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

鎖定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是2004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啓才。
中文名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
作    者
王啓才 [1] 
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1月1日
頁    數
332 頁
定    價
27.00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801564436, 780156443X
類    型
醫學
語    種
簡體中文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內容簡介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2版):針灸治療學(供中醫藥類專業用)》為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國家中醫類別中醫、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定參考書;全國臨牀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中藥學、中醫護理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定參考書。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2版):針灸治療學(供中醫藥類專業用)》的修訂原則是:①有錯必糾。凡第一版中遺留的錯誤,包括錯別字、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不規範的計量單位和不規範的名詞術語、未被公認的學術觀點等,要求必須糾正。②精益求精。凡表述欠準確的觀點、表達欠暢的文字和與本科教育培養目的不相適應的內容,予以修改、精練、刪除。③精編瘦身。針對課時有限,教材卻越編越厚的反應,要求精簡內容、精練文字、縮編瘦身。尤其是超課時較多的教材必須“忍痛割愛”。④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增加相應內容。⑤吸收更多院校的學科專家參加修訂,使新二版教材更具代表性,學術覆蓋面更廣,能夠全面反應全國高等中醫藥教學的水平。總之,希冀通過修訂,使教材語言更加精煉、規範,內容準確,結構合理,教學適應性更強,成為本學科的精品教材。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圖書目錄

上篇總論
第一章針灸治療作用
第一節疏通經絡
第二節扶正祛邪
第三節調和陰陽
第二章針灸治療原則
第一節治神守氣
一、治神
二、守氣
第二節清熱温寒
一、熱則疾之
二、寒則(温之)留之
三、温清並用
第三節補虛瀉實
一、虛則補之
二、陷下則灸之
三、實則瀉之
四、宛陳則除之
五、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第三章針灸臨牀辨證論治綱要
第一節針灸臨牀辨證論治要點
一、明辨病症性質
二、突出經絡辨證
三、注重整體觀念
四、分清標本緩急
五、做到三因制宜
第二節八綱證治
一、陰陽證治
二、表裏證治
三、寒熱證治
四、虛實證治
第三節臟腑證治
一、肺病證治
二、大腸病證治
三、胃病證治
四、脾病證治
五、心(包)病證治
六、小腸病證治
七、膀胱病證治
八、腎病證治
九、三焦病證治
十、肝膽病證治
第四節氣血證治
一、氣病證治
二、血病證治
三、氣血同病證治
第五節經絡證治
一、經絡辨證
二、按經論治
第四章針灸配穴處方
第一節選穴原則
一、局部選穴
二、鄰近選穴
三、遠端選穴
四、辨證選穴
五、隨症選穴
第二節配穴方法
一、按部配穴
二、按經配穴
第三節處方的組成
一、影響針灸處方的因素
二、把握治療時間
三、針灸處方符號
第五章特定穴的臨牀應用
第一節五輸穴的臨牀應用
一、五輸主病
二、子母補瀉
三、因時而用
第二節原穴和絡穴的臨牀應用
一、原穴應用
二、絡穴應用
三、原絡配穴
第三節俞穴和募穴的臨牀應用
一、俞穴應用
二、募穴應用
三、俞募配穴
第四節郄會穴的臨牀應用
一、郄穴應用
二、八會穴應用
三、郄會配穴
第五節下合穴的臨牀應用
第六節八脈交會穴的臨牀應用
一、內關配公孫
二、列缺配照海
三、後溪配申脈
四、外關配足臨泣
第七節交會穴的臨牀應用
中篇各論
第一章內科病症
第一節痹證(附:股外側皮神經炎)
第二節腰痛
第三節坐骨神經痛
第四節痿證(附:末梢神經炎)
第五節中風
第六節面癱(附:面肌痙攣)
第七節三叉神經痛
第八節頭痛
第九節眩暈
第十節原發性高血壓
第十一節低血壓症
第十二節貧血
第十三節白細胞減少症
第十四節心悸
第十五節失眠(附:嗜睡)
第十六節痴呆
第十七節癲病
第十八節狂病
第十九節癇病
第二十節鬱病
第二十一節震顫麻痹
第二十二節感冒
第二十三節咳嗽
第二十四節哮喘
第二十五節肺結核
第二十六節瘧疾
第二十七節胃痛
第二十八節胃下垂
第二十九節嘔吐
第三十節呃逆
第三十一節腹痛
第三十二節泄瀉
第三十三節痢疾
第三十四節便秘
第三十五節脅痛
第三十六節黃疸
第三十七節水腫
第三十八節癃閉
第三十九節淋證(附:前列腺炎)
第四十節尿失禁
第四十一節遺精
第四十二節陽痿(附:陽強)
第四十三節早泄
第四十四節男性不育症
第四十五節糖尿病
第四十六節癭病
第四十七節單純性肥胖症
第二章兒科病症
第一節急驚風
第二節百日咳
第三節厭食
第四節疳證
第五節遺尿
第六節腦癱
第七節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第三章婦科病症
第二節月經不調
第三節痛經
第四節閉經
第五節崩漏
第六節帶下病(附:盆腔炎)
第七節陰癢
第八節妊娠嘔吐
第九節胎位不正
第十節滯產(附:胞衣不下)
第十一節惡露不絕(附:惡露不下)
第十二節產後乳少
第十三節子宮脱垂
第十四節不孕症
第十五節更年期綜合徵
第四章外科病症
第一節疔瘡
第二節流行性腮腺炎
第三節乳腺炎
第四節乳腺增生病
第五節闌尾炎
第六節膽石病
第七節丹毒
第八節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第九節疝氣
第十節痔瘡
第十一節脱肛
第五章骨傷科病症
第一節扭傷
第二節落枕
第三節頸椎病
第四節肩關節周圍炎
第五節肘勞
第六節腱鞘囊腫(附:腱鞘炎)
第七節外傷性截癱
第八節足跟痛
第九節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徵
第六章皮膚科病症
第一節神經性皮炎
第二節皮膚瘙癢症
第三節蕁麻疹
第四節濕疹
第五節痤瘡
第六節扁平疣
第七節帶狀皰疹
第八節斑禿
第七章五官科病症
第一節目赤腫痛
第二節麥粒腫
第三節眼瞼下垂
第四節眼瞼瞤動
第五節近視
第六節斜視
第七節色盲
第八節青光眼
第九節暴盲(附:中心性視網膜炎)
第十節視神經萎縮
第十一節視網膜色素變性
第十二節中耳炎
第十三節耳鳴、耳聾
第十四節鼻炎
第十五節鼻出血
第十六節牙痛
第十七節咽喉腫痛(附:慢性咽喉炎)
第八章急性病症
第一節高熱
第二節中暑
第三節抽搐
第四節昏厥
第五節虛脱
第六節心絞痛
第七節胃腸痙攣
第八節膽絞痛
第九節泌尿系絞痛
第九章其他
第一節戒斷綜合徵
第二節慢性疲勞綜合徵
第三節競技緊張綜合徵
第四節美容
第五節抗衰老
下篇附錄
一、針灸臨牀研究進展
二、針灸臨牀研究規範
三、針灸臨牀病歷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