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

鎖定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是2010年09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玉敏
中文名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
作    者
張玉敏
類    別
民法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9月01日
頁    數
536 頁
ISBN
9787511809315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內容簡介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丁未)》內容簡介:這六十部作品,刻錄下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進程中,西南法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發出的一種聲音、沉澱的一種思考,與時人共鳴,更讓後人知曉並體悟一代又一代西政人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與人民的福祉,負責任地思考過什麼、呼籲過什麼。這是西南政法大學為建校六十週年所提交的一份學術答卷,也是西政人為中國民主法治發展獻上的累累教研果實和片片赤誠之心!
我們真切地期待着學術界對西南政法大學六十週年校慶系列文庫進行莊重批閲。更真切地期盼當下和未來的讀者們細細品味、神思交遊,一同探索、領悟中國法學教育、中國法治建設、中國社會發展的理念和正道! [1]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作者簡介

張玉敏,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個人專著《走過法律》和《繼承法律制度研究》,主編《民法》、《知識產權法學》、《繼承法教程》等教材十多部。 [2]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圖書目錄

上編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歷史回顧
第一章 第一次民法典起草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歷史背景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治經濟形勢
(二)新中國第一次民法典起草的法制基礎
二、新中國第一次民法典起草歷程(上)
(一)第一次民法典起草的政治經濟背景
(二)第一次民法典起草的啓動和夭折
三、新中國民法典第一次起草歷程(下)
(一)起草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二)第一次民法典起草的基礎和資料準備
(三)新中國第一次民法典起草工作的特點
(四)第一次民法典起草草案的體例結構
(五)第一次民法典起草過程中的主要爭論
第二章 第二次民法典起草
一、第二次民法典起草的政治經濟背景
(一)反右擴大化後民主法制建設被削弱
(二)大躍進和公社化運動對國民經濟的嚴重破壞
(三)國民經濟的調整
二、起草民法典的重提和再次夭折
(一)經濟調整背景下重提起草民法典
(二)“四清運動”導致民法典起草再次夭折
三、第二次民法典起草草案的體例結構
(一)體例結構的梳理
(二)體例結構的邏輯思路
(三)與傳統民法體例的比較考察
第三章 第三次民法典起草
第四章 民法通則的制定及其歷史意義
第五章 歷史的經驗與啓示
下編 中國未來民法典的展望
第六章 第四次民法典起草的背景和概況
第七章 民法典的體例結構
第八章 民法總則
第九章 物權編
第十章 債編
第十一章 親屬編
第十二章 繼承編
第十三章 侵權責任編
第十四章 民法典是否設知識產權編
附:我們起草的幾個建議稿 [3] 

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圖書序言

六十週年,六十部作品。
2010年是西南政法大學六十華誕。為總結辦學經驗,醇化學術氛圍,凝聚西政情緣,學校定於2010年9月19日至20日舉行六十週年校慶活動。經過認真籌備和嚴格篩選,我們謹向學術界和社會公眾呈上自己的作業——西南政法大學六十週年校慶系列文庫。
這六十部作品,集中體現了西政學術的傳承和創新。全套文庫共分為四個系列和兩個單品,簡稱為“4+2模式”:即西南政法大學學術文庫(此次共收錄15部)、西南政法大學博士文庫(此次共收錄15部)、西南政法大學學子文庫(此次共收錄15部)和西南學術大講堂(此次共收錄13部)四個系列,共計58部作品;另有《西南政法大學校史(1950—2010)》和《當代中國轉型期的法學教育發展之路》各1部。各個品牌項目在持續性出版中通過六十週年校慶活動得到整合和提升。其中,“學術文庫”涉及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哲學等多個領域;“博士文庫”則集中展示我校近年來的博士研究生培養水準,此次入選的15部作品皆為各自學科和領域中具有問題性、前瞻性、深刻性和現實性的研究成果;“學子文庫”的作者主要來自1980級西政校友,意在同時紀念他們入學三十週年;“學術大講堂”則彙集了西南法學論壇、金開名家講壇、名人論壇及我校教師的精彩講座,將聲音固化為文字,將瞬間凝結成歷史。《西南政法大學校史(1950-2010)》和《當代中國轉型期的法學教育發展之路》兩書,是西政對於自己及中國法學教育發展歷史的一次認真整理和回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