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鷺

鎖定
斑鷺(學名:Egretta picata):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43-55釐米,體重247-280克。頭頂、體型大小與白鷺相似,但頭頂藍黑色,具羽冠;頰至頸部白色,胸前具白色蓑羽,背及下體藍黑色,嘴黃色。
棲息於海岸附近的沼澤,瀉湖,洪水淹沒的草原,紅樹林。 喜集羣,常呈3-5只或10餘隻的小羣活動於水邊淺水處。晚上在棲息地集成數十、數百隻的大羣,白天則分散成小羣活動。食物是兩棲類動物、小軟體動物、魚、但大多是水生昆蟲及其幼蟲。分佈於澳大利亞北部、印尼蘇拉威西、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
中文名
斑鷺
拉丁學名
Egretta picata
別    名
鵲鷺
白頸黑鷺
外文名
Pied Hero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鸛形目
鷺科
白鷺屬
斑鷺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ould, 1845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斑鷺形態特徵

斑鷺
斑鷺(5張)
斑鷺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43-55釐米,體重247-280克。頭頂、體型大小與白鷺相似,但頭頂藍黑色,具羽冠;頰至頸部白色,胸前具白色蓑羽,背及下體藍黑色,嘴黃色。形態:額、頭頂、羽冠藍黑色;頰、頦、喉和頸白色;翅石板黑色;背、肩、腰至尾藍黑色;下體藍黑色或石板黑色;繁殖期頭頂羽冠較長,翕部有長的暗色披針形飾羽,前頸下部亦有長的披針形飾羽懸垂於胸部。虹膜淡黃色或白色;眼先、眼周裸皮蟬藍色;嘴黃色;跗蹠和趾黃色或橙色。 [2-3] 
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具有絲狀蓑羽,胸前有飾羽,頭頂有的有冠羽,腿部被羽。 [3] 

斑鷺棲息環境

棲息於熱帶鹼水或淡水沼澤、水塘和濕地,海岸附近的沼澤,瀉湖,洪水淹沒的草原,紅樹林。 [4] 

斑鷺生活習性

喜集羣,常呈3-5只或10餘隻的小羣活動於水邊淺水處。晚上在棲息地集成數十、數百隻的大羣,白天則分散成小羣活動。常一腳站立於水中,另一腳曲縮於腹下,頭縮至背上呈駝背狀,長時間呆立不動。行走時步履輕盈、穩健,顯得從容不迫。飛行時頭往回縮至肩背處,頸向下曲成袋狀,兩腳向後伸直,遠遠突出於尾後,兩翅緩慢地鼓動飛翔。每日天亮後即成羣由棲息地飛往覓食地,遠者可達數十里,傍晚又結羣飛至棲息地附近的水田和山坡小樹上休息,待結成大羣后再一起進入樹林和竹林中。晚上成羣棲息在小塊密林中高大樹木頂部,也常在宅旁或庭園樹林與竹林內棲息。性較大膽,不怕人。 [3-4] 
在狩獵時,斑鷺獨樹一幟。它捕獲獵物的策略和其他鷺種完全不同,不會保持很長時間的等待,更喜歡在快速流動的河流中,用淹沒了近半的腿跑動,並通過又長又尖的嘴來叉魚。也吃甲殼類、兩棲類動物、小軟體動物、魚、但大多是水生昆蟲及其幼蟲。 [4] 

斑鷺分佈範圍

分佈於澳大利亞北部、印尼蘇拉威西、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中國僅偶見於台灣屏東、高雄。 [2] 
斑鷺 斑鷺

斑鷺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隨分佈地區有所不同,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是10-2月,在澳大利亞乾燥延遲到3-5月,在印度尼西亞和新幾內亞是遷移後的12-2月間。營巢於紅樹林或其他樹上,離地面4或5米。在三月或四月產卵,每窩產卵3-4枚,卵藍綠色,大小為41毫米×31毫米。卵呈藍色無斑點。雌雄共同孵卵。雛為晚成性。 [2]  [4] 

斑鷺保護現狀

斑鷺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5]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斑鷺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