8364 m
- 宽 度
- 30.35 m
- 车道设置
- 双向六车道
- 设计速度
- 60 km/h
- 起止位置
- 张江立交、鲁班路立交
- 所属地区
- 中国上海市
- 途经线路
- 上海内环高速架路
- 管理机构
- 上海黄浦区交通管理局
建设历程
播报编辑
1988年12月25日,南浦大桥动工建设。 [1]
1990年7月,南浦大桥棕己章试进行主达婚禁桥钢梁架设。 [4]
1991年6月8日,南浦大桥主桥迭合梁钢梁合龙。 [4]
1991年11月19日,南浦大桥乃享榜建设完成;同年12月1日,南浦大桥通车运营。 [2]
2015年4月18日,南浦大桥实行双向封闭,对桥梁进行检测工程。 [5]
2018年9月,为迎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南浦大桥进行涂装工程。 [6]
202局弃颂3年,南浦大桥的助航标志全部完成了更新改造和效能验收。 [16]
2乃狱您025年1月,腊旬南浦大桥恢复通车。 [18]
桥梁位置
播报编辑
南浦大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南市区南码头,全路段为上海内环高速架路;主桥纵跨黄浦江水道,距下游苏州河口5千米,距下游杨浦大桥11千米,距上游徐浦大桥10.2千米;该桥西起鲁班路立交,南至张江立交,浦西引桥衔接中山南路和陆家洪路,浦东引桥向东直通杨高路并与浦东南路相连。 [1]
建筑设计
播报编辑
建筑结构
- 整体布局
- 设计理念
南浦大桥在设计上立意为“盘龙昂首”,宛如一条昂首盘旋的巨龙横卧在黄浦江上,它使上海人圆了“一桥飞架黄浦江”的梦想,大桥造型刚劲挺拔、简洁轻盈,凌空飞架于浦江之上,景色壮丽。 [7]
- 设计特点
南浦大桥是中国上海市区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主桥采用钢梁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相结合的迭合梁结构,主桥桥塔为折线H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座桥塔两侧各以钢索连结主梁,索面呈扇形布置,塔座选用钢管桩群桩基础;大桥引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体和钢筋混凝土墩台结构,其中浦西引桥以复曲线成螺旋形、上下三环分岔衔接周边街道,而浦东引桥向东直通街道,并以两个复曲线长圆形环与浦东南路两头相连。 [1]
设计参数
南浦大桥全长8364米,主桥全长836米,采用“40.5+76.5+94.5+423+94.5+76.5+40.5”跨径布置,宽30.35米,设6条机动车道,两侧各设2米宽观光人行道;桥塔高155米,塔至锚碇的距离171米,塔至辅助灯的距离为94.5米,桥塔两侧各设22对钢索,塔座基础直径914毫米,深达50余米;大桥引桥全长7500米,其中浦西引桥3754米,浦东引桥3746米,引桥上坡最大坡度为4%,下坡最大坡度为3.5%,日通行能力可达4.5至5万辆机动车;大桥主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 [1] [7]
技术标准 | |
道路等级 | 城市快速路 |
道路等级 | 主桥60千米/小时;引桥40千米/小时 |
荷载标准 | 公路-Ⅰ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行道0.4吨/平方米 |
通航净空 | 净宽340米,净高46米 |
通航水位 | 4.0米 |
通航等级 | 国家内I级(55000吨) |
防震等级 | 采用7度设防措施 |
防台等级 | 34.7米/秒 |
参考资料: [1] [8] |
设备设施
播报编辑
- 灯光设施
为迎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南浦大桥根据整体造型,立意为“盘龙昂首”,引桥是盘龙的身体,桥塔是盘龙的头和颈,为形象表征为盘龙特征,用白色发光二极管(LED)点光斑模拟龙麟,从盘旋的引桥开始,点光斑逐渐滚动直到塔柱顶部,展现龙的雄姿。 [9]
- 观光设施
- 监控设备
截至2017年8月,南浦大桥全路段设有电子警察等交通监控设备。 [10]
运营情况
播报编辑
- 票价票制
2000年2月,上海市政协提交了《收过江费的负面效应及解决矛盾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同年5月,上海市政府宣布取消过江隧道和大桥的收费,南浦大桥包括其中。 [11]
建设成果
播报编辑
技术难题
南浦大桥在设计方面,对叠合梁斜拉桥的徐变和收缩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在斜拉桥尾部和跨中增设了纵横向预应力钢索; 设计了新型焊接在工型钢主梁外侧的锚固箱;采用了预制板面层钢筋互焊与微膨胀混凝土灌缝;在岸跨设置辅助墩以减少塔根弯矩、塔身变形和中跨挠度一半。
在施工技术方面,悬臂拼装采用临时三角架悬吊工艺和在未形成叠合梁前对横梁实行反顶进行应力调整,在当时国际上均属首次,并采用多项施 工新技术,利用温降精确地实现了无强迫合龙,创造了两年零三百二十天建成大桥的国际先进施工速度。
荣誉表彰
技术(项目)名称 | 所获奖项 |
南浦大桥建设工程 | 1993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
参考资料: [13] |
文化特色
播报编辑
- 建筑标志
1991年2月18日,邓小平视察上海,在南浦大桥建成之际,为该桥亲笔题写下“南浦大桥”四个大字。 [14]
- 旅游景点
价值意义
播报编辑
我们以不足日本概算一半的造价,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成了上海南浦大桥,不仅取得了大桥建设的自主权,而且通过实践取得了进步,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信心,提高了志气,为中国桥梁在20世纪90年代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评) [3]
南浦大桥作为连接浦东与浦西的桥梁,是上海内环高速架路组成部分之一,该桥西连鲁班路立交,东接龙阳立交,浦西引桥衔接内环高架,下匝道通往中山南一路和中山东一路,浦东引桥向东直通杨高路并与浦东南路相连,承载着浦江两岸的主要交通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