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改造社

鎖定
改造社,五四運動後江西最早出現的一個青年革命團體。1919年下半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學的袁玉冰、黃道等8個青年學生髮起成立了一個社團,定名為“鄱陽湖社”。以這個學社為基礎,經過一年的籌備,1921年1月1日正式成立“改造社”,會址設在南昌二中第三區自修室,成立大會到會社員有徐光兆等9人,袁玉冰為會議主席。會議只是茶話、演説等,沒有討論綱領、章程。社址最初設在南昌二中第三區自修室,後因其主要負責人到北京求學,遂於1922年10月在北京成立了總社,社址設在北京大學,同時在南昌、上海設立了分社。該社組織比較嚴密,袁玉冰為主要負責人,社員有方誌敏、黃道、鄒秀峯、洪宏義、汪羣、汪偉、徐光兆等20餘人,主要是文教工作者和學生,也有工人和商販,大多分佈在江西各地,北京、上海、四川、湖南以及日本也有社員。該社社員最多時曾達到過100多人,其中許多成員如發起人袁玉冰、黃道、方誌敏等,後來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改造社主辦的進步刊物為《新江西》,該刊原定為季刊,由於反動當局的迫害,只出了3期,到1923年1月15日被迫停刊。1923年,方誌敏、袁玉冰和社外青年趙醒儂,曾天宇發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民權運動大同盟,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反帝反封建思想。江西督軍蔡成勳下令封閉這兩個團體,並逮捕了袁玉冰,交軍法處審訊。方誌敏,趙醒儂被迫離開南昌,改造社活動從此中斷。 [2] 
中文名
改造社
類    型
革命團體
成立時間
1921年1月1日
成立地點
江西南昌

目錄

改造社組織簡介

五四運動後,江西出現了一個以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接受和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浪潮。在這個浪潮中,全省出現了一批以闡釋民主觀念、介紹新思想、提倡新教育、促進人的思想啓蒙和改造社會為宗旨的社團和刊物,給社會帶來一股清新、開化之風。其中,最富有影響和成果的社團和刊物是“改造社”及其社刊《新江西》 [1] 
改造社是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成立最早的江西進步社團。創辦者袁玉冰是泰和人,1918年考入南昌二中讀書,負有改造社會的大志,曾賦詩“光陰去我太匆匆,忽忽年臨二十中。矢願從今堅立志,要為世界主人翁”。五四運動時為南昌二中學生領袖,首次讀到《新青年》,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0年7月,在校聯合黃道、徐先兆、黃在璇(野蘿)、黃家煌、劉鐵、石廷瑜、支宏江(江巖)等七名有志學生,組織“鄱陽湖社”,談論國事,抨擊時弊,探尋改造社會的問題。 隨着思想的深入,他們感到鄱陽湖社的名稱難以體現社團的宗旨,即於12月改名為“改造社”,並在1921年1月1日召開改造社成立大會。會議確定造社以改造社會為宗旨,通過了改造社簡章,決定成立出版部,出版發行《新江西》季刊。一致推舉袁玉冰為改造社主要負責人兼《新江西》主編,社址設在南昌二中。 [1] 
改造社成立後,嚮往者雲集,一批進步青年陸續加入。6月,在南昌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就讀的弋陽青年方誌敏,也加入了改造社,並在校內積極組織學生運動。 在此前後,江宗海汪羣等中學生,蘇芬、方銘竹等大學生及教師張石樵等也陸續入社,使改造社的隊伍不斷擴大。為嚴密組織,袁玉冰還為改造社訂立了八條社規:(1)積極地破壞不良的社會制度。(2)社員只能信仰主義,絕對不能信仰宗教。(3)對於民主革命的政黨,只能援助,不能加入。(4)社員須有一種體力勞動或精神勞動的正當職業。(5)社員不得為資本家的助手。(6)社員生活須平民化。(7)社員不得有不良嗜好,如嫖賭煙酒之類。(8)社員對於下列各種應該有所研究:1、馬克思學説;2、社會學;3、外國語(至少一種);4、世界語。 [1] 
改造社成立時,即決定由袁玉冰主編《新江西》季刊。9月3日,《新江西》第一卷第一號正式出版。袁玉冰在刊物《宣言》中寫道,我們是主張改造社會的,發行本刊,就是改造社會的一種方法。 我們改造社會,先在江西做起,本刊就在江西出版,所以就叫它做《新江西》。他還提出了改造社會的三項政治主張:(一)發展“德謨克拉西”(即民主)的真精神,打破各種不平等制度;(二)勞工神聖,是我們良心的主張。要使他們有覺悟,能自動;引着他們到光明的路上去;(三)我們對於社會的一切現象,惟有下嚴格公正的批評,由此才尋得真理來。《宣言》還明確指出:“我們最終的目的:在使這個’黑暗的舊江西’變成一個‘光明的新江西'。”要建設一個光明的新江西,袁玉冰進一步提出必須做到三點:(一)社會研究;(二)社會批評;(三)社會調查。這篇《宣言》像一道強烈的閃電,劃破了漆黑的夜空,像一個巨響的驚雷,呼喚着江西人民的覺醒。 [1] 
1922年秋,袁玉冰去北京大學學習,其他改造社主要成員也先後到北京求學。同時,隨着改造社的發展,社員分佈江西、湖南、上海、四川、日本等地,袁玉冰遂決定在組織上將改造社擴大。 同年10月6日,袁玉冰召集在北京的成員開會,決定在北大設立改造社總社,在南昌、上海設立分社;將《新江西》由季刊改為不定期刊(後移上海出版);社員每月每人至少通信一次,以加強聯繫。改造社的活動形式至此有所改變,但其影響則更為擴大。 [1] 
1923年,方誌敏、袁玉冰和社外青年趙醒儂曾天宇發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民權運動大同盟,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反帝反封建思想。江西督軍蔡成勳下令封閉這兩個團體,並逮捕了袁玉冰,交軍法處審訊。方誌敏,趙醒儂被迫離開南昌,改造社活動從此中斷。 [2] 
改造社對新文化運動在江西的發展和馬克思主義在江西的傳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對培養江西青年的革命精神起了很大作用。1923年10月1日,旅居上海、南京等地的20餘名江西進步青年,又在上海創辦了名為《新江西》的半月刊,出過兩期專號,一期是《歡迎民權運動者專號》(第6期),這是專為歡迎袁玉冰出獄而出版的;另一期是《追悼劉寧特號》(第8期),由江西逃出來的方誌敏為其寫過稿,這説明改造社的成員在繼續進行革命鬥爭,也説明了改造社對江西青年的影響。江西社會主義青年團就是以改造社為核心的進步青年建立的。江西省團組織的機關刊物仍定名為《新江西》。 [2] 
參考資料
  • 1.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江西曆史 第1卷 1921-194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27-29
  • 2.    鄭惠等主編.中國共產黨通志 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2634-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