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斬樓蘭

鎖定
樓蘭在西漢時期是地處通往西域的要道。“斬樓蘭”是用作殺敵建功的典故,出自於《漢書·傅介子傳》,《又見於漢書·西域傳》。
中文名
斬樓蘭
出    自
《漢書·傅介子傳》
又見於
漢書·西域傳
屬    性
用作殺敵建功的典故
出處
西漢時期,樓蘭車師兩個小國,地處通往西域的要道。漢武帝派兵征服了這兩個小國,樓蘭國王去世後,新樓蘭王受匈奴使者的指使,背叛漢朝,多次殺死漢朝前往大宛的使臣。漢朝準備派人征服樓蘭。這時朝廷有個駿馬監的小官傅介子,自告奮勇,要求出使大宛。大將軍霍光見他如此有膽識,便讓他副食人馬前往大宛。傅介子馬到成功,不但使樓蘭王謝罪,而且趁着夜幕,率領士兵殺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達了大宛。
漢昭帝以後,樓蘭國仍反覆無常。大將軍霍光又派傅介子帶着大批珍貴禮品和精幹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稱此行專程賞賜屬國。樓蘭王十分貪財,一點防範也沒有。傅介子在驛館佈下埋伏,再請樓蘭王赴宴。最後殺死了樓蘭王,平定了樓蘭,建立了戰功。
唐代張九齡《送趙都護赴安西》運用了這個典故:‘自然來月窟,何用刺樓蘭。” 而詩仙李白的名篇《塞下曲》也有:“願將腰下劍, 直為斬樓蘭。”的詩句,同樣也運用了這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