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斜莖黃耆

鎖定
斜莖黃耆(學名: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是豆科,黃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釐米。根較粗壯,暗褐色,羽狀複葉,葉柄較葉軸短;托葉三角形,漸尖,小葉片長圓形、近橢圓形或狹長圓形,上面疏被伏貼毛,下面較密。總狀花序長圓柱狀、穗狀、稀近頭狀,生數花,排列密集,總花梗生於莖的上部,較花梗極短;苞片狹披針形至三角形,花萼管狀鐘形,萼齒狹披針形,花冠近藍色或紅紫色,旗瓣倒卵圓形,翼瓣較旗瓣短,瓣片長圓形,子房被密毛,有極短的柄。莢果長圓形,6-8月開花,8-10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俄羅斯、蒙古、日本、朝鮮和北美温帶地區都有分佈。生長在向陽山坡灌叢及林緣地帶。
斜莖黃耆種子入藥,為強壯劑,治神經衰弱,又為優良牧草和保土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斜莖黃耆
拉丁學名
Astragalus laxmannii Jacquin
別    名
直立黃芪,沙打旺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豆科
黃耆屬
斜莖黃耆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超    目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山羊豆族
命名者及年代
Pall.,1800

斜莖黃耆形態特徵

斜莖黃耆
斜莖黃耆(3張)
多年生草本,高20-100釐米。根較粗壯,暗褐色,有時有長主根。莖多數或數個叢生,直立或斜上,有毛或近無毛。羽狀複葉有9-25片小葉,葉柄較葉軸短;托葉三角形,漸尖,基部稍合生或有時分離,長3-7毫米;小葉長圓形、近橢圓形或狹長圓形,長10-25(35)毫米,寬2-8毫米,基部圓形或近圓形,有時稍尖,上面疏被伏貼毛,下面較密。 [5] 
總狀花序長圓柱狀、穗狀、稀近頭狀,生多數花,排列密集,有時較稀疏;總花梗生於莖的上部,較葉長或與其等長;花梗極短;苞片狹披針形至三角形,先端尖;花萼管狀鐘形,長5-6毫米,被黑褐色或白色毛,或有時被黑白混生毛,萼齒狹披針形,長為萼筒的1/3。花冠近藍色或紅紫色,旗瓣長11-15毫米,倒卵圓形,先端微凹,基部漸狹,翼瓣較旗瓣短,瓣片長圓形,與瓣柄等長,龍骨瓣長7-10毫米,瓣片較瓣柄稍短;子房被密毛,有極短的柄。莢果長圓形,長7-18毫米,兩側稍扁,背縫凹入成溝槽,頂端具下彎的短喙,被黑色、褐色或和白色混生毛,假2室。花期6-8月,果期8-10月。 [2] 

斜莖黃耆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俄羅斯、蒙古、日本、朝鮮和北美温帶地區都有分佈。生長在向陽山坡灌叢及林緣地帶。 [2] 
斜莖黃耆 斜莖黃耆

斜莖黃耆繁殖方法

斜莖黃耆 斜莖黃耆
淺播:斜莖黃耆種子很小,播種時深度不宜過深,以免影響出苗。宜淺播,1-2釐米,淺復土,種子易頂土,出苗率高。播量宜少斜莖黃耆種子千粒重為1.5-1.7克,每千克種子有50-60萬粒。一般情況下撒播每667平方米播種0.5千克,條播每667平方米播種0.15-0.25千克。
播種:斜莖黃耆四季均可播種。在氣候温暖的地區,春播、秋播均宜;在氣候寒冷,生長季節產短的地區宜春播。在乾旱、風沙地區,一般在雨季前播種為宜。
注意事項:種子小、破土出苗力弱一是注意整地時,要細碎疏鬆,地面不平難以抓苗;二是最宜淺播,深播不易出苗。 [3] 

斜莖黃耆栽培技術

斜莖黃耆 斜莖黃耆
追肥: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要隨時除草,尤其返青後和每次收割後都需及時除草以利再生;在生長旺盛期追施速效肥料對增產有利。
收割:作為青飼料,應在株高50-80釐米或每生長50-60天收割一次,總體上以一年內收割2-3次為宜。兩年後,每年刈割2-3次,第一次在7月上旬,第二次在10月上旬。 [3] 

斜莖黃耆主要價值

種子入藥,為強壯劑,治神經衰弱,又為優良牧草和保土植物。 [2] 
斜莖黃耆本身含有亞硝基、生物鹼、酚類、鞣酸、皂苷等毒素物質,有不良氣味,莖稈較粗,一般家畜不喜多食或者利用率很低,單獨飼餵效果不理想,所以生產實踐中可通過採取一些調製措施,降低毒害作用,提高飼用價值。斜莖黃耆作為飼草的主要加工利用方式是調製乾草、加工草粉和青貯,在生產中,還可以將其與其他牧草混播,不同物種生長較為均衡,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效應和最低的投入產出比家畜飼餵時,將斜莖黃耆與其他牧草組合,不僅可以提高家畜對飼草料的採食量和利用率,還能優化飼草料的整體營養水平用不同比例玉米與斜莖黃耆的混貯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與單貯相比,混貯能夠使斜莖黃耆中的蛋氨酸含量升高,有毒有害成分含量降低,為理想的混貯處理;在斜莖黃耆中添加甲酸和蔗糖進行青貯,使斜莖黃耆中硝酸鹽含量下降了70-77%,亞硝酸鹽含量亦顯著下降。因此,在孕蕾至初花期刈割,將斜莖黃耆調製成青乾草、草粉或混合青貯飼料與其他牧草混合飼餵,可以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彌補飼草短缺,提高應用價值。 [4] 
參考資料
  • 1.    斜莖黃耆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02-11]
  • 2.    斜莖黃耆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張寶民 ,韓成滿. 沙打旺種植技術[J].湖北畜牧獸醫. 2014年,第3期.77
  • 4.    周棟昌,武慧娟,郝曉燕. 甘肅環縣斜莖黃耆生產性能及營養價值研究[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8年,第2期.42-44
  • 5.    斜莖黃耆|Astragalus adsurgens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