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羣

(中共贛南特委書記)

鎖定
汪羣(1904—1929) 江西貴溪縣人。1921年加入江西改造社。1922年發起組織貴溪青年社,擔任該社理事和社刊《溪音》主編。1923年3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南昌地方團第三支部幹事。1925年5月,於北京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夏秋之交,任團江西地委宣傳部長。8月,受中共江西地委派遣,回原籍組建中共貴溪支部。1927年10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候補委員、中共贛南特委書記。1928年2月中旬,組織了有名的贛縣大埠農民暴動。同年10月18日,由於叛徒告密,汪羣同妻子賀服丹被捕。翌年1月,被國民黨殺害於贛州城內衞府裏。 [1] 
中文名
汪羣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西貴溪縣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29年
出生地
江西貴溪縣

汪羣汪羣烈士。

早年入貴溪大坊初級小學讀書,十五歲考取南昌江西省立第一中學。1921年,江西改造社成立,汪羣是改造社的第一批社員,他積極為《新江西》撰寫文稿,批評時事,鋒利明快,在青年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映,同學們一致公選他為校學生自治會評議員。1923年,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曾任省一中團支部幹事、江西團地委寒假委員會秘書。 [2] 
1925年,汪羣考入北京大學。在這裏,汪羣直接受到李大釗的培養教育,是趙世炎主編的《政治生活》週刊的經常撰稿人和《一週時事》專欄編輯。該刊發表的“三·一八”慘案宣言以及“五卅”運動的許多評論文章大多是出自汪羣手筆。李大釗遭軍閥通緝避居東交民巷時,他不顧個人安危,常去向李大釗請示彙報工作,深得戰友的欽佩。經過鬥爭考驗,汪羣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夏,為配合北代戰爭,開展南方工農革命運動,中共北方區委派汪羣等一批優秀的革命骨幹到南方工作。汪羣回到江西,先後擔任共青團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和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長等職。 [2] 
1927年8月,汪羣任中共吉安地委書記 [3]  。10月,他以省委代表的身份參加了萬安縣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會上,代表省委作了《江西政治形勢和省委秋收暴動計劃》的報告,並參與了萬安農民武裝暴動的領導工作。同月,受省委指派來到贛州,恢復黨的組織,組建中共贛南特委,任特委書記兼中共贛州縣委書記。他在贛州城重建了織襪、泥木、縫紉、理髮、西郊等10個直屬支部,在郊區農村建立了東、南西、北4個區委,在贛州城郊南外營角上農民王華榮家谷樓上,主持召開了贛南各縣黨組織負責人會議,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全省秋收暴動計劃,創辦了機關報《曙光》(後改為《紅旗報》),積極進行各縣農民武裝暴動的準備工作。1928年1月8日,萬安農民武裝攻佔了縣城,取得了農民武裝暴動的勝利。2月中旬以來,南康潭口、贛縣大埠、信豐、于都等地農民武裝暴動相繼爆發,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封建地主的囂張氣焰,進行了武裝奪取政權的嘗試。 [2] 
1928年1月,汪羣調省委工作。3月,中共贛南特委被破壞。4月,汪羣受省委委派返回贛州重建黨組織,任中共贛南臨時特委書記。在贛南地區革命處於低潮時期,他深入到各縣整理被破壞的黨組織,設法與南康、信豐、于都、光國、寧都、尋烏等縣黨組織取得聯繫,恢復了領導關係,與省委的關係也在6月間得到恢復。在此期間,還為於(都)興(國)邊界的橋頭地區、安(遠)定(南)信(豐)邊界地區和尋烏南部陽天障等地的工農革命武裝和小塊遊擊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貢獻。1928年10月8日,汪羣與愛人賀復丹同在贛州城田螺嶺10號被捕。 [2] 
汪羣被捕後,敵人對他施以種種酷刑,但他毫不屈服。1929年1月,在贛州城衞府裏英勇就義。 [2] 

汪羣人物事蹟

汪羣是江西大革命時期黨的宣傳家,曾任中共江西區委宣傳部長,江西省委候補委員,吉安地委書記,贛南特委書記。汪羣是江西貴溪人。1904年出生,1913年入貴溪文坊小學讀書。1919年考入南昌省立第一中學。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汪羣積極參加了反帝愛國運動,如飢似渴地閲讀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的進步書刊,在與方誌敏、袁玉冰等同志的經常接觸中,受到許多革命教育。1923年,汪羣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任省立一 中團支部幹事。1924年秋,汪羣考入北京大學,在北大黨團組織領導下,積極投入到“廢除不平等條約”和“國民議會運動”中去,宣傳黨的革命主張。李大釗、趙世炎對這位才華出眾的學生甚為愛護,指導汪羣學習馬列主義理論著作。經過鬥爭考驗,汪羣政治上日益成熟,於1925年5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北伐時期,中共江西地委為迎接北伐軍進軍江西,派出一批黨團員到各地進行革命。汪羣被派回貴溪,組建了中共貴溪支部。“八七”會議後,他組織與領導了贛西南農民武裝暴動,揭開了贛南土地革命鬥爭的序幕。1928年10月18日,設在贛州城田螺嶺10號的中共贛南臨時特委機關被國民黨特務破獲,汪羣及其愛人賀服丹不幸被捕。1929年1月,汪羣、賀服丹英勇就義。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