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化地圖

(文化領域術語)

鎖定
文化地圖(civilization map)是反映文化、教育、科研、醫療、衞生事業和娛樂部門發展狀況、構成和分佈的地圖。一般可表示製圖區域內各類學校、科學研究機構、衞生機構、體育設施、文化娛樂場所、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廣播電台站、出版機構、古蹟等的分佈狀況、數量以及按人口計算的文化設施擁有量。
中文名
文化地圖
外文名
Cultural map
要    素
文化、教育、科研、醫療等
作    用
人文地理學
對    象
居民
所屬學科
地理科學

文化地圖文化與地圖

辭海》對文化的定義: “從廣義上來説,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説,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文化是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意識形態。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一個地域內文化的總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地域的環境特徵、民族宗教、歷史狀況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徵。
文化地圖是反映製圖區域文化、教育、科研、醫療、衞生事業和娛樂部門發展狀況、構成和分佈的地圖,反映一個製圖區域公眾文化水平狀況和文化事業發展水平,是一種專題地圖。挖掘製圖區域的歷史底藴,精準把握地域文化特徵,運用地域民間色彩語言和圖案語言元素,創新地圖設計思維,提升地圖設計理念,以直觀的地圖語言,結合各種圖表、照片和文字説明,科學、準確、權威、系統地反映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徵,形象、生動、直觀地表達歷史文化遺產

文化地圖分類

文化地圖可分為居民文化水平狀況圖、文化事業建設水平和分佈狀況圖兩類,也可分為大、中、小比例尺文化地圖。編制居民水平狀況圖,可用分級統計地圖和圖形統計地圖。例如按省、市、區為單位,受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人數或正在受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人口在本省(市、區)全部人口中的百分比圖,在學兒童數或在學兒童佔學齡兒童的百分比圖,文盲人數或文盲人數佔總人口的百分比圖。編制文化事業建設水平和分佈的圖,可採用定點符號法。表示多種文化事業發展的圖,可用幾種表示方法制圖。

文化地圖內容

反映文化現象空間佈局的文化元素
1) 文化設施: 圖書館、公園、書店、科技館、工藝美術館、文化娛樂場所( KTV、電影院和劇場) 、書畫館、展覽館、博物館、陳列館、藝術館、少年宮、文化宮、羣眾藝術館、文化公園等。
2) 教育設施: 幼兒園、中小學校、大中專院校、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技術學院、培訓中心、電教中心等教育機構。
3) 科研設施: 科研院 ( 所) 、測試中心、研發基地等。
4) 體育設施: 體育中心、體育館、運動場、健身中心。
5) 衞生設施: 醫院、藥店、急救中心、藥廠和保健中心。
6) 新聞出版: 出版社、報社、畫報社、雜誌社、新華書店、電視台、廣播電台; 文藝創作室、傳媒中心、音樂工作室、影視製作基地; 歌舞團、藝術劇團等。
7) 通信設施: 網絡基站、微波站。
8) 文化 景觀: 有豐富文化 內涵的著 名 景 區(點) 、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與文化有關的內容。9) 歷史遺址與古蹟: 重大歷史事件及其發生地、文化底藴豐富的著名景點、文化名人與歷史鉅著、名人遺址、紀念館和故居系列; 歷史(革命) 遺址; 著名歷史建築; 影響深遠的宗教和哲學思想、民俗禮儀、民族風情、歷史傳統、民間傳説與神話等。
反映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狀況的文化元素
主要包括文化基礎設施擁有量、電腦擁有量、圖書擁有量、醫生和病牀擁有量、律師擁有量、教師擁有量、互聯網普及率、升學率、中學和大學教育普及率; 文化產業投入和產出佔 GDP的份額等。
反映居民文化水平狀況的文化元素
主要包括文盲、小學、中學( 中專) 、大專、大學、研究生等學歷教育構成,工人與技工人員構成,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人員構成,技術專利擁有量等; 文學、藝術、史學與科技等論著的年發表量或出版量,重大科研項目、獲獎項目數量,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等。
主題文化地圖主要表示主題文化元素
根據文化地圖的某一主題,挖掘主題要素的文化精髓,整合主題要素的地域文化元素,表達、傳承、延續人文傳統特徵和地域文化特色。 [1] 

文化地圖特點

文化地圖的內涵就是根據文化地圖的用途、比例尺和地域文化特徵,運用地圖語言和地圖美學原理,創作美觀實用、圖面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文化地圖。文化地圖研究的對象是文化現象,地圖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文化現象的載體。因此,文化地圖既具有文化特點,又具有地圖的特徵。

文化地圖文化特點

地域文化是文化地圖的靈魂,是地域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中華文化多樣性的載體和體現,還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和體現。文化地圖設計者應當像一位藝術家,無論採用什麼地域文化材料都能創造出地域文化特徵凸顯、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化地圖。中華文化經歷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發展,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融合少數民族文化和周圍地域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文化地圖設計要立足於地域文化的歷史和現狀,探索文化地圖與地域文化的結合點,創造出符合時代特色,反映地域文化的文化地圖。當然,文化地圖編輯設計,首先要研究製圖區域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徵,挖掘製圖區域的歷史底藴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準確把握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傳統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對地域文化、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進行分析整理,提取出反映地域文化的特徵元素,汲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間文化的精華和靈感,以民間或傳統吉祥色彩、吉祥紋樣、吉祥圖案、吉祥圖形為設計的基本元素,優化地圖符號和地圖色彩體系的設計,重點突出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特色,凸顯中華文化多樣性,使文化地圖更加豐富多彩和更加具有時代氣息。

文化地圖編輯設計複雜

文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概念,在實踐中很難把握,缺乏可操作性,特別是文化現象無所不在,地圖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文化現象。地圖的生產工藝和過程是以自然科學和數學為基礎的,地圖內容的選擇和處理還要涉及社會科學,而研究地圖的視覺和使用效果,探索地圖的認識規律則與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有密切的聯繫,對於把地圖的製作與使用當成一個傳輸系統時,系統科學的原則將起到指導作用。可見,編輯設計文化地圖比編輯一般地圖要複雜得多,主要體現在資料收集、分析與整理、考證核實、地圖編制等方面。

文化地圖科學性

文化地圖的專題內容必須以傳統文化的精華為基礎,以實證的文化元素為依據,以基礎空間地理信息為基礎框架,遵循統一的技術規範和符號系統,挖掘文化現象的科學內涵,用地圖語言進行表達。但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出的文明成果,不僅保存在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文物古蹟、典章制度中,而且滲透到我們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中,各種文化資料分散於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之中,這需要地圖編輯設計人員去搜集查證,也需要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進行考證鑑別工作,去偽存真,確保文化地圖的科學信度。從某種程度上講,歷史地圖的編繪比我們一般撰寫學術論文要更講求科學信度,因為學術論文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思想,可以見仁見智,但歷史地圖往往被世人看作工具書、規範藍本,會在現實中引以為據。因此在地圖上的任何一個標記、定位一定要慎之又慎。 [1] 

文化地圖應用

文化地圖對人文地理學許多方面的研究能夠起到輔助作用,如居民文化水平狀況圖對人口地理學的研究,文化事業建設水平和分佈圖對城市地理學等的研究,均十分重要。世界各國或地區文化事業發展水平不一致,編制出版的文化地圖程度也不一致。
文化地圖多作為綜合性地圖集中的選題之一,較少單獨出版。如美國國家地圖集(1970年)中就有一幅高等學院分佈圖,表示美國各州公立和私立高等院校的情況,按學年期限(二三年),設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和其它特點等分為5種類型,對每一類院校(按各州)編號,在背頁上列出學院清單。在很多旅遊圖上,常表示有文化場所,包括圖書館、電影院、劇場、公園、書店、飲食店等,作為旅遊圖上的一部分文化要素。蘇聯的區域綜合地圖集一般都有文化圖組,反映各類學校,衞生保健設施、文化娛樂場所、廣播電視網等的分佈和數量。 [1] 
參考資料
  • 1.    周國奎. 淺析文化地圖[J]. 測繪通報,2016,(03):134-13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