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鎖定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是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凱茲於1650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現藏羅馬多利亞潘菲利美術館。
該圖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絲毫不加美化的教皇形象。畫家既表現了他兇狠,狡猾的一面,又表現了他精神虛弱的一面,這幅畫紅色的調子表現出宗教所特有的莊嚴氣氛,白色的法衣和紅色的披肩形成了色調的對比,顯示了畫家的技巧,同時構圖和人物姿態安排,既緊緊扣住了人物精神的傳達又充分照顧人物的地位。 [1] 
中文名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外文名
Pope Innocent X
作    者
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凱茲
創作時間
1650年
現收藏地
羅馬多利亞潘菲利美術館
畫作類型
油畫
規    格
縱141釐米,橫119釐米
材    質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畫作內容

畫面中的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羅馬教皇。教皇威嚴地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寶座上,他的服飾華麗、莊重、高貴,發亮的紅帽和紅色的法袍被白色的襯衣和裙袍映襯得格外醒目。他的臉也有些發紅,但臉上的肌肉塊塊緊張,微蹙的眉頭下面是一雙鷹隼一樣的冷眼。在教皇保養得很好的右手上,戴着一枚寶石戒指,左手則捏着一紙敕令。 [2]  [3]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創作背景

該圖是委拉斯凱茲1650年第二次到意大利的時候在羅馬完成的 [7]  。當時教皇英諾森十世熱誠地歡迎委拉斯凱茲這位西班牙宮廷御用畫師,畫家便以該幅肖像畫予以回報。 [2]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作品鑑賞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畫面

畫面以紅色為主調,火熱的紅調子表現了特有的宗教的莊嚴氣氛;白色的法衣和紅色的披肩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對比。 [4]  [2] 
畫面以鮮明的紅色為底,具有一種威嚴感。 [3]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人物形象

局部圖
局部圖(3張)
畫家準確地抓住人物在瞬間的複雜的內在精神狀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兇狠殘忍的性格特徵。在該圖中,畫家既表現了教皇為人的兇狠和狡猾,又表現了教皇精神上的虛弱。畫面上的教皇,儘管臉上流露出一剎那堅強有力的神情,但是教皇放在椅上的兩隻手都顯得分外軟弱無力。 [4] 
畫家以流暢的筆觸,描繪了教皇狹長的面孔、緊閉的嘴唇、兇惡的眼睛和瘦削的手等等,十分細膩逼真地再現教皇在外貌和內心世界。貪婪、敏感、狡黠、陰險、兇狠和殘酷從教皇深鎖的雙眉緊閉的嘴角泄露無遺,同時也表現出教皇堅強的信念和意志。 [3] 
教皇的臉也有些發紅,但臉上的肌肉塊塊緊張,微蹙的眉頭下面是一雙鷹隼一樣的冷眼,兇狠鋭利,睥睨一切地注視着看畫的人,讓人感到不寒而慄。高且大的鷹鈎鼻,緊緊繃着的嘴唇,都反映出人物內心的剛愎和極度的自信。
在教皇保養得很好的右手上,戴着一枚寶石戒指,左手則捏着一紙敕令,是富貴而有權威的。教皇身後的寶座上鑲嵌的金屬和寶石也在説明着這一點。 [2]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色調

教皇正襟危坐,閃閃發的僧帽和法衣,同潔白的亞麻衣領和袖口花邊,形成一種鮮明而有變化的色調,加之暗紅色天鵝絨椅背上閃閃發光的寶石,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華貴的氣氛和奇異的效果。 [3]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後世影響

20世紀50年代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以該圖為範本,改畫成50多幅“肖像研究”的變體畫作品。 [5]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作者簡介

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凱茲(1599—1660),17世紀巴洛克時期西班牙畫家。他的代表作有《酒神巴庫斯》、《鏡前的維納斯》、《賣水的老人》、《佈列達的投降》、《紡織女》、《火神的鍛造房》、《宮娥》、《腓力四世像》、《穿獵裝的菲力四世》和《菲力四世騎馬像》等。 [6] 
參考資料
  • 1.    劉偉冬.外國美術欣賞:遼寧美術出版社,2007.07:第88頁
  • 2.    蔡新吉.名畫欣賞揭秘: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07:第86頁
  • 3.    趙宇,閆萍,梁玉清.外國美術史:延邊大學出版社,2017.03:第156頁
  • 4.    王永鴻,周成華.西方美術千問:三秦出版社,2012.06:第180-181頁
  • 5.    張奇開.超現實主義繪畫語言: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08:第62頁
  • 6.    徐慶平主編;王文娟副主編.人性與神性 西方美術的歷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12:第137頁
  • 7.    王永鴻,周成華主編. 西方美術千問[M]. 20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