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尾塍鷸

鎖定
斑尾塍鷸,是鴴形目鷸科塍鷸屬鳥類。其體形較大,體長約40釐米;喙較長,基部肉紅色、尖端黑色而略向上翹;貫眼紋細而深,眉紋白色明顯;雌鳥體型比雄鳥大,喙部也明顯更長。非繁殖期雌雄鳥羽色相似,上體和頭部有灰褐色花紋,胸部灰褐色,下腹部白色;繁殖期雄鳥胸腹部變為慄紅色,雌鳥則在灰色胸腹部上呈現斑駁的橙色。 [6]  全身羽色灰白色,尾羽有深褐色斑紋,故名。 [7] 
斑尾塍鷸分佈於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西北部,越冬於南非、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中國為旅鳥,可見遷徙的小羣,主要經過中國東部至南部沿海地區。繁殖季棲息於極北凍原和苔原森林的湖泊、沼澤、溪流等濕地;非繁殖季於海灘、河口及其附近沼澤活動。常單獨或成小羣活動,沿沼澤或潮間帶行走覓食,以長喙插入泥中探食,或直接啄食,吃甲殼類、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等水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在6-8月,營巢於苔原的水域邊,窩卵數通常4枚,由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約21天。 [8] 
由於濱海灘塗的過度圍墾和開發所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和質量下降,導致給斑尾塍鷸的生存帶來極大威脅。 [9]  現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近危(NT)等級; [10]  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 [11] 
中文名
斑尾塍鷸
拉丁學名
Limosa lapponica
別    名
斑尾鷸
外文名
Bar-tailed Godwi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鴴形目
鷸科
塍鷸屬
斑尾塍鷸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3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2] 

斑尾塍鷸形態特徵

斑尾塍鷸雄性成鳥(繁殖羽):頭、頸、下體深棕栗色;頭頂有黑褐色條紋。眼先有暗褐色斑,形成暗色穿眼紋。上背、肩黑褐色,各羽邊緣具暗栗色或綴白斑。翼上覆羽暗褐灰色,邊緣蒼白。背、腰黑褐色,各羽緣或有寬闊的白色。尾上覆羽白色,具灰褐色斑紋。尾羽白色,具黑褐色斑。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具白色羽緣。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或密佈黑褐色斑紋。 [3] 
雌性成鳥(繁殖羽):體羽較少雄性的慄紅色,多被土黃色替代。眉紋蒼白色。頸、胸棕黃色,有暗色條紋。腹白色,兩側點綴褐色斑。雌性體型通常較大,嘴較長。
成鳥(非繁殖羽):頭頂和上體灰褐色,羽幹斑黑褐色;眉紋白色,細的穿眼紋黑色。頸、胸灰色,多黑色細縱紋。下體餘部白色。 [3] 
亞成鳥:似成鳥的非繁殖羽。但頭頂和上體多土黃色羽緣,羽幹斑褐色,在上體形成較暗的塊斑。頸、胸黃褐色,腹白色。 [3] 
虹膜黑褐色。嘴細長而微向上翹,前半端黑色,基部微紅色。腿黑灰色,有時沾藍灰或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245-320克;體長326-386毫米;嘴峯♂74-111毫米,♀104-105毫米;翅♂208-241毫米,♀227毫米;尾♂72-86毫米,♀79毫米;跗蹠♂47-55毫米,♀49-50毫米。 [3]  (注:♂雄性;♀雌性)

斑尾塍鷸近種區別


斑尾塍鷸
體量
體重245-320克;體長326-386毫米;嘴峯♂74-111毫米
體重♂273克,♀170-370克;體長♂329-409毫米,♀278-407毫米
特徵
喙較長,基部肉紅色、尖端黑色而略向上翹;貫眼紋細而深,眉紋白色明顯;雌鳥體型比雄鳥大,喙部也明顯更長
嘴、腳、頸皆較長,是一種細高而鮮豔的鳥類。嘴長而直微向上翹,尖端較鈍、黑色,基部肉色。夏季頭、頸和上胸慄棕色,腹白色,胸和兩脅具黑褐色橫斑
圖片
斑尾塍鷸 斑尾塍鷸
黑尾塍鷸 黑尾塍鷸

斑尾塍鷸棲息環境

夏季棲息於北極凍原和凍原森林地帶,常在苔原湖泊、沼澤、溪流和濕草地上活動和覓食。有時也出現於疏林沼澤地帶,非繁殖期則多棲息和活動於沿海沙灘、海濱、河口和鄰近沼澤地帶。 [3] 

斑尾塍鷸生活習性

在中國為旅鳥。遷經中國的時間春季在4-5月,秋季在9-10月,常成家族羣或小羣遷徙。春季時邊飛邊鳴叫,與中杓鷸紅腰杓鷸混羣。在遷徙到越冬地時,雄鳥在空中炫耀飛鳴,時而撲翼時而滑翔,交替進行。斑尾塍鷸保持着鳥類不間斷飛行距離的世界紀錄。這種涉禽能夠在中途不降落進食情況下從澳大利亞一路飛往阿拉斯加,行程達到驚人的11677公里。 [3] 
常單獨和成小羣活動,棲息時則多成羣。常見有5-6只,20-30只小羣在一起活動,常沿水邊淺水處或泥地上邊走邊覓食。覓食時常將嘴插入泥中直至嘴基,以便探覓泥地下的甲殼類和小型動物,也直接在地面上啄食。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環節動物、形動物、水生昆蟲和昆蟲幼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3] 
在新西蘭越冬的斑尾塍鷸春季返回阿拉斯加繁殖地時會繞行太平洋西海岸,中國的鴨綠江口濕地是它們長達3萬公里的環形遷徙旅程中最為重要的停歇補給地。 [5] 

斑尾塍鷸分佈範圍

斑尾塍鷸世界

原產地: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羣島、安哥拉、亞美尼亞、澳大利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國、比利時、貝寧、博茨瓦納、英屬印度洋領地、文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佛得角、中國、科摩羅、剛果、科特迪瓦、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斐濟、芬蘭、法國、加蓬、岡比亞、格魯吉亞、德國、加納、希臘、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肯尼亞、基里巴斯、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利比亞、馬其頓共和國、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羣島、毛里塔尼亞、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共和國、納米比亞、瑙魯、荷蘭、新喀里多尼亞、北马里亞納羣島、紐埃、新西蘭、尼日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爾、俄羅斯聯邦、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羣島、薩摩亞、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索羅門羣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湯加、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瓦努阿圖、越南、西撒哈拉、也門和贊比亞。 [2] 
旅鳥:阿富汗、白俄羅斯、百慕大、巴西、布隆迪、聖誕島、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法羅羣島、直布羅陀、約旦、黎巴嫩、利比里亞、列支敦士登、盧森堡、馬耳他、毛里求斯、墨西哥、黑山、留尼汪島、羅馬尼亞、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聖多美與普林西比、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斯瓦爾巴羣島和揚馬延島、委內瑞拉、英屬維爾京羣島、美國和津巴布韋。
斑尾塍鷸分佈圖 斑尾塍鷸分佈圖

斑尾塍鷸中國

天津(大沽、大港)、河北(北戴河、唐山、灤南、石臼坨)、內蒙古(鄂爾多斯、達裏諾爾)、遼寧(雙台子河口、旅順、鴨綠江口)、黑龍江(扎龍)、上海(奉賢、南匯、崇明、九段沙、長江口)、江蘇、浙江(嘉興、杭州灣、寧波、寧海、台州)、山東(東營、黃河口、渤海海峽、威海、青島、城陽)、青海(格爾木)、新疆(天山、阿爾泰)(旅鳥);福建(霞浦、福州、閩江口、長樂、廈門)、江西(鄱陽湖)、湖南(岳陽、洞庭湖)、廣東(番禺)、廣西(沿海紅樹林地區)、海南(陵水)、四川(南充)、台灣(宜蘭蘭陽溪口、台北五股、新竹、台中大肚溪口)、香港。 [3] 

斑尾塍鷸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營巢於北極凍原地帶的湖泊、河流岸邊或附近沼澤的苔原上,有時也營巢於稀疏的樹林中。巢多置於灌木旁的地上或置於土丘和苔原沼澤中地熱較高的乾燥地上,巢實際上是在鬆軟的苔原地上踩壓成的一個淺坑,無任何內墊物或鋪少許地衣或樺葉,有時添加硬草。每窩產卵3-5枚,卵呈梨形,橄欖色或綠色,綴有暗褐斑。卵在大小為50.5-60.5毫米×36.1-40.7毫米。雌雄親鳥輪流孵卵,白天雌鳥孵化幼雛,雄鳥則在旁邊進行保衞,21天后可孵出幼雛,雌雄共同撫養幼雛。 [3] 

斑尾塍鷸亞種分化

斑尾塍鷸(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Limosa lapponica baueri
J. F. Naumann, 1836
2
Limosa lapponica lapponica
Linnaeus, 1758
3
Limosa lapponica menzbieri
Engelmoer & Roselaar, 1998
[1] 

斑尾塍鷸保護現狀

斑尾塍鷸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
  • 2004-2012年——無危(LC)。 [2] 
  • 2015-2017年——近危(NT)。 [2] 

斑尾塍鷸種羣現狀

該物種面臨繁殖地的威脅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相關的基礎設施開發,合法的自給自足和非法狩獵,以及捕食者數量的增加。氣候變化有可能影響該物種適宜的繁殖棲息地區域內植被的覆蓋和生長(P. Battley in litt.2016)。 [2] 
由於土地開墾、貝類捕撈、污染、人為干擾、河流流量減少,以及在一些地區紅樹林入侵泥灘和沿海鹽沼(由於海平面上升),該物種受到中途停留和非繁殖地區退化的威脅,並且上游集水區不受控制的開發和土壤侵蝕增加了海岸的沉積和養分負荷(del Hoyo等,1996,Kelin和Qiang,2006,Straw和Saintilan,2006,Melville等,2016)。非繁殖地濕地面積的人為營養物質富集也可能導致藍藻開花,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該物種的獵物種類(Estrella等,2011)。 [2] 
由於東亞、澳大利亞及黃海地區的復墾活動造成的潮間帶停留棲息地的喪失,被認為是導致濱海鳥類種羣數量減少的原因。據估計,在過去的五十年(截止2016年)中,黃海地區高達65%的灘塗已經失去,自1980年代以來每年損失1.2%(Murray等人,2014年),以及韓國到2010年已經失去了75%的泥灘(Moores等人,2016年)。這些損失歸因於該地區的城市、工業和農業擴張。 [2] 
物種活動範圍在其他地方的開發也被認為是對重要棲息地的威脅:潛在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活動以及商業和工業發展威脅着西非、中東的海鳥物種遷徙和非繁殖地,同時在西非和中東的快速的住宅、商業、工業發展威脅到該物種的遷徙和越冬場地(Leyrer等人,2014年)。雖然在某些地區例如澳大利亞種羣的數量沒有檢測到(Curran等人,2014]),但該物種曾經也易患禽流感,因此可能會受到未來病毒爆發的威脅(Melville和Shortridge,2006)。這個物種可能會在一些不同的地區內被捕捉,其中包含攜帶槍支捕殺的個別的案例(P. Battley in litt.2016,J。Szabo in litt.2016)。 [2] 

斑尾塍鷸相關報導

“E7”的飛行線路圖 “E7”的飛行線路圖
2007年9月,一隻代號為“E7”的斑尾塍鷸在媒體上大出了一番風頭,也讓不少生物學家跌破了眼鏡——這隻雌鳥用了8.2天的時間,不吃不喝不睡覺,連續不停地飛了11587公里,斜跨太平洋,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了新西蘭,創造了鳥類不間斷飛行的最長紀錄。新西蘭梅西大學的菲爾·巴特雷説:“這展示了鳥類驚人的一面。我們原以為鳥類直接飛越太平洋是不可能的。”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