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

鎖定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 (波蘭語:Jan Karol Chodkiewicz,1560年/1561年—1621年9月24日) [1]  [10]  [15]  ,立陶宛大蓋特曼,16至17世紀初波蘭立陶宛聯邦軍事將領。
霍德凱維奇出身立陶宛貴族。1596年曾參與鎮壓烏克蘭哥薩克起義。1600年,在對奧斯曼帝國的Ploiești戰役中聲名鵲起,被授為立陶宛前線蓋特曼。1601年起參與波瑞利沃尼亞戰爭,頗有戰果。1605年在吉爾霍爾姆戰役中擊敗數倍於己的瑞典軍,以傷亡300人的代價殲滅瑞軍8000人。同年獲得立陶宛大蓋特曼頭銜。 [10]  1606年至1608年,協助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三世鎮壓貴族叛亂。1609年再度擊退瑞軍,解圍里加。1612年起率軍進攻俄國,但因內部原因而未取得突出戰績。俄波議和不久後又奔赴南部邊境的霍奇姆要塞,成功抵禦數量佔優的奧斯曼軍隊的攻擊。1621年,霍德凱維奇在波土議和之前病逝於霍奇姆。 [1] 
霍德凱維奇多次取得包括對瑞典、俄國、奧斯曼帝國戰爭的勝利,與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同為齊格蒙特三世時期波蘭立陶宛聯邦最重要的軍事統帥。 [8] 
概述內圖片來源:萊昂·卡普林斯基1868年繪 [4] 
本    名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
別    名
波蘭語:Jan Karol Chodkiewicz
出生地
立陶宛大公國維爾紐斯
出生日期
1560年 至 1561年
逝世日期
1621年9月24日
主要成就
吉爾霍爾姆戰役大勝瑞典軍
職    務
立陶宛大蓋特曼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人物生平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出身貴族

霍德凱維奇家族的紋徽 霍德凱維奇家族的紋徽 [12]
霍德凱維奇出生於立陶宛大公國維爾紐斯的貴族家庭。 [1]  從1573年起,他就讀於維爾紐斯耶穌會學院和維爾紐斯大學。1586年至1589年,霍德凱維奇與他的兄弟亞歷山大一起前往德意志,在英戈爾施塔特大學學習。他在返回波蘭立陶宛聯邦前,曾前往帕多瓦觀遊。 [10]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初入軍旅

早年的霍德凱維奇
早年的霍德凱維奇(3張)
回國不久,霍德凱維奇便加入聯邦軍隊作戰,擁有50至100人的“步兵軍團”(Rota)。1596年,他參加鎮壓了謝韋林·納利瓦伊科(Severyn Nalyvaiko)領導的烏克蘭哥薩克起義,積累了軍事經驗。 [2]  1599年,被任命為薩莫吉希亞的starost。 [10] 
1600年,霍德凱維奇隨聯邦大蓋特曼揚·扎莫厄斯基在瓦拉幾亞對奧斯曼帝國作戰,在10月15日的Ploiești戰役中聲名鵲起。同年被授予立陶宛前線蓋特曼(大蓋特曼的副手)的職位。 [2]  [10] 
1601年,霍德凱維奇奉命加入聯邦對陣瑞典王國的利沃尼亞戰爭,在7月的科肯豪森戰役中指揮右翼的立陶宛軍擊敗瑞典人。1602年,因扎莫厄斯基辭職返回波蘭,由霍德凱維奇暫代其指揮軍隊。在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三世·瓦薩及瑟姆(議會)均不支持的情況下,仍在里加成功驅逐南曼蘭公爵。 [1]  [14]  [16-17]  1604年,霍德凱維奇率軍佔領多帕特(今愛沙尼亞塔爾圖),並擊潰了維森施坦的瑞典人。 [10]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名震一時

1605年9月27日,霍德凱維奇自行籌措資金,率領2500名翼騎兵及1300名步兵,在里加附近的吉爾霍爾姆(今拉脱維亞薩拉斯皮爾斯),迎戰有1.2至1.4萬人的瑞典軍(其中3000名騎兵)。霍德凱維奇率領波蘭翼騎兵進行長途的機動作戰,隨後巧妙地把瑞典步兵和騎兵分離開來,先將其騎兵殲滅再攻其步兵,短時間內將敵軍一舉擊潰。 [5]  佔有3倍優勢的瑞典軍陣亡高達8000人,而波軍傷亡僅300人。 [2]  此戰奠定了他在歐洲軍事史上的地位。戰後,羅馬教皇保羅五世、歐洲大部分的天主教國家,甚至奧斯曼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和波斯沙阿阿巴斯一世都向其致信祝賀。憑藉戰功,霍德凱維奇獲得了立陶宛大蓋特曼的頭銜 [2]  ,成為立陶宛軍隊的總指揮。 [10]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兩線作戰

18世紀的霍德凱維奇畫像,馬塞洛·巴西亞雷利繪 18世紀的霍德凱維奇畫像,馬塞洛·巴西亞雷利繪
1606年,克拉科夫總督澤布日多夫斯基等貴族為反抗王權,起兵反叛。 [11]  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召回霍德凱維奇,命他與聯邦大蓋特曼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共同鎮壓這次叛亂。 [2]  [1]  1607年7月6日至7日,霍德凱維奇在古楚夫(Guzów)戰役中,指揮了聯邦軍隊的右翼擊敗了起義者,隨後,他又揮軍平息了立陶宛的動亂,與拉齊維烏家族的叛亂者Janusz Radziwiłł交戰,直到其於1608年與齊格蒙特三世和解。 [10] 
1609年,不甘失敗的瑞典國王卡爾九世再次發兵入侵利沃尼亞,並與俄國沙皇瓦西里四世組建防禦聯盟。霍德凱維奇前往抵禦。 [5]  他解除了里加之圍,奪回派爾努要塞,又臨時組建了一支小型艦隊,在三月底的薩利海戰(Battle of Salis)中打敗了瑞典海軍,失去了薩利海港,瑞典人再也無法輸送補給進攻里加了。10月6日,霍德凱維奇又在達戈維日瓦設伏擊敗了一支瑞典軍隊,在損失輕微的情況下殲滅了近千人。 [1]  [7]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對俄戰事

1609年,俄波戰爭重啓。霍德凱維奇作為立陶宛貴族的代表,一開始極力反對戰爭,但在協商後,他還是被派往襲擊莫斯科。 [1]  [7] 
戰場上的霍德凱維奇,Juliusz Kossak繪 戰場上的霍德凱維奇,Juliusz Kossak繪
霍德凱維奇首先在斯摩稜斯克普斯科夫附近行動,而波蘭立陶宛軍也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如1611年攻佔斯摩稜斯克。若烏凱夫斯基等人甚至計劃建立波蘭-立陶宛-莫斯科聯邦。霍德凱維奇奉命向莫斯科進發,但因瑟姆未支付軍餉,導致軍隊發生譁變。1611年秋,霍德凱維奇與俄軍進行數次作戰,但戰果不大,只得撤回斯摩稜斯克。對戰事的持悲觀態度的霍德凱維奇,再次與齊格蒙特三世產生矛盾,並於1613年在瑟姆議院中批評了這場戰爭。 [7] 
1613年至1615年期間,霍德凱維奇主要活躍於斯摩稜斯克地區,保衞聯邦軍隊取得的成果,並負責處理立陶宛內部的動亂。直到1616年王子瓦迪斯瓦夫(即後來的瓦迪斯瓦夫四世,在此前被俄國的貴族集團“七波雅爾“選為沙皇,但因齊格蒙特不現實的提議觸怒俄國,俄國人重選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為沙皇,具體參見詞條俄羅斯空位時期)親自率軍抵達,對俄戰爭才轉入進攻階段。雖然聯邦軍隊名義上由瓦迪斯瓦夫指揮,但實際的統帥卻是霍德凱維奇。在他的指揮下,聯邦軍於1617年10月11日攻佔了多羅戈布日要塞。1618年12月,霍德凱維奇圍攻莫扎伊斯克,但未能成功。同年12月11日,波蘭立陶宛與俄國簽訂《德烏利諾合約》,這一階段的俄波戰爭結束。 [7] 
自1616年起,霍德凱維奇任維爾諾省省長。 [2]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病逝前線

《霍德凱維奇在霍奇姆》, 約瑟夫·勃蘭特繪 《霍德凱維奇在霍奇姆》, 約瑟夫·勃蘭特繪 [3]
1620年10月7日,奧斯曼帝國在摩爾多瓦普魯特河附近的楚措拉戰役中擊敗波蘭立陶宛干涉軍,並殺死了若烏凱夫斯基。1621年,奧斯曼蘇丹奧斯曼二世趁勝率領12至15萬人的軍隊抵達波蘭邊境。霍德凱維奇組成2萬至3.5萬人的部隊(瓦迪斯瓦夫王子亦率1萬人加入),與其哥薩克支持者渡過德涅斯特河,於8月24日抵達南部邊境霍奇姆(今烏克蘭霍京)要塞,即刻加強該地的防禦,截斷奧斯曼人的進攻路線。9月2日起,奧斯曼軍隊開始了對霍奇姆的圍困,在霍德凱維奇的領導下,聯邦軍成功阻擋了奧斯曼人超過一個月,直到冬季來臨。 [2] 
霍德凱維奇之死,Franciszek Smuglewicz繪 霍德凱維奇之死,Franciszek Smuglewicz繪
就在圍攻即將結束之際,早已精疲力竭,重病纏身的霍德凱維奇於9月24日病逝在霍奇姆要塞。 [1]  他死後,所部軍隊仍舊成功地抵禦了奧斯曼人最後的進攻,直到《霍奇姆和約》的簽訂。10月24日,霍德凱維奇被葬在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1622年6月,經其遺孀安排,改葬於奧斯特羅赫(今屬烏克蘭)。1627年,再次遷葬於奧斯特羅赫的一個新教堂。赫梅爾尼茨基起義期間,為免遭破壞,其遺體一度被遷出該地,1654年後仍遷回,於1722年被重新安葬在奧斯特羅赫。 [6]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主要影響

霍德凱維奇與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同為齊格蒙特三世時期波蘭立陶宛聯邦最重要的軍事統帥,其軍事活動主要有:
  • 1596年,參與鎮壓烏克蘭哥薩克起義;
  • 1600年,參與對奧斯曼帝國、瓦拉幾亞的戰爭;
  • 1601年起參與波瑞利沃尼亞戰爭。1605年在吉爾霍爾姆戰役中擊敗數倍於己的瑞典軍,以傷亡300人的代價殲滅瑞軍8000人。1609年再度擊退瑞軍,解圍里加;
  • 1606年至1608年,鎮壓國內貴族的叛亂;
  • 1612年,1617年至1618年,率軍進攻俄國;
  • 1621年,率軍堅守霍奇姆要塞,成功抵禦數量佔優的奧斯曼軍隊的攻擊。 [1]  [10]  [15]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歷史評價

1937年,波蘭歷史學家Wanda Dobrowolska在她為霍德凱維奇撰寫的傳記中認為,霍德凱維奇以其作為戰略家和組織者的才能而聞名,他擁有鋼鐵般的意志,並且是一位高效的指揮官。 [7]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評價霍德凱維奇“曾在對瑞典和土耳其的戰爭中取得輝煌勝利”。 [17]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軼事典故

當代立陶宛克雷廷加的霍德凱維奇紀念碑 當代立陶宛克雷廷加的霍德凱維奇紀念碑 [9]
霍德凱維奇並不願過多地參與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政治,儘管他位居高位且極為富有,在聯邦內部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的興趣主要在戰爭中,大多數時間都在為了軍事計劃的制定、軍隊規模的擴充而努力,並與那些企圖限制他作戰計劃的貴族及瑟姆(議會)議員鬥爭。 [8] 
霍德凱維奇生前,以其鉅額財富贊助、修復或建造了許多防禦工事、城市、教堂和修道院,如:1609年在克雷廷加的伯納丁修道院;1620年在Krozy的聖母昇天教堂和耶穌會學院;在涅斯維日的聖約翰耶穌會教堂;在斯庫達的聖彼得教堂、耶穌會學校等。 [8]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人際關係

霍德凱維奇的部分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Jan Hieronimowicz Chodkiewicz(1537-1579)
曾為立陶宛元帥和利沃尼亞總督。
母親
Krystyna Zborowska
是虔誠的加爾文宗信徒。
妻子
Zofia Mielecka(?-1618)
1593年嫁於霍德凱維奇,誕有一子。
不詳
1620年再婚嫁霍德凱維奇,未育有子嗣。
兒子
不詳(1597-1613)
早逝。
女兒
不詳
嫁給立陶宛貴族,後來的軍事指揮官揚·斯坦尼斯瓦·薩芬哈(Jan Stanisław Sapieha)。
表格參考資料 [7]  [8]  [6]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文學形象

與霍德凱維奇同時代的耶穌會教士彼得·斯卡加(Piotr Skarga)專門為他創作了一部宗教作品。 [8] 
在Wacław Potocki、Julian Ursyn Niemcewicz和Zofia Kossak- Szczucka的作品中,霍德凱維奇通常被描繪為愛國者和軍事天才。 [6]  波蘭17世紀作家瓦茨瓦夫·波託茨基(1621-1696)於1670年創作的長詩《霍奇姆之戰》便是以霍德凱維奇1621年進行的霍奇姆戰役為題材。 [13]  亨利克·顯克維支所著的歷史小説《火與劍》亦有提及霍德凱維奇在吉爾霍爾姆取得的輝煌戰績。 [18] 

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後世紀念

霍德凱維奇死後,先被葬於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後遷葬奧斯特羅赫(均屬今烏克蘭)。 [6] 
參考資料
  • 1.    Jan Karol Chodkiewicz | Polish general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1-06-04]
  • 2.    《蘇聯軍事百科全書》中譯本編輯組 編.外國著名軍事人物 下:知識出版社,1981:307
  • 3.    Muzeum Narodowe w Warszawie  .Zbiory Cyfrowe[引用日期2021-06-04]
  • 4.    Bitwa pod Chocimiem 1621: ostatni bój starego hetmana | Portal historyczny Histmag.org  .historia dla każdego![引用日期2021-06-04]
  • 5.    [波]亞當·扎莫伊斯基 著;郭大成 譯.波蘭史: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9-09:135-137,148-149
  • 6.    Wanda Dobrowolska (1937). "Jan Karol Chodkiewicz". Polski Słownik Biograficzny, T. 3: Brożek Jan – Chwalczewski Franciszek (in Polish). Kraków: Polska Akademia Umiejętności – Skład Główny w Księgarniach Gebethnera i Wolffa. p. 367.
  • 7.    Wanda Dobrowolska (1937). "Jan Karol Chodkiewicz". Polski Słownik Biograficzny, T. 3: Brożek Jan – Chwalczewski Franciszek (in Polish). Kraków: Polska Akademia Umiejętności – Skład Główny w Księgarniach Gebethnera i Wolffa. p. 365.
  • 8.    Wanda Dobrowolska (1937). "Jan Karol Chodkiewicz". Polski Słownik Biograficzny, T. 3: Brożek Jan – Chwalczewski Franciszek (in Polish). Kraków: Polska Akademia Umiejętności – Skład Główny w Księgarniach Gebethnera i Wolffa. p. 366.
  • 9.    注:該紀念碑為Rimantas Lazdynas拍攝並上傳。
  • 10.    Wanda Dobrowolska (1937). "Jan Karol Chodkiewicz". Polski Słownik Biograficzny, T. 3: Brożek Jan – Chwalczewski Franciszek (in Polish). Kraków: Polska Akademia Umiejętności – Skład Główny w Księgarniach Gebethnera i Wolffa. p. 363-364.
  • 11.    陳顯泗 主編.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湖南出版社,1992-12:492
  • 12.    注:Some (or all) of the elements of this image were originally created by Tadeusz Gajl, and were published in:Herbarz polski: od średniowiecza do XX wieku, L&L, Gdańsk, 2007, ISBN 978-83-60597-10-1
  • 13.    張振輝 著.波蘭文學史 上 1: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9-01:169,172
  • 14.    吳春秋 主編.外國軍事人物辭典: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02:239
  • 15.    蘇聯百科全書出版社學術委員會,蘇聯科學院歷史學部.世界歷史百科全書 人物卷:商務印書館,1992-12:1369
  • 16.    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 編著.不列顛百科全書 4 Centurion-Creationis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04:176-177
  • 17.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部 譯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4: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106
  • 18.    (波)亨·顯克維奇 著;易麗君,袁漢鎔 譯.火與劍 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01:22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