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控拜村

鎖定
控拜村,又名空稗村,古名新寨,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西江鎮北部14千米處,與台江縣相鄰,距雷山縣城50千米,村域面積11.72平方千米。 [1-2] 
控拜村地處羣山之中,寨腳有烏相河和丟烏單河流過,村落房屋大多散落在梯田間,建築密度較低;村域範圍內地形起伏較大,溝壑較深,海拔高度在800-1500米之間,相對高度在300-500米之間,屬典型中山地貌形態。控拜村擁有控拜村銀飾文化及較多的清代吊腳樓建築,有苗族蘆笙舞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3-4] 
2012年12月17日,控拜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5] 
中文名
控拜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
村域面積
11.72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
清代
主要產業
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旅遊業
主要景點
控拜銀飾博物館
保護級別
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批准時間
2012年12月17日

控拜村歷史發展

村落歷史
村落歷史(2張)
控拜先民原先生活於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從事農耕生活,由於戰亂被迫南遷,後又西遷,到達貴州榕江,又因連年戰亂遷至今址 [2] 
唐天寶三年(744年),唐置羅恭縣於控拜地域,屬應州。
宋代,控拜地域屬夔州路肇慶府羈縻州。
元代,控拜地域屬新添葛蠻安撫司。
明代至清初無建置,苗族內部自理稱“管外苗族地區”。
清雍正六年(1728年),清軍重兵進剿苗疆,在苗寨建立姓氏,控拜9個自然寨全部姓楊。雍正七年(1729年),雲貴廣西總督鄂爾泰奏設“新疆六廳”,雷山置丹江廳,以都勻府通判駐丹江加理苗同知銜;設丹江營參將署和丹江衞千總門,清軍火燒控拜九寨,控拜村民四處逃難,後清廷允許苗民迴歸建寨,改名為新寨。 [2] 
清乾隆二年(1737年),貴州巡撫張廣泗巡視清江,安屯設堡,清報户口,於舊有頭目中擇其善良老成者,按寨之大小酌定鄉約、保正、牌長,令其管束稽查。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廷奏準丹江廳設屯車,每户給上田六畝,或中田八畝,或下田十畝,丹江衞實有千總四、把總八、外委九,為左衞,空稗汛駐外委一員,兵二十名。以“衞”、“土司”統制地方屯堡,管束苗寨,以“營”統率綠營兵為汛防。
民國三年(1914年),丹江廳改稱丹江縣,設縣署,控拜村屬之。
民國十六年(1927年),控拜村隸屬黔中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控拜村隸屬貴州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2]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控拜村隸屬貴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控拜村隸屬貴州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1950年9月26日,雷山解放,雷山縣人民政府成立,控拜村屬之。
1954年7月,控拜村隸屬雷山縣苗族自治區。
1955年8月,控拜村隸屬雷山苗族自治縣。
1956年7月,控拜村隸屬雷山縣。
1958年12月,撤銷雷山縣,合爐山、麻江、丹寨三縣建立凱里縣,控拜村屬之。
196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雷山縣建置,並劃原丹寨縣之永樂、開屯、柳烏、排告、達地、橋桑等(鎮)歸雷山縣轄,控拜村重屬雷山縣。 [2] 
村落歷史

控拜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控拜村隸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位於西江鎮北部,與台江縣相鄰,距西江鎮14千米,距雷山縣城50千米,村域面積11.72平方千米。 [1] 
地形地貌
控拜村境內地形起伏較大,溝壑較深。海拔高度在800-1500米之間,相對高度在300-500米之間,屬典型的中山地貌形態,地帶表露的地層古老,雪峯運動引起下江岩石變質而產生的一些斷裂形成了境內主要地質構造骨架,有燕山、喜山運動的行跡疊加。 [4] 
氣候
控拜村域年降雨量隨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800-1500米範圍內,降雨量在1053-1356毫米之間。但年內降雨分佈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兩季較少,冬季最少;一年降雨天數平均為181.7 天,最多為202天,最少為153天;從每個月內降雨天數來看,春季及夏季的降雨天數較多,3-8月期間每月的降雨天數基本都在15天以上,9月最少, 為11.5天。 [4] 
水文
控拜村境內有烏香河自北向南流經。 [4] 
植被
控拜村植被覆蓋率高,多杉木、樟木。 [4] 
水資源
控拜村的水資源以地表水為主,主要來源於降雨,地下水較少;域內多年平均陸地蒸發量在500-640毫米之間,水面蒸發在860-960毫米之間,徑流主要靠降雨補給。 [4] 

控拜村村落格局

控拜村選址理念

控拜村坐落於雷公山腳下,四周梯田環繞,寨腳有烏相河和丟烏單河流過,水量豐沛,兩條河孕育了控拜的苗家人民。 [4] 

控拜村空間佈局

空間佈局與選址
空間佈局與選址(3張)
控拜村寨地處羣山之中,村落房屋大多散落在梯田間,建築密度不高,建築和環境有機融合為一體;村落整體以中間銀飾博物館為界,分為東西兩個片區。西部、中部、東部各有一個開敞空間,西部是小學和村委會之間的村民休憩場所,中部是銀飾博物館後面的休息場所,東面是村寨的蘆笙廣場;傳統民居基本為杉木吊腳樓,村莊道路主要為石頭路,縱向分佈格局以老學校和涼亭籃球場為中心,呈上下階梯狀分佈。 [4] 

控拜村建村智慧

控拜村房屋均沿襲苗族先民的杉木半吊腳樓風格,為穿鬥式歇山頂結構,控拜傳統純木吊腳樓結構嚴謹,以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結構組合,柱柱相連,枋枋相接,構成了三維空間的網絡體系,這種建築牢實堅固,較為實用,在建築學方面具有一定的價值;受地形因素影響,吊腳樓主要為斜坡式,一般為三層的四榀三間或五榀四間結構,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關養家禽與牲畜儲存肥料或用作底下一層養畜或是儲物,既實用又有防潮防濕功能。 [4]  [6] 

控拜村經濟社會

控拜村人口

控拜村是一個苗族聚居村落。 [1] 
據2021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控拜村共轄12個村民小組,有户籍人口202户,1292人。 [1] 

控拜村經濟

控拜村主要產業有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旅遊業等。 [7] 
據2021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控拜村村集體年收入為7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為2800元。 [1] 

控拜村主要景點

蘆笙場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4張)
蘆笙場位於控拜村高地,建於清代,主要用於跳蘆笙舞,舉辦重大節慶活動;逢年過節時,控拜村全村人穿苗衣(銀衣)集中在蘆笙場跟着蘆笙的聲音跳蘆笙舞,期間,村民唱苗歌、酒歌、情歌等。蘆笙場是控拜村民進行節慶活動的重要場地,是傳承蘆笙舞的重要場所。 [4] 
控拜銀飾博物館
控拜銀飾博物館位於控拜村老學校,整體處於控拜村寨的中心地帶,主要用於展示控拜歷史文物,以及成品銀飾。 [4] 

控拜村歷史文化

控拜村歷史人物

  • 生楊
生楊,本名枉洞,清初苗族首領、民族英雄。 [2] 
  • 楊光賓
楊光賓,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苗族銀飾鍛制傳承人,2009年與楊文斌共同設計的雷山苗族銀馬花獲2009年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展會金獎。 [2] 

控拜村傳統民俗

  • 苗年節
苗年節是苗族人過的較為隆重的節日,控拜村的苗年節在收穀子進倉以後農曆十月的辰(龍)日、卯(兔)日或醜(牛)日舉行。
過苗年的頭幾天,家家户户都會把房子打掃乾淨,積極準備年貨,富裕的人家,還要做香腸和血豆腐,為家人縫做新衣服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飯,守歲到午夜才打開大門放鞭炮,表示迎接龍進家。在天剛拂曉時,每家都由長輩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後,中青年男子便上鄰居家拜年,苗語稱為“對仰”,表示祝賀新年快樂。
“苗年”一般持續5至12天,在這段時間裏,串寨喝酒、跳蘆笙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苗年裏的“申”日或相近的生肖日,寨中還會隆重“起鼓”,盛裝男女圍着鼓歡跳,名曰“踩鼓”。除夕日凌晨交時一過,便開始殺雞、殺鴨、殺魚,準備年飯,一些苗寨在凌晨開始祭祖,而一些苗寨到下午才開始祭祖。年飯從天剛亮即開始。在家中暢飲之後,婦女們留在家中接待客人,而成年男子則開始到別家喝酒,數碗則換一家,對寨外的客人,各户會主動邀請吃“串寨飯”,酒宴一般會持續至次日。 [8] 
  • 端午節
苗族又稱端午節為粽粑節。苗家的粽子有一定特色,餡料也較豐富。較有特色的粽子是苗家“五色粽”, 他們用五種植物的葉液將粽餡染成紅、黃、藍、黑、白五種顏色,然後用芭蕉葉包裹成圓柱形煮熟。
以前苗家還要把煮好的粽子掛在堂屋裏,一是敬祖先,二是表示生活美滿。
搶鴨子比賽也是苗家村寨端午節的節目,其源於紀念古代殺死惡龍為民除害的苗族英雄。以鴨為吉祥物,在龍舟賽上將一大羣活鴨子同時放入賽龍舟的水面上,任由人們去搶捉,誰逮着歸誰,搶到鴨子視為大吉。裁判會先把鴨子放入河中,比賽口令一發出,等在河邊的男女便開始搶抓鴨子。鴨子被人趕着在河裏亂竄,搶鴨人沿着河邊追趕,誰搶抓到,鴨子便歸誰。 [8] 
  • 吃新節
吃新節是控拜村民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小暑到大暑之間舉行。節日前,人們都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馬喂得膘肥體壯,姑娘們繡好美麗的衣裙、飄帶,備好銀花首飾,小夥子們則忙於修整和添置蘆笙。吃新節的主要活動有祭祀祖先、鬥牛比賽和跳蘆笙舞。
節日這天要祭祀祖先,控拜村民們早早來到田間,摘取顆粒飽滿的稻穗, 捆紮成稻束,把它們懸掛在農舍門廳的兩旁,供奉在中堂的桌案上,祭拜穀神和祖先後,全家人按照長幼輩分,依次入座就餐。 [8] 
  • 招龍節
招龍節是苗族地區特有的一種民俗活動,13年一次,苗族人把龍視為興風降雨的神靈,消災免難,祈禱來年吉祥如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幸福安康、發福發貴。
招龍節起源於苗族世代相傳的古歌《楓木歌》,《楓木歌》中説道,最早這個世界上有着12頭水龍,12條旱龍,12 條水龍是由水牛來主管,而旱龍則由人來主管。苗家人主要以養殖農耕為主,因此苗家人招龍,主要是招“水牛龍”,希望招來水龍後,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招龍前,全寨各户主共同籌資,集中商議舉辦招龍事宜,選定日子,確定祭師、砍龍(水牯牛) 人,籌備祭物,維修寨內、村頭路尾道路、龍池等。 [8] 

控拜村文物古蹟

  • 杉木半吊腳樓
文物古蹟
文物古蹟(5張)
杉木半吊腳樓,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是控拜村最古老的房子,半吊腳樓樣式,共兩層,底層用於生產工具,儲存肥料和家養家畜,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和廚房,堂屋外側設有“美人靠”。 [9] 
  • 毛氏杉木半吊腳樓
杉木半吊腳樓,為半吊腳樓樣式,共兩層;底層用於生產工具,儲存肥料和家養家畜,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和廚房。 [9] 

控拜村非遺項目

  •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銀飾是苗族最喜愛的傳統飾物,主要用於婦女的裝飾,品種多樣,分為頭飾、面飾、頸飾、肩飾、胸飾、腰飾、臂飾、腳飾、手飾等。
銀鳳冠和銀花帽是頭飾中的主要飾品,也是整套銀飾系列之首,素有龍頭鳳尾之美稱,其製作較為複雜,使用的飾品在150-200件之間,苗族銀飾貴州省雷山縣和湖南省鳳凰縣的製品為代表,其中雷山縣的銀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鎮的控拜、麻料、烏高。
銀飾鍛制技藝是苗族民間獨有的技藝,所有飾件都通過手工製作而成,銀飾的式樣和構造經過了匠師的精心設計,由繪圖到雕刻和製作有30道工序,包含鑄煉、捶打、焊接、編結、洗滌等環節。
苗族銀飾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先後經歷了從原始裝飾品到岩石貝殼裝飾品、從植物花卉飾品到金銀飾品的演進歷程,傳承延續下來。
苗族銀飾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從品種、圖案設計、花紋構建到製作組裝都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10] 
蘆笙舞
蘆笙舞(2張)
蘆笙舞是苗族人民舉行祭祖和節日、喜慶活動時所跳的傳統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穫後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廣泛流行於苗族地區。其中貴州的苗族蘆笙舞主要分佈在雷山、關嶺、榕江、水城等地。
蘆笙舞的舞曲和舞步各地大同小異,蘆笙舞曲根據內容可分為禮樂曲、敍事曲、進行曲、歌體曲和舞曲等。蘆笙舞有吹笙伴舞、吹笙領舞和吹笙自舞幾種形式,吹笙伴舞、吹笙領舞兩種形式中吹笙者7人、9人、11人或更多人均可,吹笙者不舞或在場中小舞,周圍男女羣眾層層環繞舞蹈,場面蔚為壯觀。蘆笙舞動作可概括為走、移、跨、轉、立、踢、別、勾、翻等主要類型,這些動作反映了苗族人民多樣的生活與文化形態。 [11] 
雷山苗族蘆笙舞因節日內容的不同而舞姿各異,每個舞姿都包含一定的內容,表演起來優美自然、和諧圓融,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關嶺苗族蘆笙舞是在長期的農耕、狩獵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其中藴涵了原始農耕文化祭祀禮儀,承載着苗族許多重要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西部方言苗族歪梳苗支系每年都要在“繞坡”活動中表演這種舞蹈。 [3] 
苗族飛歌是雷山苗族特有的民歌形式,流傳於貴州省東南部的雷山縣苗族居住區。苗族飛歌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從苗族先民開始,便通過嘹亮的歌聲抒發感情、傳遞信息。
飛歌的起腔以真聲為核心音調,明快動聽,感染力較強;正腔則運用假聲,音調高昂,音色豐滿響亮,氣勢雄渾,聲振林谷,餘音嫋嫋,飛揚盪漾,因而有飛歌之稱。
飛歌節奏舒緩自由,旋律起伏性大,長音處儘量使氣息延長,句間可任意休止,句內用滑音連續級進,句尾收腔使用甩音,歌唱結束時運用假嗓,附加一聲高昂的“啊呼”,更顯熱情奔放。飛歌以邀約親朋、讚美對方、抒發胸臆為主要內容,多采用陶冶情懷的五言詩句,主題鮮明,形式簡短。其代表作品有《讚美家鄉歌》、《祝福老人歌》等。
苗族飛歌綜合運用詞、曲、假聲、真聲等因素,通過對節奏緩急、停頓、延續等技巧的把握,將詞、曲、調熔於一爐,充分體現了詩、樂、舞三者合一的藝術境界。飛歌明快的音調、動聽的旋律、直抒胸臆的表現方式展現了苗族音樂的基本特徵,給人以強烈的情感衝擊,在民族學、音樂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2] 

控拜村村志族譜

村志族譜 村志族譜
控拜村族譜共有三份,中寨有楊氏族譜,穆氏族譜刻於寨子牆上、李氏族譜據説有紙質本,但未見真跡。另有楊向九墓碑,所刻為其子孫苗語名,具有一定的族譜性質。 [2] 

控拜村物產美食

  • 臘肉
控拜村民將新鮮豬肉抹上鹽、花椒、酒,之後放進桶裏,密封1-2天后取出煙燻。放置於陰涼乾燥的地方,一年四季可食用。 [13] 
  • 香腸
將新鮮豬肉切成片或條,加如鹽、花椒、酒攪拌之後煙燻。放置於陰涼乾燥的地方,一年四季可食用。 [13] 
  • 血豆腐
先做出白豆腐,之後倒進豬血、肉沫、花椒等攪拌均勻,接着將其捏成圓球再煙燻,之後放置於陰涼乾燥的地方,一年四季可食用。 [13] 
  • 稻田魚
插秧之際將魚苗放入稻田中,收秧時即可抓出半斤左右的田魚(每一年的魚不是一次性就能抓完,有的餘下到第二年可長到1-2斤,且在收稻穀之前就可以食用)。製作的時候將魚膽取出,清洗魚身即可。做法有三種,一是加入酸辣椒、花椒、葱等佐料做成酸湯魚;二是清水魚。這兩種方法做出的魚湯鮮美、魚肉嫩而有嚼勁,口感較好,但都需要即成即食,到第二天魚就會失去原味。三是油炸,將魚炸好後放到冰箱,可保存一個月。 [13] 

控拜村榮譽稱號

2008年10月15日,控拜村被貴州省文物局列為“貴州村落文化景觀保護示範村”。 [14] 
2012年12月17日,控拜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5] 

控拜村旅遊信息

控拜村交通

交通 交通
控拜村位於黔東南州西江鎮西北部,離雷山縣城50千米,離西江鎮14千米,到自治州府凱里41千米。控拜寨東鄰台江縣南刀村,北與雷山縣麻料村接壤,西鄰烏高村和南鄰堡子村。只有一條主路通車,從村落北面,西江鎮區方向進入,蜿蜒經過中部往西南面堡子村方向離開村落。
可通過兩條有效的路線進入控拜村:
第一條(自駕):凱里火車站——三棵樹——浪利——千榮——開覺——堡子——控拜。
第二條(乘車):凱里(二龍站)——三棵樹——浪利——腳高——排羊——長裏——長壩,之後在當地找私家車送入控拜。 [15] 

控拜村導覽

推薦遊覽路線為:寨門—銀飾展示—手工作坊—古樹—求子求孫神樹—古井—遊方廣場—楊家祠堂—楊家古樹—歷史建築—古樹—蘆笙廣場—現場製作—博物館—護寨神樹—小學古井—西部傳統風貌集聚區—寨門。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