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撥不斷

鎖定
撥不斷,曲牌名。又名“續斷絃”,入雙調。可用於劇曲散曲套數和小令。全曲(不計襯字)三十一字,六句六韻,基本句式為三、三、七、七、七、四。代表作品有王和卿的《撥不斷·大魚》等。
中文名
撥不斷
別    名
續斷絃
正文字數
31 字
始興年代
宋代
流行年代
南宋、元代
代表作
《撥不斷·大魚》等

撥不斷體裁沿革

撥不斷,曲牌名,又稱“續斷絃”。入雙調。可用於劇曲散曲套數和小令,是北散套雙調常用的正曲。根據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諸邑伎藝人》中説的“唱《撥不斷》:張鬍子、黃三”,可見此調在南宋時已經流行。元代為曲家常用曲牌,王和卿、馬致遠張可久等散曲家均作有多首《撥不斷》散曲。 [1]  [2]  [3] 

撥不斷格律

撥不斷格律説明

撥不斷全曲六句(不計襯字)三十一字,基本句式為三、三、七、七、七、四。押六平仄韻。三個七字句常作扇面對,也可加襯字。末句上三句可省。此以馬致遠《撥不斷·浙江亭》為代表。其中三句首字、三字可仄;四句首字可仄,五字可平;五句首字、三字,末句首字、三字可平。 [1]  [2] 

撥不斷格律對照

格律對照例曲:馬致遠《撥不斷·浙江亭》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浙江,春潮。潮來潮去原無,唯有西山萬古。子陵一釣多高,鬧中取 [2] 
(説明:曲牌格律與對照例曲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曲使用斜體字排印。有關曲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去,表示填去聲字。加粗體字為韻腳所在。)

撥不斷典範作品

元·王和卿《撥不斷·大魚》《撥不斷·自嘆》《撥不斷·醜如驢
元·馬致遠《撥不斷·菊花開》《撥不斷·嘆寒儒》《撥不斷·布衣中》《撥不斷·子房鞋》
元·張可久《撥不斷·會稽道中》《撥不斷·琵琶姬王氏》《撥不斷·第一樓小集》 [4] 
參考資料
  • 1.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462
  • 2.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修訂版).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429
  • 3.    趙興勤 趙韡 譯註.元曲三百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42
  • 4.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修訂版).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