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接官亭

(山東省棲霞市牙山接官亭)

鎖定
接官亭,位於山東省棲霞市棲霞牙山。
中文名
接官亭
地    點
山東省棲霞市棲霞牙山之前

接官亭稱呼背景

棲霞牙山之前,公路邊上有一個村莊名叫接官亭,這是後改的村名,改名的原因,牽涉到歷史上一次壯烈的農民起義。
接官亭 接官亭
這村子旁邊自古有一條官道,人説是下四川的大路,古時以亭計里程,這裏為一亭之所在。既然是一條通向遠方的大路,就不比山鄉小徑只有本鄉本土的行人,官商縉紳,肩夫販夫,各樣的人都從這裏過往。不同的行人,駐足的地方也各不相同。普通百姓住的是路邊小店,官吏公差自有官辦的住處,一般稱之為“館”。這地方就有一個官辦的館舍,當地人見有官員在這裏歇息,便叫它是“歇館”,有了村子以後,以“亭”以“館”為名,叫做“歇館亭”,或者也叫“歇官亭”,取的是有官在此歇息的意思,兩個名的含義差不多,發音又是相同的,也沒有人去認真地計較“歇館”還是“歇官”。

接官亭地點概述

清朝初年,民不聊生,“荒郊白骨亂如麻”,棲霞唐家泊村人於七在順治七年(1650年)率眾起義抗清,建立了以牙山為中心的5個重要據點,一度攻佔了寧海州(今牟平城),包圍了福山城,聲勢極大。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派兵部侍郎圖喇、靖東將軍濟什哈、山東總督祈澤溥等“三大帥”對起義軍進行血腥鎮壓。康熙元年(1662年)於七率部上牙山據險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於當年二月失敗。 相傳於七在牙山上據大牙撅子石,殺退清兵多次進攻。起義失敗後,清兵在山上見人就殺,屍橫遍野,就數牙山腳下的歇館亭村損失慘重。當年大雨以後,山上洪水流經村前,河水盡為血染,怵目驚心。深受兵災之苦的村民,認為“歇官”與“歇館”都與“血灌”同音,於是改“歇官”為“接官”以圖逢凶化吉,從此村名便叫“接官亭”.