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功能主義

鎖定
新功能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美國社會學界興起的一股力圖綜合當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構T.帕森斯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傳統的流派或理論發展趨勢。“新功能主義”這一術語是由美國社會學理論家J.亞歷山大於1985年在其編輯的論文集《新功能主義》中首次使用的。
中文名
新功能主義
類    型
概念
出    現
20世紀80年代
隸    屬
美國社會學界

新功能主義理論淵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60年代中期,以帕森斯為主要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是美國社會學中佔統治地位的理論流派。自60年代中後期起,美國社會中出現的一系列劇烈變動,促使社會學理論家重新思索社會學方向,各種新理論紛紛興起,向帕森斯的“巨型理論”發起衝擊。其中以符號互動論社會交換論民俗學方法論為主要代表的微觀社會學理論猛烈抨擊帕森斯理論中側重對社會結構分析的方面,他們強調對個體行動和行為的分析,要求恢復個體的創造性和自由。以衝突理論為主要代表的宏觀社會學理論,則指責帕森斯過於重視秩序、和諧和穩定,忽視衝突、強制和變遷,他們要求社會學更加註意社會變遷中的暴力、革命、權力等物質結構。這些理論在70年代逐漸取代了帕森斯理論而佔居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在這些理論之間又形成以符號互動論、社會交換論和民俗學方法論為一方,以衝突理論為另一方的“微觀/宏觀大分裂”,就社會行動、社會秩序、社會變遷等重大理論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這些爭論本身暴露出上述諸理論自身的致命弱點──偏執一端而缺乏綜合性。從70年代後期起,帕森斯理論中強烈的綜合意識又重新引起社會學界的興趣,各種理論內部開始出現試圖進行新的綜合的種種嘗試。新功能主義正是力圖以批判地繼承帕森斯理論遺產,開闢一條新的綜合之路而產生的。

新功能主義特點介紹

與其他流派相比,新功能主義具有以下3個特點:

新功能主義批判繼承

對帕森斯理論傳統持批判繼承態度,既強調與帕森斯結構功能主義的承續關係,又強調從內部批判帕森斯理論的必要性。其中,亞歷山大批判了帕森斯理論的實證主義認識論基礎,主張在“後實證主義”科學觀的基礎上重建多維度的理論框架。新功能主義者還重新解釋了帕森斯理論,以此矯正反功能主義的偏頗。

新功能主義開放

對70年代的各種反帕森斯理論流派持開放態度,力圖在功能主義理論傳統基礎上整合上述理論。針對符號互動論、社會交換論、民俗學方法論等理論的微觀分析,新功能主義力圖通過重建帕森斯的行動理論來綜合其理論洞見,並探索微觀個體行動和宏觀社會結構及制度的連結環節。對宏觀社會學領域的衝突理論,新功能主義主張在保持帕森斯“規範秩序”的前提下,強調對權力、戰爭、強制、衝突等問題的分析,並把社會變遷分析納入帕森斯的“分化”理論中。“新功能主義”還打破帕森斯曾為社會學劃定的只研究社會系統問題的界限,對80年代以來盛行的“文化社會學”給予高度的重視,併力圖在功能主義框架內解決文化與社會及人格系統的關係問題。

新功能主義未統一理論

新功能主義尚未具備統一的理論形態。被歸在新功能主義名下的社會學家,老一輩的有R.N.貝拉、A.英克爾斯、N.J.斯梅爾塞等人,新一代的有亞歷山大、S.N.艾森施塔特、N.盧曼、W.施盧赫特等。他們除了具有共同的理論傳統外,在許多問題上持有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新功能主義只能説是以超越戰後社會學發展之第一階段和建立新的綜合理論為目標的嘗試。
新功能主義的理論提出後,引起了社會學界的廣泛注意和不同反應。不少人對新功能主義持反對和懷疑態度。對此,亞歷山大的回答是:“它是新瓶裝舊酒,還是確有新釀,將由歷史來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